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虹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嘉兴市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电图
  • 5篇心电
  • 5篇心电图
  • 3篇动态心电图
  • 2篇心律
  • 2篇心律失常
  • 2篇综合征
  • 1篇动脉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动态心电图检...
  • 1篇心病
  • 1篇心电图分析
  • 1篇心电图检测
  • 1篇心电图特点
  • 1篇心动过缓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脏
  • 1篇心脏事件
  • 1篇洋地黄

机构

  • 5篇嘉兴市第二医...
  • 1篇嘉兴市第一医...

作者

  • 5篇沈虹
  • 4篇吴晓红
  • 3篇施俊臣
  • 2篇顾良其
  • 1篇林建美
  • 1篇陈蓝
  • 1篇江力勤
  • 1篇潘琪宏
  • 1篇王迎
  • 1篇贾鸣
  • 1篇李华
  • 1篇黄忆

传媒

  • 2篇心脑血管病防...
  • 2篇心电与循环
  • 1篇江苏实用心电...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199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动态心电图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探讨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用78例经临床确诊为SSS并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选116例动态心电图检测平均心率小于60次/分,并排除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24h平均心率,24h总心搏数、最高心率、最低心率、心律失常检出率及各心率段持续最长时间比较。结果观察组心率明显慢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各心率段持续最长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态心电图具有简便、无创伤、重复性强的特点,可作为诊断SSS检查的首选方法。
施俊臣吴晓红沈虹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动过缓
动态心电图检测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因其费用高,属有创性并具一定的危险性,并非所有可疑冠心病患者都能接受[1]。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不仅提高了心肌缺血的检出率,也为冠心病诊治提供了一种辅助手段。本研究通过与冠状动脉造影(CAG )对比,探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范围的相关性。
潘琪宏吴晓红江力勤贾鸣王迎陈蓝沈虹施俊臣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
Wellens综合征31例心电图改变及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Wellens综合征是一种极易进展为恶性心脏事件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其心电图特点是胸痛间歇期胸导联(以V2、V3为主)T波特征性改变,即胸痛发作时V2、V3 T波倒置,但不伴明显ST段移位或原有的T波倒置加深或变为直立(伪善性改变),而发作终止后反而出现T波进一步对称性深倒置或双向,且持续数小时或数周不等,部分可扩展至V1、V4~V6,但不伴有QRS形态改变及ST段偏移的临床综合征。本文分析Wellens综合征患者的胸痛间歇期心电图改变及临床资料,旨在提高对Wellens综合征的认识,现报道如下。
黄忆顾良其沈虹吴晓红
关键词:心电图特点T波倒置恶性心脏事件特征性改变ST段移位
洋地黄中毒致心律失常16例心电图分析
1999年
地高辛是治疗心力衰竭最常用的洋地黄类制剂,其治疗范围较窄,个体差异大,易致中毒反应。现将我们收集的16例洋地黄中毒致心律失常的心电图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6例中男9例,女7例,年龄28-81岁。
李华盛庆浩沈虹林建美
关键词:洋地黄中毒致心律失常心电图分析交接性心律隐匿性传导尖端扭转型室速
阵发性心房颤动在动态心电图中的昼夜分布规律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约占所有住院心律失常患者的1/3,在总体人群中的患病率为0.4%~1.0%,且随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增高。欧洲心血管病学会心律失常工作组(WGA-ESC)和北美起搏和电生理学会(NASPE)联合组织采用临床分类方法,将心房颤动分为初发心房颤动、阵发性心房颤动、持续性心房颤动及永久性心房颤动。
施俊臣吴晓红顾良其沈虹
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动态心电图永久性心房颤动持续性心房颤动心律失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