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明祥

作品数:27 被引量:98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肿瘤
  • 12篇腺肿瘤
  • 11篇CT表现
  • 10篇CT表现分析
  • 9篇成像
  • 8篇磁共振
  • 7篇病理
  • 7篇磁共振成像
  • 6篇腮腺
  • 6篇细胞
  • 6篇涎腺
  • 6篇X线
  • 5篇淋巴
  • 5篇淋巴瘤
  • 5篇甲状腺
  • 5篇甲状腺肿
  • 5篇甲状腺肿瘤
  • 5篇X线计算
  • 5篇X线计算机
  • 4篇导管

机构

  • 27篇浙江省肿瘤医...
  • 5篇杭州市余杭区...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杭州市中医院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27篇江明祥
  • 18篇邵国良
  • 14篇陈波
  • 4篇邝平定
  • 3篇谢铁明
  • 2篇王准
  • 2篇方军
  • 2篇程国平
  • 2篇孙晶晶
  • 2篇叶智敏
  • 2篇李开
  • 1篇俞炎平
  • 1篇丁忠祥
  • 1篇林清认
  • 1篇张娟
  • 1篇王可敬
  • 1篇郑传铭
  • 1篇张谷
  • 1篇王跃珍
  • 1篇葛明华

传媒

  • 5篇肿瘤学杂志
  • 5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影像诊断与介...
  • 2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肿瘤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2013浙江...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08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涎腺导管癌的CT和MR表现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 探讨涎腺导管癌(SDC)的CT和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SDC初诊患者的CT和MRI表现,其中17例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3例行MR平扫和增强检查.观察肿瘤部位、大小、形态、边缘、CT密度或MR信号及强化特征.结果 20例患者肿瘤均为单发,13例位于腮腺,4例位于颌下腺,1例位于舌下腺,2例位于颊部.肿瘤最大径1.5- 7.0 cm,平均(3.5±0.9)cm.5例病灶呈边缘清晰、光整的类圆形或椭圆形肿块;15例呈边缘不光整、边界不清的不规则分叶状肿块,其中7例病灶周围脂肪间隙模糊、3例侵犯耳前皮肤、2例侵犯咬肌,侵犯咽旁间隙、翼内肌、包绕下颌后静脉各1例.4例密度或信号均匀,16例不均匀.17例CT平扫病灶中,12例为低密度,5例为等密度.7例病灶内见钙化.3例病灶MR T1WI呈等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17例病灶呈明显强化,3例中度强化.12例伴颈部淋巴结肿大.结论 SDC的影像表现缺乏特征性,但CT、MR检查可以准确显示肿瘤累及的范围,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江明祥邵国良孙晶晶陈波
关键词:涎腺肿瘤涎腺导管磁共振成像
16例腮腺导管癌的临床病理和CT表现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腮腺导管癌(SDC)的临床病理及CT表现,以提高对这种少见病变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SDC患者的临床病理及CT资料。[结果]16例患者均为单发肿瘤,5例位于腮腺浅叶,8例位于腮腺深叶,3例跨腮腺深、浅两叶。肿瘤最大径1.3~6.5 cm,平均(3.1±0.4)cm,病灶呈边缘清晰、光整的类圆形或椭圆形肿块5例;呈边缘不光整、边界不清的不规则分叶状肿块11例,密度均匀4例,不均匀12例(75%),CT平扫病灶呈低密度11例,等密度5例;病灶内见钙化者7例;增强后病灶呈明显强化14例(87.5%),中度强化2例。伴颈部淋巴结肿大者10例。[结论]老年男性患者、腮腺深叶、侵袭性生长,沙砾样钙化、明显强化的肿块及伴有明显强化的颈部肿大淋巴结时,结合临床病史要考虑腮腺导管癌的可能。CT检查可以准确显示肿瘤累及的范围。
陈飞进江明祥邵国良陈波
关键词:腮腺肿瘤
头颈部肿瘤与放射性脑损伤早期诊断的多模态影像学研究
邵国良石磊江明祥范林音谢铁明王毅翔胡巧英孙晶晶余昶
主要技术内容:针对头颈部影像诊断的难点,分析头颈部肿瘤多模态影像学表现;针对放射性脑损伤难以早期诊断的问题,采用无创性MRI技术,对放射性脑损伤的动物模型及临床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各阶段内表现正常脑实质进行动态观察,研究放射...
关键词: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
涎腺腺泡细胞癌的CT和MR表现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涎腺腺泡细胞癌(ACC)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ACC的CT和MR表现(14例行CT检查,6例行MR检查)。20例中男7例、女13例,年龄12~73岁,中位年龄44岁。对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CT密度或MR信号及强化形式进行分析。结果肿瘤位于腮腺12例,左侧上颌窦2例,右侧颌下腺、左侧咽旁间隙、左侧颞下窝、左侧面颊部、右侧鼻腔、左硬腭各1例。病灶最大径≤3cm者16例,呈边缘光整、膨胀性生长的类圆形或椭圆形肿块;〉3cm者4例,呈边缘不光整、侵袭性生长的不规则分叶状肿块,其中3例破坏上颌窦窦壁骨质,1例侵犯耳前皮肤。密度(信号)均匀6例,不均匀14例。14例CT平扫病灶呈稍低密度11例,等密度3例;6例MR病灶信号T1WI呈等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19例增强后病灶呈明显强化14例、中度强化2例、轻度强化3例。结论ACC的影像学表现多样,缺乏特征性,CT、MR检查可以准确显示肿瘤累及的范围,为临床制定治疗策略提供客观依据。
江明祥俞炎平邵国良邝平定陈波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腮腺粘液表皮样癌的CT表现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分析腮腺粘液表皮样癌(MEC)的CT表现,提高其CT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MEC)的CT资料。20例中男7例,女13例,年龄14~71岁,中位年龄45.6岁。对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CT密度及增强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20例患者均为单发肿瘤,右侧8个,左侧12个,其中病灶位于腮腺浅叶11个,深叶6个,跨深、浅叶3个。肿瘤最大径约0.6~3.8cm,平均(2.0±0.2)cm;病灶呈类圆形或椭圆形肿块5例,不规则分叶状肿块15例;边缘光整8例,边缘不光整12例,其中病灶周围脂肪间隙模糊4例,局部皮肤受侵3例,下颌后静脉被包埋2例;密度均匀6例,不均匀14例(70%)。CT平扫病灶呈等密度12例,低密度8例;病灶内均未见明显钙化;增强后病灶呈明显强化13例(65%)、中度强化5例、轻度强化2例。伴颈部淋巴结肿大者3例。结论腮腺浅叶、单发、侵袭性生长、强化明显、伴有囊腔形成的肿块以及伴有明显强化的颈部肿大淋巴结可以提示MEC的诊断,CT检查可以准确显示病灶累及的范围,为临床制定治疗策略提供客观依据。
邱焕江明祥邵国良程国平
关键词:涎腺肿瘤粘液表皮样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腮腺腺泡细胞癌的CT、MRI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腮腺腺泡细胞癌(ACCP)的CT、MRI表现。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ACCP患者的CT和MRI资料(14例CT检查,6例MRI检查),回顾性分析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CT密度或MRI信号及强化形式,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20例均为单发肿瘤,16例位于腮腺浅叶,4例位于腮腺深叶。病灶最大径<3 cm者18例,呈边缘光整、类圆形或椭圆形肿块,病灶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3 cm者2例,呈边缘不光整、不规则分叶状肿块,病灶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其中1例侵犯耳前皮肤,1例包绕下颌后静脉。密度(信号)均匀4例,不均匀16例。14例CT平扫病灶呈稍低密度5例,等密度9例;6例MRI病灶信号T1WI呈等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强化15例,中度强化3例,轻度强化2例。结论 ACCP的影像表现不具有特征性,确诊最终依靠病理,CT、MRI检查可以准确显示病灶的范围,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江明祥张敏鸣邵国良邝平定
关键词:腮腺腺泡细胞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小甲状腺癌的CT表现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小甲状腺癌( STC)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直径在1.0~2.0cm 的STC的CT表现。50例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17~74岁,中位年龄46岁。对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CT 密度及强化形式等进行分析。结果1)50例患者中病灶单发43例,双发5例,多发2例,共59个病灶;16例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6例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2例合并甲状腺腺瘤;2)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18个,不规则形41个;边缘光整者13个,边缘不光整者46个,45个病灶出现甲状腺轮廓连线中断,14个病灶甲状腺轮廓连线完整,均未见明显周围软组织及重要器官侵犯;3) CT平扫病灶呈低密度44个,等密度15个,所有病灶均未见明显出血或囊变区;32个病灶内见钙化,以细颗粒状钙化多见(23/32,71.9%),增强后病灶呈明显强化53个,轻度强化6个;4)15例(15/50,30%)伴颈部淋巴结肿大,呈实性或囊实性,增强后实质性部分明显强化;6例淋巴结内可见细颗粒状钙化。结论边缘不光整、甲状腺轮廓连线中断、细颗粒状钙化、明显强化的甲状腺实性结节灶及伴有细颗粒状钙化、实性或囊实性、明显强化的颈部肿大淋巴结可以提示STC的诊断。 CT检查能较准确地判断肿瘤累及的范围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张伟强江明祥邵国良陈波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
原发性卵巢恶性淋巴瘤的CT及MR表现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卵巢恶性淋巴瘤的CT及MR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卵巢恶性淋巴瘤的CT及MR表现,其中10例行CT平扫和增强检查,6例行MR平扫和增强检查。观察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CT密度或MRI信号及强化特征。结果 16例患者中单侧4例,双侧12例,共28个病灶,肿瘤最大径1.6~15cm,平均(9.1±0.5)cm;22个病灶呈边缘清晰、光整的类圆形或椭圆形肿块;6个呈边缘不光整、边界不清的不规则分叶状肿块,其中肿瘤侵犯子宫3个,侵犯输卵管、大网膜及盆腔腹膜各1个。2例伴盆腔髂血管旁淋巴结肿大。密度或信号均匀18个,稍不均匀10个。CT平扫病灶呈等密度13个,稍低密度5个,所有病灶内均未见钙化及出血。MR平扫病灶T1WI呈等信号7个,低信号3个,T2WI呈高信号,DWI均呈高信号,ADC值平均(0.92±0.05)×10-3mm2/s。增强后病灶轻度强化16个,中度强化12个。结论原发性卵巢恶性淋巴瘤影像上多数表现为双侧卵巢区域密度(信号)均匀或较均匀,无明显钙化,轻-中度强化占位灶,肿瘤大者可侵犯相邻结构,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邱焕江明祥邵国良陈波
关键词:卵巢淋巴瘤磁共振成像
腮腺嗜酸细胞癌的CT表现
目的 探讨腮腺嗜酸细胞癌的CT 表现,以提高对该少见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 例腮腺嗜酸细胞癌患者的CT 表现.15 例中男12 例,女3 例,中位年龄63 岁(46~75 岁).对肿瘤的位...
江明祥
原发性肾上腺恶性淋巴瘤的CT、MR表现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上腺恶性淋巴瘤的CT、MR表现,以提高对该少见疾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肾上腺恶性淋巴瘤的CT、MR表现,其中12例行CT平扫和增强检查,8例行MR平扫和增强检查。观察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CT密度或MRI信号及强化特征。结果 20例患者中,单侧9例,双侧11例,共31个病灶,肿瘤最大径约2.8~16.5cm,平均(8.2±0.6)cm;22个病灶呈边缘清晰、光整的类圆形或椭圆形肿块;9个呈边缘不光整、边界不清的不规则分叶状肿块,其中肿瘤侵犯肾上极3个,包绕下腔静脉2个,包绕门静脉主干、侵犯腰大肌各1个。密度或信号均匀26个,不均匀5个。CT平扫病灶呈等密度15个,稍低密度5个,所有病灶内均未见钙化及出血。MR平扫病灶T1WI呈等信号7个,低信号4个;T2WI呈高信号;DWI均呈高信号,ADC值平均(0.98±0.07)×10-3 mm2/s。增强后病灶轻度强化24个,中度强化7个。结论 原发性肾上腺恶性淋巴瘤影像表现多数为双侧肾上腺区域铸形生长、密度(信号)均匀、无明显钙化、轻-中度强化的占位灶,肿瘤大者可侵犯相邻结构,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MR检查可以准确显示肿瘤累及的范围,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盛荣军江明祥邵国良陈波
关键词:淋巴瘤肾上腺磁共振成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