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洪晓楠

作品数:265 被引量:1,423H指数:15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3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4篇文化科学
  • 62篇哲学宗教
  • 55篇自然科学总论
  • 31篇政治法律
  • 12篇经济管理
  • 9篇社会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 1篇理学

主题

  • 73篇文化
  • 69篇哲学
  • 39篇主义
  • 29篇文化哲学
  • 21篇科学哲学
  • 17篇软实力
  • 16篇后现代
  • 13篇社会主义
  • 13篇现代主义
  • 13篇科学文化
  • 13篇后现代主义
  • 12篇社会
  • 12篇文化软实力
  • 11篇哲学思想
  • 11篇知识
  • 11篇儒家
  • 10篇新儒家
  • 10篇马克思主义
  • 10篇科学文化哲学
  • 8篇大学生

机构

  • 229篇大连理工大学
  • 5篇大连海洋大学
  • 4篇淮海工学院
  • 4篇辽宁工程技术...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 2篇辽东学院
  • 2篇辽宁师范大学
  • 2篇沈阳化工大学
  • 2篇江苏海洋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大连大学
  • 1篇大连交通大学
  • 1篇对外经济贸易...
  • 1篇湖南大学
  • 1篇吉林师范大学
  • 1篇江苏省社会科...
  • 1篇山西大学
  • 1篇天津理工学院

作者

  • 235篇洪晓楠
  • 13篇林丹
  • 10篇郭丽丽
  • 9篇蔡后奇
  • 6篇邱金英
  • 5篇俞胜
  • 5篇张元
  • 4篇王丽丽
  • 4篇王文敬
  • 3篇耿阳
  • 3篇李琳
  • 3篇武文颖
  • 3篇张学昕
  • 3篇方玉梅
  • 2篇杨海艳
  • 2篇洪刚
  • 2篇王爱玲
  • 2篇许德强
  • 2篇马莉
  • 2篇杨静

传媒

  • 40篇大连理工大学...
  • 13篇自然辩证法研...
  • 9篇自然辩证法通...
  • 9篇洛阳师范学院...
  • 8篇科学技术哲学...
  • 7篇思想理论教育...
  • 7篇哲学动态
  • 6篇社会科学战线
  • 6篇科学技术与辩...
  • 5篇求是学刊
  • 5篇学习与探索
  • 5篇中州学刊
  • 5篇东北大学学报...
  • 4篇广东社会科学
  • 4篇哲学研究
  • 4篇江海学刊
  • 4篇思想教育研究
  • 4篇中共济南市委...
  • 4篇文化软实力
  • 3篇人民论坛

年份

  • 9篇2024
  • 5篇2023
  • 5篇2022
  • 15篇2021
  • 11篇2020
  • 15篇2019
  • 7篇2018
  • 8篇2017
  • 8篇2016
  • 12篇2015
  • 12篇2014
  • 10篇2013
  • 8篇2012
  • 10篇2011
  • 3篇2010
  • 9篇2009
  • 9篇2008
  • 10篇2007
  • 5篇2006
  • 7篇2005
2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表征何以可能——露丝·密力根的生物语义学思想研究
2014年
有机体的内在状态是如何表征外在世界的?表征尤其是错误表征是如何可能的?美国著名哲学家露丝·密力根以独创的生物范畴的"专有功能"概念为理论基础构造的"生物语义学"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揭示出心灵表征的语义特性怎样源于非语义的特性。
郭燕洪晓楠
中国式现代化探索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价值逻辑被引量:3
2024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深刻探索,系统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解决什么问题”“何以解决问题”“效果如何”等重大问题,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式现代化总体构架与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要思想具有深厚的历史逻辑、深刻的理论逻辑和鲜明的价值逻辑,从科学内涵、本质要求、发展布局、重大原则等方面深刻揭示“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重大问题,凸显中国共产党牢牢把握中国独特历史命运与基本国情的新贡献,构成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的重大丰富和发展,全面系统地回答了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重大命题,开辟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崭新道路。
洪晓楠林丹
文化帝国主义理论产生的背景及概念辨析被引量:5
2007年
文化帝国主义理论是后殖民批评的主要话语之一,有其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历史背景。因此,文章考察了后殖民主义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揭示了文化帝国主义理论产生的政治背景和社会基础,阐释了文化帝国主义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对与文化帝国主义相关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力图对文化帝国主义理论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洪晓楠邱金英
关键词:文化帝国主义文化殖民主义文化霸权主义后殖民主义
美丽乡村建设视域下基层社会治理探究被引量:7
2019年
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推动"美丽乡村"建设,面临我国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高,治理理念和方式还有待提升等问题。对此,可通过突出党建引领、夯实基层治理根基、大力发展公共服务、推动"三治"融合来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实现农村社会的有序治理。
王一洪晓楠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治理
论科学伦理道德规范的3H模式被引量:3
2013年
科学伦理道德规范的3H模式包括科学活动的人性化(Human Nature)、科学活动的诚实唯真(Honest)与科学活动的历史性(History)。由于科学伦理道德规范已经分解到对各类利益主体的责任之中,这意味着科学建制的责任不再仅是拓展确证无误的知识,所以,在不同情况下,会构成对科学活动的不同理解与评价。因此,由科学伦理道德规范的三个方面共同构成的正四面体也会随着具体情况而演变。
林丹洪晓楠
关键词:人性化历史性
唐娜·哈拉维的情境化知识观解析被引量:7
2012年
情境化的知识概念是女性主义认识论的中心概念,对此,女性主义认识论者已经在认识论传统内的三个方面发展了知识的情境的三种进路:女性主义经验论、女性主义立场论和后现代女性主义。唐娜·哈拉维作为后现代女性主义的代表对知识也进行了独特的解析。基于对一般情境化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对哈拉维的情境化知识作出剖析,可以发现哈拉维的情境化知识区别于一般情境化知识的特点以及与传统的科学知识观的异同。哈拉维的情境化知识分析对奠定女性主义科学批判和女性主义科学的基础具有重要作用。
洪晓楠郭丽丽
个人知识增长动力机制及其系统论分析被引量:7
2005年
随着知识哲学和科学哲学的发展,以往知识的确定性、权威性遭到瓦解,以此为基础的知识增长模式的合理性也随之动摇。知识增长的动力更应注重来自人文环境、历史传统等人文价值领域的影响因素,从系统论角度运用价值理论和组织行为学理论会为我们理解知识增长的动力提供新的视角。
王良滨洪晓楠
关键词:知识增长系统论动力机制组织行为学人文价值历史传统
城市与文明冲突的反思被引量:2
2003年
城市的诞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革命性标志。但城市从诞生起便充斥着各种矛盾 ,因而城市文明的历史就是文明的悖论史。城市文明悖论在不同历史阶段 ,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某种意义上 ,城市文明悖论是人性冲突的一种表征 ,其社会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城市文明悖论消解的主要途径 ,就是要消灭城乡对立和城乡差别 ,而这一点只有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洪晓楠马海燕
关键词:城市文明城市问题城市化知识经济时代
学好用好“先立后破”的方法论被引量:1
2024年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问题,并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其中引人注目的一条方法论就是“坚持不立不破、先立后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先立后破”的方法论,并就重大改革与法律的关系、能源革命、绿色转型、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问题对“先立后破”方法论作出论述;新时代新征程,“先立后破”对于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尊重规律。
洪晓楠
关键词:方法论
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的三次转向被引量:7
1999年
采用宏观审视和微观考察、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分析了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发展所经历的三次转向,即社会-历史的转向、文化的转向和后现代的转向,从而具体揭示了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发展的理论轨迹和基本倾向,指出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的转向表明。
洪晓楠
关键词:科学哲学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科学文化哲学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