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海敏

作品数:33 被引量:473H指数:9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骨折
  • 10篇关节
  • 6篇疗效
  • 6篇老年
  • 6篇骨质
  • 6篇骨质疏松
  • 5篇腰椎
  • 5篇股骨
  • 4篇压缩骨折
  • 4篇手术
  • 4篇疏松性
  • 4篇椎体
  • 4篇椎体成形
  • 4篇椎体成形术
  • 4篇骨关节
  • 4篇骨关节炎
  • 4篇骨质疏松性
  • 4篇关节炎
  • 3篇转子间
  • 3篇转子间骨折

机构

  • 33篇复旦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金日成综合大...
  • 1篇上海体育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3篇沈海敏
  • 13篇范永前
  • 8篇林伟龙
  • 7篇梁承伟
  • 6篇朱炯
  • 6篇黄东辉
  • 6篇刘奕
  • 5篇朱越峰
  • 5篇陈聪
  • 4篇李连生
  • 4篇杨丰建
  • 3篇孙兮文
  • 2篇曹旭海
  • 2篇郑洁皎
  • 2篇郑松柏
  • 2篇安丙辰
  • 2篇张云海
  • 2篇嵇鸣
  • 2篇梁贞文
  • 1篇陈素珍

传媒

  • 4篇上海医学
  • 3篇中国临床医学
  • 3篇上海医学影像
  • 2篇中国医学计算...
  • 2篇上海医药
  • 2篇老年医学与保...
  • 2篇2013年上...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康复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6
  • 4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09
  • 3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4
  • 2篇2003
  • 5篇1998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评价
2004年
目的 评价腰椎管减压、后外侧植骨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3年 1月~ 2 0 0 2年 9月对 74例腰椎退行性滑脱的患者行腰椎管减压、后外侧植骨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采用的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包括Dick 8例、Steffee 10例、RF 9例、Socon 2 5例、Tenor 2 0例、Moss Miami 2例。滑脱水平在L4的患者有 4 4例、L3 有 9例、L5有 16例 ,两节水平的滑脱有 5例。Ⅰ°滑脱 37例 ,Ⅱ°31例 ,Ⅲ°6例。患者平均年龄为 5 3.6岁 (30~ 79岁 )。根据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 (TDA)评分评价临床症状改善的程度。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为 4 4个月 (12~ 10 4个月 ) ,所有患者最后随访的JOA评分中客观症状为 (6 .7± 1.0 )分 ,临床体征为 (4 .7± 1.1)分 ,日常活动为 (11.8± 1.9)分 ,总评分为 (2 3.0± 2 .5 )分。手术前、后的JOA评分比较 ,术后主观症状改善 70 % ,临床体征改善 6 8% ,日常活动改善 77%。根据患者的年龄分为A组 (30~ 39岁 )、B组 (4 0~ 4 9岁 )、C组 (5 0~ 5 9岁 )、D组 (≥ 6 0岁 ) ,以JOA的评分结果 >2 5分定为满意 ,A、B、C、D组的满意率分别为91%、75 %、6 9%、6 1%。结论 椎板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治疗不稳定腰椎滑脱的一种有效方法 ,临床疗效?
范永前梁承伟沈海敏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退行性腰椎滑脱疗效评价
应用能谱CT MARS技术评价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疗效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评价能谱CT金属伪影去除系统(MARS)技术对胫骨平台骨折钢板内固定术的疗效评价。方法对23例胫骨平台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患者行宝石能谱CT检查,对原始图像用设备自带软件包进行金属伪影去除处理和膝关节三维重建。以原始图像为参照,比较去伪影图像对胫骨平台骨折钢板内固定术的显示效果。结果宝石能谱CT图像较常规图像金属伪影明显减少,能够更清晰地显示骨折复位和内固定术的修复效果。结论宝石能谱CT伪影去除效果明显,是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疗效评价的有用手段。
沈海敏李铭刘奕任庆国高丰齐琳杨艳丽滑炎卿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能谱CT
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64例分析被引量:24
2006年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4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64例。骨折按Sehatzker分类,Ⅰ型8例,Ⅱ型40例,Ⅲ型6例,Ⅳ型4例,Ⅴ型3例,Ⅵ型3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缺损者同时予以植骨。[结果]58例获得随访,随访期1~7a,平均2.8a,全部骨性愈合。按Hohl评分标准,优良率84.48%。[结论]手术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手术方法根据骨折的不同类型而异,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骨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解剖复位、骨缺损植骨、稳定的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术前必须重视软组织损伤的评估。
梁承伟朱炯沈海敏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后新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椎体成形术后新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318例2006年1月至201 1年7月期间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在本院行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患者,分析发生新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可能的危险...
刘奕沈海敏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椎体后凸成形术骨密度
依托泊苷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依托泊苷对骨肉瘤细胞的毒性作用和作用机制。方法:用NTT比色法检测0.02,0.04,0.08,0.16,0.31,0.62,1.25,2.5,5.0mg·L^(-1)浓度梯度依托泊苷作用骨肉瘤细胞24,48,72和96h后的细胞活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依托泊苷作用骨肉瘤细胞后细胞凋亡情况。用电镜观察药物作用后骨肉瘤细胞形态改变。结果:依托泊苷对骨肉瘤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细胞凋亡明显增加,依托泊苷可以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依托泊苷作用后骨肉瘤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改变,透视电镜可见细胞核仁消失,染色质浓缩聚集核膜下。结论:依托泊苷对骨肉瘤细胞有杀伤作用,细胞毒作用与促细胞凋亡有关。
梁承伟朱炯沈海敏陈统一
关键词:依托泊苷骨肉瘤细胞凋亡
神经松动手法对腰椎神经根管减压术后早期疼痛复现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观察神经松动术手法治疗腰椎神经根管减压术后早期根性疼痛症状复现的临床疗效。方法:募集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行神经根管减压术后第3天开始复现根性疼痛症状患者36例,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6例,观察组给予神经松动术手法治疗,对照组不进行神经松动术手法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疼痛的严重程度。结果:术后第4天,观察组VAS评分下降(1.65±0.81),明显大于其最小临床重要差异值1.2(P<0.05)。术后第5、6天,观察组VAS值均较术后第4天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VAS值均较术后第4天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2个时间点VAS值明显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均P<0.01)。结论:神经松动术手法是康复神经根管狭窄症患者术后早期根性疼痛症状复现的良好治疗选择,安全、可靠。
安丙辰吕海生沈海敏赵杰梁贞文郑洁皎戴尅戎
关键词:腰椎
踝关节骨折腓骨钢板的后方固定
2004年
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中腓骨钢板固定的位置。方法 :2 0 0 1年 1月~ 2 0 0 3年 1月共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 75例 ,仅对其中随访资料完整的 4 8例患者进行分析。随访 10~ 2 4个月 ,平均 15个月。采用Baird和Jackson的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踝关节术后疗效。结果 :所有的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骨折愈合。术后疗效为优 2 4例 ,良 17例 ,可 5例 ,差 2例。优良率为 85 .4 %。结论 :腓骨钢板的后方放置可以减少缝合时的张力 ,钢板有更好的软组织覆盖 ,钢板无须过多塑形 。
范永前梁承伟沈海敏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
阿仑膦酸钠对小鼠骨质疏松骨折愈合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双膦酸盐类药物可有效地降低椎体骨折和非椎体骨折的发生风险。阿仑膦酸钠是应用最多的药物,作为一种氨基双膦酸盐,其可与骨重吸收表面的羟基磷灰石结合并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重吸收[1]。发生骨折并行骨折内固定术后可否服用这种骨重吸收抑制剂,其骨折愈合进程是否有影响,目前尚无定论。本研究旨在通过卵巢切除小鼠骨折模型评价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骨折行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合的影响。
范永前沈海敏朱炯林伟龙
关键词:阿仑膦酸钠鼠骨骨痂骨质疏松骨折卵巢切除
CT和MRI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0
1998年
目的:评价CT、MRI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复习90例颈椎病患者的术前和术后的CT和MRI(86例超低场,4例超导高场)影像,对其骨性结构和椎管内容物进行对比。结果:MRI对颈椎间盘突出的显示优于CT。颈椎管狭窄的CT显示优于MRI。后纵韧带骨化的CT显示优于MRI。MRI对脊髓受压程度的评估优于CT。CT能较好的评估术后减压范围和椎管扩大程度。MRI在术后六个月可用于预测脊髓功能的恢复。结论:CT和MRI对颈椎病的诊断和术后评估很在价值,二者可互为补充。
沈海敏范永前李连生
关键词:颈椎病CTNMR成像
陶瓷对陶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近期疗效观察
陶瓷对陶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近期疗效观察[摘要]黄东辉,沈海敏,陈聪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骨科200040 目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骨科领域中最为成功的手术之一,当代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以Charnlcy 倡导的低摩擦关节成形...
黄东辉沈海敏陈聪
关键词:陶瓷髋关节置换疗效观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