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焦长君

作品数:31 被引量:123H指数:8
供职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化学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机械工程
  • 3篇化学工程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19篇离子束
  • 18篇光学镜面
  • 16篇光学
  • 13篇光学加工
  • 11篇离子束加工
  • 9篇面形
  • 9篇面形误差
  • 4篇数控
  • 4篇抛光
  • 4篇抛光工艺
  • 4篇曲面
  • 4篇去除函数
  • 4篇回转
  • 4篇光学元件
  • 4篇二次曲面
  • 2篇代码
  • 2篇映射
  • 2篇预测预报方法
  • 2篇数据准备
  • 2篇数控代码

机构

  • 31篇国防科学技术...

作者

  • 31篇焦长君
  • 27篇李圣怡
  • 24篇周林
  • 23篇解旭辉
  • 21篇戴一帆
  • 5篇陈善勇
  • 4篇王贵林
  • 3篇彭小强
  • 3篇刘晓东
  • 3篇王登峰
  • 3篇尹自强
  • 3篇郑子文
  • 2篇段纬然
  • 2篇谷文华
  • 1篇王建敏
  • 1篇陈浩锋
  • 1篇关朝亮
  • 1篇吴冬良
  • 1篇吴宇列

传媒

  • 5篇航空精密制造...
  • 3篇光学精密工程
  • 3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光学技术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光学学报
  • 1篇国防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E...
  • 1篇纳米技术与精...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10篇2009
  • 9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离子束加工光学元件的拼接加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束加工光学元件的拼接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通过实验获取去除函数,然后利用波面干涉仪获取面形误差函数,对元件的加工区域进行区域划分与数据准备,再确定区域边界并修正面形误差,然后建立模型求解驻留时间...
李圣怡解旭辉焦长君戴一帆周林陈善勇
文献传递
光学平面镜面离子束修形中速度模式的实现被引量:12
2009年
针对光学平面镜面离子束修形工艺中,目前采用的位置加工模式额外加工时间长、精度不高的缺点,提出离子束修形工艺中的速度加工模式,并给出速度加工模式中如何根据驻留时间计算加工中进给速度的方法。使用速度模式在自研的离子束加工机床KDIFS-500上进行了验证试验,对一块直径98mm的微晶玻璃平面样镜进行修形,加工时间为17.5min,样镜经过一次加工后,其面形误差的方均根值由初始的33.2nm提高到了3.1nm,面形收敛比高达10.7。试验结果表明,速度模式加工比位置模式加工可以缩短加工时间,提高加工精度,获得更大的面形收敛比。
周林解旭辉戴一帆焦长君李圣怡
修正低陡度光学镜面误差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正低陡度光学镜面误差的加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通过实验获取去除函数,然后利用波面干涉仪获取元件的面形误差函数,对面形误差进行离散,同时对加工路径进行规划,然后将面形误差延拓,建立模型并求解加工的...
李圣怡戴一帆焦长君解旭辉周林彭小强
文献传递
基于椭圆路径的回转二次曲面铣磨误差模型研究
2008年
以曲面的最小二乘准则为基础,用小误差变化矩阵,从曲面的局部构造出发研究包括六项对刀误差和刀具宽度误差在内的七项误差对加工的影响,建立二次回转曲面铣磨加工的误差模型,并分析模型的误差。
焦长君李圣怡戴一帆
关键词:光学加工
能修除光学元件局部误差的离子束极轴加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修除光学元件局部误差的离子束极轴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通过实验获取去除函数,然后对去除函数进行回转对称处理,再利用波面干涉仪获取元件的面形误差函数,建立成型模型并计算驻留时间的密度分布,在阿基米德...
解旭辉李圣怡戴一帆焦长君周林郑子文谷文华
文献传递
光学镜面离子束加工的可达性被引量:26
2007年
提出了离子束加工可达性问题的理论描述和定义,分析了驻留函数解的存在条件,进而分析了采用不同直径的离子束去除不同频率面形误差时额外去除量的大小,最后进行了仿真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高斯型的束函数,驻留函数解总是存在的。但是面形误差频率越高,驻留函数解越大,去除面形误差时去除的额外材料越多。额外的材料去除量随着离子束径和空间误差波长之比(d/λ)的增加而指数增加。当d/λ=0.5时,额外材料去除量为15%,还是可以接受的;当d/λ=1时,额外材料去除量迅速上升到73%,该值即很难被接受。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为了优化加工过程,d/λ应该<0.5。
周林戴一帆解旭辉焦长君李圣怡
关键词:离子束加工计算机控制
应用离子束进行光学镜面确定性修形的实现被引量:43
2008年
为了克服传统光学镜面抛光方法的缺点,提出了应用离子束进行光学镜面修形的方法。介绍了离子束修形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并对离子束修形中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在自研的离子束修形设备上对一块直径98mm的微晶玻璃平面样件进行了离子束修形试验,经过两次的迭代修形使其面形精度均方根误差由初始的0.136λ提高到0.010λ(λ=632.8nm),平均每次迭代的面形收敛率达到3.7。实验结果表明,应用离子束进行光学镜面修形无边缘效应、面形收敛快、加工精度高;由于离子束修形技术去除材料过程自身的特点,使数控离子束修形技术对非球面的加工和对平面的加工难度相当。
戴一帆周林解旭辉焦长君李圣怡
关键词:光学加工去除函数
离子束抛光工艺中坐标映射误差的修正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束抛光工艺中坐标映射误差的修正方法,该工艺巧妙地利用离子束抛光工艺中去除函数试验过程,在该过程中同时在光学镜面上不同的位置进行多个去除函数试验,之后找出这些去除函数中心在光学镜面上的精确位置,利用这些...
李圣怡戴一帆周林解旭辉焦长君尹自强刘晓东
文献传递
离子束加工中驻留时间的求解模型及方法(英文)被引量:31
2007年
驻留时间求解问题是离子束加工中的关键问题.通常,离子束加工过程可以描述为一个包含驻留时间的二维卷积方程,理论上通过反卷积即可以求解出驻留时间.然而,反卷积问题是一个病态问题,所以驻留时间一般较难很好地求解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介绍了一个离散的线性模型——CEH模型,分析了该模型的优点.提出应用截断奇异值分解法(TSVD)来求解CEH模型;深入分析了该方法的优点,并利用“L-曲线”分析了驻留误差和加工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用“L-曲线”对CEH模型中去除点和驻留点的不同取法进行了评价.仿真结果表明,CEH模型和TS-VD方法对于求解光学镜面离子束加工中的驻留时间很有效.
周林戴一帆解旭辉焦长君李圣怡
关键词:离子束加工
基于椭圆路径的高陡度非球面成型方法原理研究
武器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武器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提高武器系统的空气动力学特性成为武器系统外形设计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由此诞生了保形光学,它将导弹的导引头由半球形改成了长径比更大的椭球形。应用保形光学后大幅度减小了导...
焦长君
关键词:非球面误差分析仿真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