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晓霞

作品数:28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爱尔眼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6篇角膜
  • 7篇细胞
  • 6篇术后
  • 4篇屈光
  • 4篇疗效
  • 4篇近视
  • 4篇活性
  • 3篇散光
  • 3篇上皮
  • 3篇手术
  • 3篇术后免疫排斥...
  • 3篇排斥
  • 3篇排斥反应
  • 3篇屈光手术
  • 3篇准分子
  • 3篇准分子激光
  • 3篇细胞活性
  • 3篇免疫
  • 3篇免疫排斥
  • 3篇免疫排斥反应

机构

  • 23篇爱尔眼科医院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沈阳爱尔眼科...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佳木斯大学附...
  • 1篇武汉爱尔眼科...
  • 1篇北京爱尔英智...

作者

  • 28篇牛晓霞
  • 5篇洪晶
  • 5篇李云峰
  • 3篇陈铁红
  • 2篇段辉
  • 2篇鲁静
  • 2篇王丛香
  • 1篇王秀珍
  • 1篇彭绍民
  • 1篇孙旭光
  • 1篇宁建华
  • 1篇李绍伟
  • 1篇任毅
  • 1篇曾庆延
  • 1篇徐志刚
  • 1篇赵婷婷
  • 1篇任杰
  • 1篇王科华
  • 1篇杨德琪
  • 1篇高桂兰

传媒

  • 9篇国际眼科杂志
  • 2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眼科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偶联穿膜肽携带外源蛋白进入眼球的研究
2017年
目的探讨以多聚精氨酸为载体,是否能够将外源蛋白质穿透细胞膜甚至穿透眼球屏障。方法本研究以9聚精氨酸(R9)为穿膜肽,构建R9-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GFP两种重组蛋白。体外实验中,将GFP、R9-GFP与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HLEC)共培养后,经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MTT法检测二者进入HLEC的能力及对HLEC的影响。体内实验中,将GFP、R9-GFP分别通过滴眼的方式作用于小鼠眼球,7 d后裂隙灯下观察后提取眼球总蛋白,ELISA法检测眼球中重组蛋白的含量。结果 MTT结果显示,R9-GFP、GFP都不影响HLEC的增殖活力。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R9-GFP可以快速有效地进入HLEC内部且效果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体内实验中,裂隙灯观察结果示,GFP、R9-GFP作用后小鼠眼球均未发现异常;ELISA检测结果显示,R9-GFP可以进入眼球内部。结论 R9具有携带蛋白质进入细胞膜甚至穿透眼球屏障的能力。本研究为眼部用药及给药模式的进一步改良提供了基础。
赵婷婷牛晓霞车庭华苏大迎彭绍民
关键词:晶状体上皮细胞
PTK治疗双眼近视伴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
牛晓霞
不同保存方法对角膜内皮细胞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索简易安全的中长期保存供体角膜方法,评价不同保存方法保存后角膜内皮细胞活性,为临床提供优质角膜材料。方法:建立简易中期保存液,深低温保存法保存大鼠角膜。将30只鼠眼随即分为3组。分别为湿房保存,中期保存液和深低温保存。采用活性染色对角膜内皮细胞进行评价。判定3种方法保存的角膜内皮细胞的活性状态。结果:使用中期保存液和深低温保存后复温的角膜植片内皮细胞密度和活性率与湿房保存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湿房组细胞密度个/mm2为2729.5±158.0,ESR%为88.9±3.5;中期保存组分别为2646.8±217.2和86.9±2.7;深低温组分别为2706.2±184和287.3±3.3,P>0.05)。结论:简易中期保存液和深低温保存后角膜具有较好的内皮细胞活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牛晓霞洪晶段辉刘蕾
关键词:角膜内皮细胞活性
PTK治疗双眼近视伴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1例被引量:1
2011年
0引言 角膜营养不良是一组少见的遗传性、双眼性、原发性的具有病理组织特征改变的疾病,与原来的角膜组织炎症或系统性疾病无关。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GCD)是角膜营养不良之一,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目前暂无有效治疗手段。其病理组织学具有特征性,角膜颗粒为玻璃样物质,颗粒物的确切性质和来源仍然不清,可能是细胞膜蛋白或磷脂异常合成或代谢的产物。我们对1例近视伴角膜颗粒状营养不良患者行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TK)联合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牛晓霞雷达威李云峰
关键词: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近视PTK系统性疾病
糖尿病泪液功能和眼表面变化
牛晓霞
关键词:角膜
小牛血去蛋白眼用凝胶治疗角膜上皮缺损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评价200g/L小牛血去蛋白眼用凝胶治疗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患者168例(包括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上皮型58例;化学烧伤24例;胬肉手术术后86例),随机分成小牛血去蛋白眼用凝胶组(84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组(bFGF,84例)。两组均滴眼4次/d,共7d。观察上皮缺损修复和患眼局部症状、体征等指标。结果:小牛血去蛋白眼用凝胶组和bFGF组疗效判断指标较治疗前皆有显著性差异(P<0.01)。小牛血去蛋白眼用凝胶组有效率(83.3%)高于bFGF组(69%);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上皮型角膜炎、化学烧伤和手术所引起的有效率分别为72.4%,69.2%和95.2%;观察过程中未见局部刺激和全身不良反应。结论:小牛血去蛋白眼用凝胶治疗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牛晓霞李云峰战露阳
关键词:角膜上皮缺损
翼状胬肉面积与角膜散光关系的分析研究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研究翼状胬肉面积(侵入角膜长度、角膜缘宽度、总面积)和角膜散光的关系。并探讨其引起角膜性散光的临界面积和翼状胬肉手术的时机及必要性。方法观察112单眼鼻侧翼状胬肉患者,分别测量出其侵入角膜长度、角膜缘宽度和总面积(总面积计算方法:翼状胬肉头部至半月皱襞的距离×角膜缘宽度/2)。角膜曲率计和OrbscanⅡ(3 mm区域)用以测量角膜散光。结果翼状胬肉侵入角膜长度0.38~5.69 mm,平均(2.15±1.12)mm,宽度1.35~8.26 mm,平均(3.27±1.20)mm;总面积(1.8~20.5)mm^2,平均(6.6±4.1)mm^2。翼状胬肉眼引起的角膜散光的平均值[(3.2±1.9)D]明显较对侧眼[(0.26±0.5)D]有显著意义(P〈0.001)翼状胬肉引起角膜散光中顺规散光占59.2%,逆规散光占30.6%,斜轴散光占10.2%。翼状胬肉总面积与侵入角膜长度和角膜缘宽度呈正相关。不同翼状胬肉眼间侵入角膜长度越大,角膜缘宽度越宽,引起角膜散光越大(P〈0.001)。翼状胬肉头部侵入角膜达(2.0±0.3)mm、宽度达(5.0±0.2)mm、总面积(6.25±1.9)mm^2可以引起(2.5±0.9)D的角膜散光。结论翼状胬肉总面积(侵入角膜长度、角膜缘宽度、总面积)与角膜散光存在显著相关性。翼状胬肉头部侵入角膜达(2.0±0.3)mm、宽度达(5.0±0.2)mm、总面积(6.25±1.9)mm^2可以考虑手术切除以使散光得以改善,从而提高患眼视力。
牛晓霞王秀珍雷达威李云峰
关键词:角膜散光翼状胬肉
角膜不同保存方法与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相关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角膜保存时间与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关系,检测角膜植片的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表达及房水、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先选用Wistar大鼠15只30只眼随机分3组(每组10只眼),分别用不同方法保存,即:湿房保存12h,中期保存液保存7d,深低温长期保存12周。再选用SD大鼠30只30只眼(右眼)作为受体,分别使用上述不同保存方法的Wistar大鼠眼作为供体建立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动物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3组每组10只眼:Ⅰ组(异体湿房保存组);Ⅱ组(异体中期保存组);Ⅲ组(异体长期保存组)。观察各组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指数(RI)、植片存活时间(MST)和植片的病理变化。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免疫排斥反应的程度及ICAM-1表达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大鼠角膜移植术后10d时房水、血清中TNF-α含量变化。结果:Ⅲ组RI明显降低,MST明显延长,与其他两组比较均差异十分显著(P<0.01)。角膜移植术后10d时HE染色显示Ⅲ组炎性反应较Ⅰ组、Ⅱ组明显减轻,免疫组化染色显示Ⅲ组ICAM-1表达较Ⅰ组、Ⅱ组明显减少。Ⅲ组眶血清及房水中TNF-α含量明显低于Ⅱ组和Ⅰ组,差异十分显著(P<0.01)。结论:深低温保存的大鼠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率降低,发生时间延迟。ICAM-1和TNF-α是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牛晓霞洪晶杨德琪
关键词:角膜移植排斥肿瘤坏死因子Α细胞间黏附因子1
三种不同切削模式治疗混合性散光的疗效比较
牛晓霞
1g/L花青素护眼贴治疗轻中度干眼疗效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1g/L花青素护眼贴应用于轻中度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设计。收集2016-10/2017-04长沙、重庆、武汉等8家爱尔眼科医院轻、中度干眼患者共320例640眼,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护眼贴组(160例)和人工泪液组(160例)。护眼贴组夜间睡眠时使用1g/L花青素护眼贴6h以上;人工泪液组滴用聚乙烯醇滴眼液4次/d。于治疗前1d及治疗后14d对症状及体征进行评价,症状评价采用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评分,体征观察包括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Ⅰt)以及采用Oculus眼表综合分析仪测量非侵入式首次泪膜破裂时间(first noninvasive tear break-up time,NITBUTf)和非侵入式平均泪膜破裂时间(average noninvasive tear break-up time,NITBUTav)。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OSDI评分、NITBUTf、NITBUTav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Ⅰt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OSDI评分、NITBUTf、NITBUTav、SⅠ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轻、中度干眼,1g/L花青素护眼贴与人工泪液具有类似的疗效,能有效改善干眼症状、提高泪膜稳定性。
王科华王丛香陈铁红谌丹黄明海鲁静牛晓霞任毅郑宇
关键词:花青素干眼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