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爱娥

作品数:5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科研项目安徽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炭疽
  • 2篇抗性
  • 2篇辣椒
  • 1篇稻瘟
  • 1篇稻瘟菌
  • 1篇毒力
  • 1篇毒力测定
  • 1篇疫霉
  • 1篇植物病理
  • 1篇植物病理学
  • 1篇致病力
  • 1篇杀菌剂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市售
  • 1篇炭疽病
  • 1篇炭疽病菌
  • 1篇炭疽菌
  • 1篇突变株
  • 1篇茄子

机构

  • 5篇安徽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汪爱娥
  • 3篇马珂
  • 3篇丁克坚
  • 1篇苏贤岩
  • 1篇潘月敏
  • 1篇衡孝辉
  • 1篇高智谋
  • 1篇陈方新
  • 1篇齐永霞

传媒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植物保护

年份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苎麻疫霉抗甲霜灵突变株对棉苗的致病力及其遗传被引量:2
2006年
研究了苎麻疫霉抗甲霜灵(Mtr)突变株对棉苗的致病力及其遗传,结果显示,抗性突变株对棉苗的致病力与其野生型亲本间无显著差异。而Mtr突变株XC-6-2对棉苗的致病力在其无性第1代(ZG1)单孢株间及其与亲本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XC-6-2对棉苗的致病力性状在单游动孢子第2代(ZG2)持续发生分离;XC-6-2单卵孢第1代(OG1)对棉苗的致病力间亦存在极显著差异。上述结果提示,抗甲霜灵突变株对棉苗的致病力在无性单孢和单卵孢子后代间均不能稳定遗传。对比研究发现,野生型亲本菌株XC-6对棉苗的致病力在单游动孢子和单卵孢后代有相似的遗传规律,且单游动孢子群体对棉苗致病力的变异系数较其单卵孢株间的变异系数大。
陈方新齐永霞高智谋吴红星汪爱娥
关键词:植物病理学苎麻疫霉
茄褐纹病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5年
茄褐纹病是茄子的主要病害 ,在我国南北均有分布。其致病菌是茄褐纹拟茎点霉属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综述了茄褐纹病病原学和抗病技术的研究进展 ,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马珂丁克坚汪爱娥
关键词:茄子褐纹病
不同寄主炭疽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辣椒抗性机制的研究
本文以不同寄主来源的炭疽病菌为供试菌株,通过对其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酯酶同工酶进行研究比较,进而又对其致病机理、辣椒抗炭疽病菌的生化机制及药剂筛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从而为炭疽菌属的分类、防治及辣椒抗病品种选育提供理...
汪爱娥
关键词:炭疽菌生物学特性辣椒抗性鉴定
文献传递
辣椒炭疽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9
2005年
综述了辣椒炭疽病菌及危害症状、生物学特性、病害发生规律、致病机制、辣椒对炭疽病抗性机制及抗病性鉴定和炭疽病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汪爱娥丁克坚马珂
关键词:辣椒炭疽病病害发生规律抗病性鉴定危害症状炭疽病菌抗性机制
几种常用市售杀菌剂对稻瘟菌的毒力测定被引量:1
2004年
采用三环唑、克瘟散、使百克等几种常用杀菌剂对分别来自安徽省歙县、宁国、黄山、休宁等县市的 4个稻瘟菌株进行了菌丝生长抑制率测定。结果表明 :不同药剂对稻瘟菌株菌丝生长抑制中浓度 (EC50 )有显著差异 ,三环唑对菌株菌丝生长的EC50 在12 4.3 2~ 160 .2 0 μg/ml,克瘟散对菌株菌丝生长的EC50 在 6.42~ 15 .78μg/ml,使百克对菌株菌丝生长的EC50 在 0 .0 3~ 0 .12 μg/ml;克瘟散和使百克对不同菌株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也有所不同 ,歙县菌株对使百克的抗性较其他菌株要高 ,但对克瘟散却表现出一定的敏感性 ,黄山菌株对克瘟散较其他菌株表现出相对较高的抗药性 。
苏贤岩丁克坚潘月敏马珂汪爱娥衡孝辉
关键词:稻瘟菌杀菌剂毒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