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炳坤
- 作品数:63 被引量:581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香椿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06年
- 香椿在我国一直是1种传统的中药材,它的叶、根、茎、皮均可入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香椿的研究从一些传统的认识逐渐发展到对香椿化学成分及作用机理的研究。笔者对香椿的化学活性成分、挥发性物质、药理研究等进行综述,对香椿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王茂丽涂炳坤何丹
- 关键词:香椿化学成分挥发性物质
- 香椿茎段组织培养和再生技术研究被引量:12
- 2007年
- 以孝感种源的3 a生香椿苗木为材料,分析了基本培养基对茎段组织培养的影响,研究了香椿茎段组织培养以及无菌苗的移栽技术。结果表明:0.1%HgCl2对香椿茎段的消毒效果较好;MS比1/2 MS、B5培养基更适于茎段的萌芽培养,萌芽率达80%。MS+1.0 mg/L BA+0.5 mg/L GA3+0.5 mg/L KT为最佳增殖培养基,增殖系数达到4.7。生根试验以1/2 MS+1.5 mg/LIBA+30 g蔗糖作为生根培养基较为适宜,生根率达到90%;在以河沙为基质时,移栽成活率达72.5%。
- 许丽琼涂炳坤
- 关键词:香椿培养基萌芽率增殖率
- 湖北省板栗地方品种果实性状研究被引量:3
- 2001年
- 通过实地调查 ,对湖北省 2 0个板栗地方品种的 10个性状 ,利用 SAS软件进行了板栗品种的 Q型聚类及其 10个性状的 R型聚类分析。Q型聚类将 2 0个板栗品种分成 3组 ,每组都存在着明显的特点 :1油栗型品种 ,坚果小、晚熟、耐贮藏 ,适于炒食或贮藏保鲜 ,延后上市。 2大果型品种 ,坚果特大 ,适于菜用或加工 ,中熟或中晚熟。 3中果型品种 ,坚果中等大 ,成熟上市较早 ,适于鲜食。R型聚类分析揭示了性状之间的相对关系 ,把 10个性状分成了 3组 ,8个形质性状最先聚合在一起成为一组 ,2个数量性状彼此独立。坚果平均质量、总苞平均质量是不稳定的数量性状。根据总苞和坚果性状编制了湖北省板栗品种检索表 。
- 涂炳坤
- 关键词:板栗果实性状Q型聚类
- 不同时期不同种源香椿芽营养成分分析被引量:34
- 2001年
- 对 5个不同种源 5个不同采摘时期香椿芽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同一时期不同种源间氨基酸、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达极显著差异。通过对同一种源的香椿芽在不同时期营养成分差异比较 ,确定在湖北省露地栽培香椿适宜的采芽时间为 4月 5日 。
- 王鹏程涂炳坤叶要妹杜令慧
- 关键词:香椿芽种源采摘期营养成分
- 栀子成分开发利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0
- 2005年
- 本文概述了栀子叶、花、果等各部分成分的研究进展,对各成分功能和效用做了简要阐述,并分析了栀子有效成分的开发利用前景。
- 徐娟涂炳坤邓先珍宋政清徐春永
- 关键词:栀子
- 栀子几个主要数量性状的相互关系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以孝感市孝南区西河镇的成年栀子林为试材,对栀子的6个数量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单株果数和单位面积产量,应作为丰产栽培选择的重要性状;树高和冠幅主要是通过单株果数来影响单株产量,在生产中要注意协调好树高、冠幅和单株果数的关系;单果重也可适当考虑。
- 邓先珍徐娟涂炳坤刘华清徐春永宋政清殷兴东
- 关键词:栀子数量性状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
- 黄连木五倍子蚜虫无性系的DNA多态性分析被引量:3
- 2006年
- 建立了黄连木五倍子致倍蚜基因组DNA提取和RAPD-PCR的技术体系,并对13个黄连木五倍子蚜虫无性系的DNA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连木五倍子形态多样,不同形状倍子的致倍蚜尽管形态特征非常相似,但在DNA分子水平上仍然存在差异,9个引物共扩增出32条带,多态性带百分率达65.6%,任意2个无性系闻的RAPD谱带均不相同。无性系间的遗传相似性指数SI变化范围为0.222-0.968。第9号无性系与其它各无性系的亲缘关系较远,SI值为0.222-0.400;其它12个无性系两两间的遗传相似性指数均大于0.58。致倍蚜的分子遗传聚类结果与倍子形态分类存在差异。
- 舒常庆皮利民刘慧春郭新安涂炳坤杨长举刘秀群
- 关键词:黄连木五倍子蚜虫无性系多态性RAPD
- 主成分分析在香椿性状评价和优良单株选择中的运用被引量:19
- 2006年
- 通过主成分分析对来源不同的29个香椿样本进行了性状研究与评价,结果表明:选优指标主要为质量指标,初步确定选优的形质指标为芽鳞颜色、芽鳞茸毛、初出嫩叶颜色、小叶形态、小叶光泽油亮程度情况、复叶柄颜色、小叶柄颜色、小叶排列紧密状况,在此基础上,选出了16个优良单株,并进行无性系繁殖,为香椿的性状评价、优株选择和繁殖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 雷小华涂炳坤王茂丽何丹
- 关键词:香椿性状评价优株选择主成分分析
- 板栗扦插繁殖的系统研究被引量:5
- 1993年
- 本文系统研究了板栗扦插繁殖技术,插穗生根特性,嫩枝扦插不定根形成的细胞组织学基础和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营养物质的消长规律。结果表明,板栗嫩枝扦插,经HL—43生根剂(自制)处理,在全光照喷雾条件下,生根率可达80%以上,插条生根率与母树年龄、枝条木质化程度呈负相关;扦插时间以5月中旬~7月下旬最适宜,8月后生根率下降;插条部位以中部条生根率最高,基部条次之,梢部条最差;不定根主要发生于韧皮部和维管形成层,从皮部伸出,为皮部生根树种,愈伤组织生根极少,插条大量生根时间,碳水化合物和氮素含量明显下降,表明板栗扦插生根过程需要大量碳水化合物。
- 胡婉仪涂炳坤黄燕文王芳
- 关键词:板栗扦插繁殖
- 短叶水蜈蚣的萌发特性及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 2017年
- 通过室内培养箱发芽试验研究种子储藏时间、温度、土壤含水量等对短叶水蜈蚣(Kyllinga brevifolia Rottb.)发芽的影响,调查短叶水蜈蚣种子在草坪不同土层中的分布状况,并探讨气候因子对短叶水蜈蚣种子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短叶水蜈蚣种子不需经过休眠就可萌发,当天采集的种子发芽率可达到59.3%;短叶水蜈蚣种子在15℃开始有萌发,但其最适萌发率在35℃左右;最适土壤含水量为25%~30%,土壤含水量低于10%时萌发率显著降低;短叶水蜈蚣种子主要分布在草坪表层土壤(0~5 cm);在6~8月份深圳地区的气温和降雨量都达到高峰,短叶水蜈蚣的出苗量也达到高峰。
- 刘俊武杨少华涂炳坤杨剑
- 关键词:萌发气候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