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一博

作品数:73 被引量:1,224H指数:25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天文地球
  • 22篇农业科学
  • 15篇水利工程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生物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1篇土壤
  • 30篇青藏
  • 28篇青藏高原
  • 19篇冻土
  • 15篇草甸
  • 13篇多年冻土
  • 13篇高寒草甸
  • 12篇冻土区
  • 12篇水分
  • 12篇土壤水
  • 11篇植被
  • 10篇土壤水分
  • 9篇多年冻土区
  • 9篇草地
  • 7篇水文
  • 7篇气候
  • 6篇气候变化
  • 5篇径流
  • 5篇活动层
  • 4篇土壤环境

机构

  • 61篇兰州大学
  • 52篇中国科学院
  • 9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中国科学院西...
  • 3篇密歇根大学
  • 2篇兰州理工大学
  • 2篇兰州交通大学
  • 2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兰州市农业科...
  • 1篇北京辰安科技...

作者

  • 73篇王一博
  • 33篇王根绪
  • 13篇李元寿
  • 10篇高泽永
  • 8篇刘国华
  • 7篇吴青柏
  • 7篇胡宏昌
  • 6篇刘光生
  • 5篇王一博
  • 5篇常旭
  • 5篇王军德
  • 5篇任东兴
  • 4篇沈永平
  • 4篇常娟
  • 4篇刘鑫
  • 4篇文晶
  • 4篇范晓梅
  • 3篇赵林
  • 3篇姚振兴
  • 3篇牛富俊

传媒

  • 21篇冰川冻土
  • 5篇兰州大学学报...
  • 4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科学通报
  • 3篇水科学进展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中国沙漠
  • 2篇水资源与水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地理学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干旱区地理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7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9篇2007
  • 5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祁连山区不同植被类型上的SMOS遥感土壤水分产品质量评估被引量:10
2017年
为了分析SMOS遥感土壤水分产品在祁连山区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利用祁连山区内布设于7种主要植被类型上的34个实测站点的实测土壤水分数据对其进行质量评估。首先挑选与实测值相对应的SMOS数据,进而依次计算每个站点上遥感产品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R、Bias和均方根误差RMSE,从而得到SMOS数据在不同植被类型上不同尺度(年和季节)的反演精度。结果表明:SMOS遥感土壤水分产品在研究区内是可信的,但低估了研究区土壤水分值,且未能达到产品预期目标0.04m^3/m^3。SMOS产品对于植被辐射反演效果好于土壤辐射反演,导致其在植被覆盖度越高的区域与实测值的拟合程度越高。SMOS产品在湿润条件下性能优于干旱条件,在变异性小的地区性能优于变异性大的地区。在季节尺度上,SMOS遥感产品与实测值拟合程度在夏、秋两季远好于春季。
向怡衡张明敏张兰慧贺缠生王一博白晓
关键词:SMOS
长江源多年冻土区典型小流域水文过程特征研究被引量:15
2009年
基于长江源风火山多年冻土区典型小流域2004—2007年的观测资料,运用回归和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气温、地温、降水、土壤水分与径流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5—9月为研究流域的水文过程活跃期,该时段的径流量占全年总径流量的85%;径流过程中存在春汛和夏汛,夏汛洪峰值明显高于春汛.径流过程中不同时段具有不同的影响主导因子,春汛期主要是65 cm以上的土壤温度和水分起主导作用;夏季枯水期40 cm以上土壤水分与径流是负相关,深层地温和土壤水分起主导作用;夏汛期气温、降水起主导作用;秋季枯水期的影响因子依次为土壤温度、水分及气温.多年冻土区降水大部分冻结在土壤中或者用来补充土壤水分的亏缺,不能直接产流,只有在春汛和夏汛期间与径流保持一定的相关关系.
李太兵王根绪胡宏昌刘光生任东兴王一博
关键词:水文过程
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土壤水分对不同高寒生态系统的响应被引量:27
2014年
土地覆被变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是生态水文学和流域水文学研究的关键问题,基于长江源典型多年冻土区不同高寒草地土壤水分的观测,结合降水、生物量(包括地上和地下)和土壤理化性质,研究了活动层土壤水分变化对不同高寒生态系统的响应.结果表明:高寒草甸生物量、土壤养分含量均比高寒草原高,且对降水响应更为强烈,致使高寒草甸土壤水分变异性弱于高寒草原.在土壤完全融化阶段,高寒草甸土壤活动层存在一个低含水层(50 cm左右)和两个相对高含水层(20 cm和120 cm),但高寒草原土壤水分在活动层剖面上有随深度逐渐增大的一致性趋势;在秋季冻结过程中,高寒草甸土冻结起始日滞后于高寒草原土3-15 d;在春季融化阶段,高寒草原土更高的含冰量需要更多的融化潜热.此外,表层土壤中(0-20 cm),高寒草甸土比高寒草原土有更大的持水特性,而在活动层中下部则呈现完全相反的结果,不同高寒生态系统的演替改变了土壤的水热迁移过程.
高泽永王一博刘国华刘明浩罗京印泾经
关键词:多年冻土土壤水分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融湖塘对土壤物理特性及入渗过程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全球变暖背景下高寒土壤水文过程的变化是流域水文学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以多年冻土区典型发育的热融湖塘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壤物理特性、入渗过程及土壤水分等的观测,并进行模型模拟.结果表明:热融湖塘改变了土壤的入渗过程,随着其影响程度的加剧,初始入渗速率降低,且在中度影响迹地降低幅度最大;稳定入渗速率与累积入渗量在表层逐渐增加,10与20 cm深度处均为先减小后增加,与土壤质地显著相关,且累积入渗量受制于稳定入渗速率变化;通过对比分析,Hoton模型更适用于热融湖塘影响迹地高寒草甸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的研究.总之,热融湖塘的形成降低了高寒草甸土壤的持水能力,使其导水性增强,导致热融湖塘分布区域的产流能力降低.
王一博高泽永文晶刘国华耿迪李小兵
关键词:青藏高原土壤入渗
黄河源区不同植被类型覆盖下季节冻土冻融过程中的土壤温湿空间变化被引量:39
2008年
在对不同植被覆盖度(95%,70%~80%,40%~50%和10%)下的土壤水分(θ_V)和土壤温度(T_s)进行日观测的基础上,研究了冻融过程中植被覆盖变化对土壤水分分布和温度的影响.土壤温度与水分关系的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冻融过程明显受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植被覆盖变化还导致土壤水分和温度的耦合变化.使用了一个土壤水分和温度的耦合模型来研究植被覆盖的影响,结果证明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对土壤温度的变化范围和幅度都有影响,高盖度下的土壤比低盖度土壤持水性强.此外,在冻结过程中,由于水的热容量大于土壤的,高盖度土壤能够抑制土壤温度的降低幅度,高盖度土壤具有较好的绝热功能.对于黄河源区不同植被类型覆盖下季节冻土冻融过程中的土壤温湿空间变化研究有利于为高寒冻土地区冻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程慧艳王根绪王一博胡宏昌
关键词:土壤温度和水分植被覆盖黄河源区
^(137)Cs示踪法研究青藏高原草甸土的土壤侵蚀被引量:30
2007年
运用137Cs示踪法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典型的两个小流域的土壤侵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寒草甸植被区的土壤137Cs在土壤剖面中呈指数型分布,分布深度一般在20cm左右;坡顶部由于风蚀、冻融侵蚀和水蚀较强,致使侵蚀强于下部,除坡顶部外其他坡位侵蚀强度都符合坡上部<坡中部<坡下部的规律;高寒草甸植被覆盖度与土壤侵蚀强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土壤平均侵蚀模数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呈线性降低的趋势,相关系数R2达到0.997以上。高寒草甸退化程度越高,土壤侵蚀越强。退化较强的草甸区的平均侵蚀模数是退化较弱区的2.23倍,最大侵蚀模数可达2960.22t/(km2.a)。
李元寿王根绪王军德王一博吴青柏
关键词:土壤侵蚀高寒草甸青藏高原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青藏高原土壤养分评价被引量:13
2019年
土壤养分在养分循环和土壤-植物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在高海拔生态系统中,由于缺乏系统的实地观测,土壤养分在高山草原中仍然知之甚少。为了了解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草地土壤养分的基本情况以及土壤养分的等级划分,利用青藏高原腹地西大滩至安多地区采集的154个土壤样品数据,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具有3层网络, 10个中间层节点的土壤养分评价模型。在MATLAB软件中进行BP神经网络的训练和验证后,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草地土壤养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9年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土壤养分综合评价等级为4级,属于较低水平。综合评价结果与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土壤质量指数(SQI)基本一致,说明BP神经网络模型对青藏高原土壤养分的评价结果是合理的。对评价结果与海拔、植被盖度和植被类型的关系分析表明,海拔越高或植被盖度越高,土壤养分的评价等级越高;不同植被类型的评价等级表现出高寒沼泽草甸(2级)>高寒草甸(4级)>高寒草原(5级)的趋势。BP网络作为一种简单又准确的识别方法,不仅可以评估土壤养分等级,还可以比较不同地区的土壤养分高低状况,希望为青藏高原的土地资源管理与保护提供基本的科学依据。
杨文静王一博刘鑫刘鑫
关键词:青藏高原BP神经网络土壤质量海拔植被
北麓河流域多年冻土区退化草甸的土壤水文特征分析被引量:32
2013年
选取长江源北麓河地区受冻融作用影响而严重退化的高寒草甸典型区域进行取样,通过实验和模拟等方法,对该区域内不同深度土层的土壤特征曲线、土壤饱和导水率、土壤粒径、容重和总孔隙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由Gardner等与van Genuchten提出的幂函数方程拟合效果良好,0.1MPa为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临界值.0~5cm表层土壤的持水能力最小,20~30cm土壤的持水能力最大.0~5cm表层土壤供水能力最小,15~30cm土层的供水性能最好,适合植被根系的生长.土壤的饱和导水率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文晶王一博高泽永刘国华
关键词:多年冻土区退化草甸
长江源区不同植被覆盖下产流产沙效应初步研究被引量:25
2005年
在长江源区北麓河支流左冒西孔曲流域建立了不同植被覆盖下的天然径流观测场, 观测天然降水和人工模拟降水在相同坡度不同植被覆盖下降水的产流产沙效应. 结果表明: 在典型高寒草甸草地30°坡面上, 相同降水条件下, 30% 覆盖度的场地的地表径流产出量明显大于覆盖度92%和68%两个场地, 同时产沙量也显著高于两个高盖度场地的, 平均单次降水形成的泥沙量是后两种情形的2~4倍, 由此造成地表侵蚀量平均为后两种情形的3~10倍; 但在相同降水条件下, 92%高盖度场地产生的径流量比68%盖度场地产生的径流量大, 产沙量刚好相反. 不同降水形态对于下垫面产流产沙过程也具有明显影响, 无论下垫面状况如何, 在几种降水形态中, 降雪融水的产流量最大, 产沙量最小. 人工模拟的结果表明, 对于覆盖度<68%的中、强度退化草地, 次降水量在3.5 mm时, 就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径流和产沙效应. 当次降雨量达到7.2 mm, 降雨持续时间30 min, 覆盖度为30%、 68%和92%的25 m2场地分别形成2 885 mL、 2 450 mL和1 030 mL的径流量; 覆盖度<30%的退化草地泥沙含量明显高于高覆盖度的, 相同降水形成的平均泥沙含量高达2~7倍.
李元寿王根绪沈永平王军德王一博
关键词:植被覆盖产流产沙地表径流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草地土壤质量评价被引量:26
2018年
土壤质量评价是提高对土壤质量理解的关键环节。为了了解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草地土壤质量的基本情况,在青藏高原腹地西大滩至安多地区,根据不同海拔梯度和植被盖度共采集了154个土壤样品。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法确定了影响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草地土壤质量的最小数据集(MDS):全氮、全磷、全钾。根据影响土壤质量的最小数据集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草地土壤质量进行评价,得出了不同海拔、不同植被盖度下的土壤质量指数(SQI)。通过对不同海拔、不同植被盖度的土壤质量指数进行对比研究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SQI呈增加的趋势,即海拔4 300~4 600 m(0.270±0.043)<海拔4 600~4 900 m(0.326±0.061)<海拔4 900~5 200 m(0.410±0.075);随着植被盖度的增加,SQI也呈现增加的变化趋势,即植被盖度小于50%(0.262~0.265)<植被盖度大于50%(0.336~0.344)。在分别考虑了有机质、盐分、土壤水分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下得出的土壤质量指数值与基于最小数据集得到的土壤质量指数相一致,说明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最小数据集可以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草地土壤质量做出较准确的评价。
刘鑫王一博吕明侠孙岩孙岩赵金鹏
关键词:青藏高原土壤质量主成分分析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