江勇
- 作品数:60 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L1_2-Al_3Li金属间化合物点缺陷浓度的第一原理计算被引量:8
- 2013年
- 运用第一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L12-Al3Li金属间化合物点缺陷的形成焓,并结合Wagner–Schottky模型,研究L12-Al3Li金属间化合物在523、673、823和1 000 K时点缺陷浓度与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这4个温度下,L12-Al3Li金属间化合物中Al空位浓度最小,Li空位浓度次之,Al反位和Li反位的缺陷浓度较大。Al反位和Li反位缺陷浓度在理想金属间化合物Al3Li化学计量比成分处基本相同,不过两种反位的缺陷浓度随着合金成分相对于化学计量比成分的偏离而变化显著,在富Al端Al反位缺陷浓度较大,在富Li端Li反位缺陷浓度较大。运用Arrhenius方程计算点缺陷的有效形成焓,结果显示Al反位和Li反位的有效形成焓较小且基本相同,Li空位次之,Al空位最大。
- 孙顺平李小平于赟卢雅琳臧冰易丹青江勇
- 关键词:第一原理计算形成焓
- 第一性原理界面热力学及其在合金材料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 江勇
- 应变时效过程中析出相界面Al/θ~′的能量响应被引量:2
- 2013年
- 基于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方法,计算研究Al/θ′共格界面对应变时效参数的能量响应,综合讨论外加单向应变、时效温度以及Cu化学活度对界面形成能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θ′相的界面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温度从298 K增加到498 K时,大尺寸的θ′相界面能(γAl/θ′)增大约2.3%,而小尺寸的富铜θ′相界面能(γAl/θ′(Cu-rich))增大约7.6%;在相同温度和应变下,小尺寸的富铜θ′相界面能总是比大尺寸θ′的相界面能低约10%。在室温下,当应变从0增加到2%时,富铜θ′相界面能最大降低约9.2%;不同的应变方式(压缩或拉伸、垂直或平行界面方向)对各类型θ′相界面能的作用效果有所不同,由此影响到其在基体中的析出方式,这应该是应变时效的主要机制之一。
- 罗康江勇易丹青傅上臧冰
- 关键词:AL界面能
- Al−Cu−Li−Mg合金纳米相之间溶质配分行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2024年
- 采用一性原理计算考察25种合金化元素在大多数商业牌号Al−Cu−Li−Mg合金中主要纳米相(δʹ-Al3Li、θʹ-Al2Cu、T1-Al6Cu4Li3和S-Al2CuMg)之间的溶质配分能和配分行为。计算结果表明,主合金化元素Li不能直接影响θʹ和S相,Cu不能直接影响δʹ相,Mg不能直接影响θʹ和δʹ相,但可以较弱地固溶于T1相。对于微合金化元素,Si是唯一一种可以固溶于4种纳米相的元素。Au能固溶于δʹ、θʹ和S相,Cd能固溶于δʹ、T1和S相,Zr能固溶于δʹ和T1相,Ni仅有微弱的趋势固溶于θʹ和S相。Ti、V、Zn、Ag和Mo只能固溶于δʹ相,而Cr、Mn、Fe和Co对这4种纳米相均没有直接影响。几乎所有的稀土元素均能强烈固溶于T1、δʹ和S相,但无法固溶于θʹ相。仅Sc略显特殊,对S相没有明显的固溶趋势。计算预测的溶质配分能构成了一个原型数据库,有利于指导和加速Al−Li合金及其他相关Al合金的设计。
- 刘正卿江勇王怡人王怡人
- 关键词:纳米相
- 钛中α/ω界面的第一性原理计算被引量:1
- 2018年
- 基于实验观测到的界面位向关系,针对钛中α/ω界面开展了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计算研究。根据α、ω两相不同的表面终端和界面原子配位类型,构建和计算了24种可能的α{1100}/ω{1100}界面原子模型。结果显示,有5种界面结构在能量上具有相近优势,在钛中可能同时出现,其平均界面能为0.100 J/m2(计入错配应变),或0.029 J/m2(不计入错配应变)。
- 朱律齐万维锋江勇刘会群刘会群
- 关键词:钛界面能第一性原理
- 钛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质的第一原理研究
- 第一原理方法已被广泛用来预测材料的性质,或解释材料性质的物理机制。然而,工程合金成分及结构的复杂性使得其力学性质的第一原理研究存在极大困难。近年来,我们采用第一原理方法,尝试研究钛合金的微观组织及强韧性等力学性能。计算了...
- 胡青苗曹烁朱佳林于慧江勇杨锐
- 关键词:第一原理计算钛合金力学性质
- 纳米结构铁素体合金中氦捕获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纳米结构铁素体合金(NFAs)对中子辐照引发的氦的选择性捕获能力。结果表明与铁基体中的空位相比,氦更容易被NFAs中Y_2Ti_2O_7的八面体间隙和Y_2TiO_5沿b轴方向的中空通道捕获;被氧化物捕获的氦相互间存在排斥作用,说明氦在NFAs中的分散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氧化物的析出分数和弥散度;通过计算界面相图推断,铁素体/Y_2Ti_2O_7界面应为富Y/Ti型,与实验观测到的Y_2Ti_2O_7析出相的非化学计量比特性吻合;氦对Fe/Y_2Ti_2O_7界面有较强的偏聚倾向,且可能对氧化物颗粒尺寸敏感。较大尺度的Y_2Ti_2O_7能够将氦捕获在界面和体内,而低纳米尺度的Y_2Ti_2O_7更倾向于将氦捕获在界面。
- 江勇杨力通金亚楠周张健吕铮
- 关键词:氦第一性原理
- 新能源汽车用铸造铝合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2024年
- 新能源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对铸造铝合金的低比重、高强度、高韧性提出了更高需求。为确保足够的力学性能,汽车铝合金零部件通常采用可热处理的铸造铝合金,同时,为节省整车制造成本,先进的一体化压铸技术和免热处理铸造铝合金已成为重点发展的新方向。本文介绍近10年来国内外不同体系铸造铝合金的研究现状,包括铸造铝合金的主要种类、成分设计、铸造工艺和组织调控等方面的新进展和新探索。
- 占紫怡李亮雨江勇
- 关键词:铸造铝合金
- 单轴拉应力下铝空位形成能和自扩散激活能的计算被引量:1
- 2013年
- 运用第一原理平面波赝势和NEB(Nudged Elastic Band)过渡态搜索的方法计算应力作用下铝的自扩散激活能,并结合Flynn的原子迁移动力学理论,研究应力下铝自扩散的各向异性。研究结果表明:[100]方向的应力增大铝的空位形成能,在6%的应变下铝的空位形成能增大了18%。应力对铝自扩散激活能的影响在不同方向具有不同特征:随着应力的增大,铝的自扩散激活能在[011]方向上减小,在[101]方向上增大。应力对铝自扩散各向异性的影响在不同计算方法下有相同的趋势,但影响程度不同。在相同应力下,[011]和[101]2个方向自扩散激活能的差异在Flynn模型的计算结果中最大,考虑原子弛豫的Flynn模型的计算结果次之,第一性原理过渡态搜索的计算结果最小。
- 臧冰易丹青刘欢江勇王斌
- 关键词:应力
- 氧化物/不锈钢梯度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被引量:1
- 2018年
- 采用粉末层叠和整体热压烧结的方法,制备了Y_2Ti_2O_7/316L不锈钢功能梯度复合材料。经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电子探针分析确定,该材料在金属和氧化物界面处实现了成分和微观组织的梯度过渡。对具有不同梯度含量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表明,界面处的力学性能存在相应的梯度变化,即随各层金属相含量的逐渐增加,过渡区材料的致密度、抗弯强度不断提升,而硬度则不断下降。
- 贺涔江勇江勇
- 关键词:功能梯度材料不锈钢金属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