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伟标
- 作品数:52 被引量:343H指数:11
-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佛山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佛山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ICU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合并院内感染情况分析
-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室ICU中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合并院内感染情况,指导甲流合并院内感染的防治。方法对我院ICU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收治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所有分离的菌株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共检出菌株...
- 余志辉周立新李轶男誉铁鸥方滨毛克江温伟标
-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回顾性分析
- 文献传递
- 血乳酸对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评估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血乳酸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3年6月~2004年12月入住ICU的34例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的血乳酸变化。同时进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结果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无差别。23例存活患者血乳酸24小时内均达到正常。死亡组患者起始的血乳酸浓度明显高于存活组,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在24小时内亦不能恢复正常。结论动态监测血乳酸是判断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近期预后的一个良好指标。血乳酸在24小时内恢复正常者,预后良好。
- 方滨毛克江温伟标
- 关键词:肺心病呼吸衰竭血乳酸
- 乌司他丁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器官功能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收住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ICU的18岁以上严重脓毒症患者,将其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经典脓毒症常规治疗,乌司他丁治疗组在经典脓毒症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1万~2万U/(kg·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器官功能指标和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同期比较,乌司他丁治疗组治疗后24 h动脉血乳酸明显降低,治疗后72 h舒张压明显升高(P<0.05).乌司他丁治疗组治疗后3d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后3d和7d血肌酐和SOFA评分亦低于对照组同期,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同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治疗可以明显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的循环功能和肝脏功能,对肺和肾脏功能也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 黎文研周立新誉铁鸥方滨温伟标强新华黎昌余志辉
- 关键词:乌司他丁严重脓毒症器官功能随机对照试验
- 正常人心肌声学密度测定的初步研究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心肌声学密度测定以正常心肌组织细微变化的分辨能力。方法 对41名健康医学生胸骨旁左室腱索水平短轴观的前壁、室间隔、下壁及侧壁的心肌进行声学密度(AD)检测,比较吸入硝酸异山梨醇酯(ISDN)前后测值的变化。结果 ①心脏各壁的AD平均值(AII)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以下壁测量值最大,前壁次之,室间隔最小,与多位作者的研究结果互不相同。②吸药前后心脏前壁及室间隔AII的差异有显著性,其中吸药后前壁的AII变小,而室间隔则相反,AII变大。心脏下壁、侧壁的AII以及各壁的AD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PPI)、离散度(SDI)在吸药前后的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①按目前的仪器条件,不同的操作者对心脏各壁的AD测定无法在统一条件下进行,故AD技术对心脏的研究应在相同频率、增益(包括总增益及TGC、LGC)和深度条件下,对同一切面同一部位心肌的不同状态进行比较才合理。②AD技术对正常人左室腱索水平短轴观的前壁及室间隔心肌组织的改变分辨力较高,敏感定量指标为AII。
- 马明远李榕生温伟标
- 关键词:心肌组织声学密度硝酸异山梨醇酯背向散射积分二维超声
- PiCCO监测在危、重症手足口病合并急性肺水肿患儿救治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动脉脉搏轮廓分析法(PiCCO)监测在危、重症手足口病合并急性肺水肿患儿救治中的应用。方法对5例危、重症手足口病合并急性肺水肿患儿在积极进行综合救治的基础上进行了PiCCO监测。结果 5例患儿初始表现为心率快、每搏指数低、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高,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SVRI)和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GEDVI)高于正常范围或正常,心脏指数稍低于正常范围或正常。经过治疗,患儿的心率均逐渐减慢、每搏指数逐渐升高、EVLWI逐渐下降;除1例患儿SVRI呈上升趋势、GEDVI维持较高水平外,其余4例患儿的SVRI和GEDVI均逐渐下降。结论 PiCCO监测有助于实时掌握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肺水肿、心脏功能及心脏前、后负荷情况,指导临床救治。
- 李轶男周立新誉铁鸥马明远方滨毛克江温伟标
- 关键词:手足口病肺水肿血流动力学监测
- 基于多学科协作模式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救治1例小儿急性暴发性心肌炎的护理被引量:6
- 2021年
- 总结多学科协作模式下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成功救治1例急性暴发性心肌炎患儿的护理经验。针对该患儿病情,通过快速成立多学科协作团队,尽早启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优化容量管理,实施“清醒”镇静镇痛,及时发现并处理下肢缺血并发症,在循证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患儿心功能恢复,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治疗144 h,入院第10天转出重症医学科,第18天出院,3个月随访情况良好。
- 陈惠瑶张莉李杏崧温伟标吕春梅莫韶妹
- 关键词:心肌炎体外膜肺氧合
- BiPAP无创通气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中的应用
- 2004年
- 目的:评价双水平正压[bilevel positive air pressure(BiPAP)]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对ICU 21例常规治疗不能控制病情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采用Bi PAP无创通气,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通气1 h开始患者心率(HR)及呼吸频率(R)明显减慢(P<0.05),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明显下降(P<0.05),脉搏氧饱和度(spO2)明显升高(P<0.01),总有效率为71.4%(15/21),并发症少。结论:早期合理应用BiPAP无创通气是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有效方法之一。
- 李轶男周立新苏艳玲马明远誉铁鸥毛克江方滨温伟标
- 关键词: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无创通气PAPHR
-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的耐药性研究被引量:50
- 2004年
- 目的 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 (ICU)感染患者标本中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的现状 ,为ICU抗感染化疗提供用药依据。方法 对我院 8年来ICU送检标本中分离的 5 6 3株肠杆菌科细菌采用双纸片法筛选试验及确证试验检测ESBLs ,并用K 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5 6 3株肠杆菌科细菌中检出产ESBLs菌 115株 ,检出率 2 0 4 % ;肺炎克雷伯菌的产酶率 2 6 1% ,高于大肠埃希菌 18 9%的产酶率 ;肠杆菌、柠檬酸杆菌、变形菌及摩根菌均检出产ESBLs菌株 ;产ESBLs菌株对 15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明显低于不产ESBLs的菌株 ;亚胺培南对产ESBLs细菌仍具有很高的抗菌活性。结论 我院ICU送检标本中分离的产ESBLs细菌比例高 。
- 周立新李轶男温伟标苏艳玲毛克江马明远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细菌药敏试验超广谱Β-内酰胺酶
- 乌司他丁对脓毒症休克患者乳酸清除率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综合ICU脓毒症休克患者乳酸清除率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06月至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18岁以上的脓毒症休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入选当天开始在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 h、72 h的心率(HR)、血压(BP)、中心静脉压(CV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evO2)和乳酸清除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72 h后BP、CVP、ScvO2明显上升,而HR、乳酸清除率明显下降,P均<0.05。
- 黎文研周立新誉铁鸥方滨温伟标强新华黎昌郭伟光
- 关键词:乌司他丁脓毒症休克乳酸清除率
- 食管压监测在ARDS患者机械通气参数滴定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研究应用食管压监测技术滴定ARDS患者机械通气参数对患者预后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需要机械通气的中重度ARDS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食管压组各30例。常规治疗组依照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进行机械通气,食管压组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基础上监测食管压来滴定机械通气参数。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食管压组患者ICU住院天数,机械通气天数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28天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压组患者血气分析相关指标中pH、PaCO_(2)、P/F在第7天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食管压监测技术进行机械通气参数滴定可能改善需机械通气支持的ARDS患者预后。
- 余志辉赵慧温伟标强新华周立新
-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