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波
- 作品数:12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辽宁省第五地质大队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 辽东半岛海城-大石桥菱镁矿矿床成因探讨被引量:5
- 2022年
- 辽东半岛古元古界辽河群大石桥组三段地层中赋存有全球最大工业储量的菱镁矿矿床。在总结和整理已发表的辽东半岛晶质菱镁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数据的基础上,本次研究进行了Mg和B同位素测试及研究工作,获得以下认识:①菱镁矿矿体呈北东东走向,产于大石桥组三段,但不同矿床的矿体厚度差异较大(30~300 m),菱镁矿矿体与顶、底板高镁白云岩之间以断层接触为主,常可见到绿泥石化板岩和碳质千枚岩产于大型菱镁矿矿体的内部韧性剪切面上,说明地层经历了强烈构造形变作用;②围岩白云岩与晶质菱镁矿矿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基本一致,均表现为大离子亲石性元素(K、Rb、Ba、Sr等)亏损和氧同位素负漂移(δ^(18)O:-24.9‰~-11.0‰);③在经历构造形变和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后,菱镁矿矿石仍继承有海相蒸发沉积岩的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δ^(13)C:-2.7‰~+1.6‰;δ^(34)S:+15.6‰~+23.7‰;δ^(26)Mg:-1.53‰~-0.49‰;δ^(11)B:+9.8‰~+13.4‰);④后期裂控型滑石具有相对较高的δ^(26)Mg值(-0.32‰~-0.15‰),发生滑石矿化的菱镁矿(δ^(11)B:+7.7‰~+8.4‰)和围岩变粒岩(δ^(11)B:+4.3‰)显示较低的δ^(11)B值,这反映了变质热液作用所引发的Mg和B同位素分馏现象。因此,辽东半岛海城-大石桥地区菱镁矿矿床镁质富集的根本原因可能为湖相沉积碳酸盐岩经准同生阶段的富镁卤水交代所致,非后期变质热液交代作用的结果。
- 胡古月孙新胜郑军余旭辉余旭辉王东波李延河赵悦徐莺徐莺
- 关键词:辽东半岛菱镁矿矿床
- 辽宁省大望海寨岩体钼成矿专属性浅析被引量:2
- 2010年
- 大望海寨岩体位于鞍山—华铜北北东向构造侵入岩带的中部与大石桥—宽甸东西向构造侵入岩带的交汇处,岩体的主要岩石类型为中细粒含斑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含斑黑云母花岗岩,是鞍山—华铜构造侵入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矿地质构造条件十分有利。通过对大望海寨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其具有钼矿成矿专属性,与形成斑岩型铜钼矿床的岩体特征极为相似,具有形成斑岩型钼矿床的先天条件。
- 李勇王东波何忠波
- 关键词:钼成矿专属性
- 海城市范家堡子滑石矿床外围找矿预测
- 2009年
- 简单地介绍了矿床地质特征,详细地分析了矿床的构造特征,推测矿区为一北北东向—倒转向斜的一部分,在F2断层的东侧已控制矿体的下部倒转向斜的核部和另一翼为本区的找矿方向。
- 何忠波王嵩莉王东波何伟姜福伦
- 关键词:地质构造找矿方向滑石矿床
- 辽东南金属矿勘查中广域电磁法应用效果被引量:3
- 2020年
- 在辽宁东南部多个金属矿区运用广域电磁法进行测量研究,可对辽东南深部地层接触面以及构造发育等特征形成更清晰认识,通过对辽东古裂谷以及变质核杂岩的形成时间、岩石圈层隆升过程、动力学机制的深入了解,应用广域电磁法为该地区成矿、控矿作用和成矿机理等提供较准确的地球物理依据,对辽东南金属矿成矿模型建立以及深部矿产资源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 梁维天李勇李勇王东波袁圣冯家新袁圣
- 关键词:广域电磁法变质核杂岩找矿模型
- 辽宁省海城市老光山菱镁矿地质特征及选冶性能
- 2024年
- 老光山菱镁矿位于辽宁省海城市,菱镁矿体赋存于古元古界辽河群大石桥岩组镁质碳酸盐岩层中,属沉积变质型中粗粒至细粒晶质菱镁矿床。矿床可圈出Mg1、Mg2、Mg3三条菱镁矿矿体,Mg2矿体控制长度为800 m,平均厚度246.14 m,控制斜深为39.6~513 m,矿体平均品位MgO:45.48%、CaO:0.73%、SiO_(2):3.56%。矿石类型可分为纯菱镁矿型矿石、高硅型矿石二种类型,Mg2号矿体纯镁型矿石多分布在东部,西部基本全部为高硅型,深部纯镁型矿石含量增多。老光山菱镁矿达到最低可利用工业指标时原矿含硅7.96%,为较易选矿石。
- 王东波梁维天边广清魏征伞志强樊金虎
- 关键词:菱镁矿地质特征勘查方法成矿特征
- 辽东郑屯地区基于广域电磁法的深孔验证
- 2024年
- 辽东金矿床的发育被认为受变质核杂岩体系叠加拆离断层带控制,传统观点判定永宁盆地永宁组盖层厚度达到几千米以上,阻碍含矿流体的运移的同时,不利于形成大规模金属矿床。辽东地区矿床深部探测投入少、研究程度低,勘查探测深度长期局限于1 km以内。本文在郑屯地区采用广域电磁法获得了3 km以浅的电阻率分布特征,厘清了辽东盖层厚度为千米左右,突破了对永宁组巨厚盖层的传统认识;进一步施工2 km深钻开展验证,在孔深1 345 m处发现永宁组地层与下伏太古宙基底呈不整合接触关系,界面附近未见明显的构造拆离迹象。本研究证实永宁盆地盖层厚度仅为千米左右,结合区内多期活动断裂构造和密集分布的浅成岩脉群,初步判定永宁盆地的成矿地质背景类似胶东金矿集区,推测存在华北克拉通破坏时期含矿变质流体或岩浆热液运移至界面上部成矿的可能。辽东地区具有实现多金属找矿突破的潜力,广域电磁法勘探为深地成矿预测指明了方向。
- 梁维天李帝铨孙新胜王东波冯家新李浩樊金虎
- 关键词:盖层广域电磁法
- 辽宁某多金属矿勘查中广域电磁法找矿模型建立
- 对辽宁某多金属矿区进行地质成矿规律分析,并运用广域电磁法进行测量研究,对该矿区所处区域地层界限,以及各类构造的发育情况形成了较清晰的地球物理认识,并与地质成矿特征进行相互关联,了解了该地区成矿、控矿机理与广域电磁法成果的...
- 梁维天孙新胜李勇王东波冯家新
- 关键词:广域电磁法视电阻率找矿模型
- 文献传递
- 辽南大东沟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和C-H-O同位素特征及其成因探讨被引量:5
- 2020年
- 大东沟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东段,辽东古裂谷的西端。矿体主要产于古元古界盖县岩组二段绢云千枚岩内,呈似层状、透镜状、褶皱状、脉状,受NWW向褶皱构造和NE向断裂构造共同控制。围岩蚀变主要为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及少量碳酸盐化。金属矿物以黄铁矿为主,次为毒砂和磁黄铁矿,另有少量白铁矿、黄铜矿、方铅矿、自然金、银金矿等。岩浆热液期为主成矿期,可划分为4个阶段:早期无矿石英阶段(1)、石英-金-毒砂-黄铁矿阶段(2)、石英-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3)、石英-碳酸盐阶段(4),其中(2)和(3)阶段为金主要成矿阶段。该矿床岩浆热液期石英中发育5种类型的流体包裹体:富液相包裹体(Ⅰ型)、富气相包裹体(Ⅱ型)、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Ⅲ型)、CO2-H2O三相包裹体(Ⅳ型)和单相包裹体(Ⅴ型)。Ⅲ-1阶段主要发育Ⅰ型、Ⅱ型和Ⅲ型包裹体,均一温度155~482℃,w(NaCleq)5.86%~34.51%;Ⅲ-2阶段主要发育Ⅰ型、Ⅱ型和Ⅲ型包裹体,均一温度111~450℃,w(NaCleq)1.91%~33.59%;Ⅲ-3阶段主要发育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包裹体,均一温度158~420℃,w(NaCleq)2.41%~33.31%。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显示,各阶段包裹体气相成分类似,主要为CO2、CH4以及少量N2。岩浆热液期成矿流体的C、H、O同位素特征显示:δ13CV-PDB为-18.6‰^-9.6‰,δDV-SMOW为-98.3‰^-77.1‰,δ18OH2O为2.97‰~7.43‰,暗示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来源,并混有部分大气降水和围岩有机碳组分。流体包裹体特征表明,流体的不混溶作用为矿质沉淀的主要机制;其次,地层中早期形成的碳质、黄铁矿层可能为成矿物质沉淀的有利成矿结构面。该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岩浆热液型。
- 李浩李勇孙新胜王东波马双刘泰冀孙立秋周頔
-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
- 广域电磁法在河洼多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20年
- 在辽宁河洼地区多金属矿近年来地质资源勘查认识的基础上,利用广域电磁法对该区成矿有利地质界面进行勘查,勘探深度及精度较以往工作有了较大提升,对该地区深部矿产资源勘查意义重大,为河洼地区多金属矿成矿理论研究、辽东地区金矿成矿模型建立等方面提供了较准确的地球物理依据。
- 梁维天孙新胜孙新胜王东波孙文陈广镇
- 关键词:广域电磁法多金属矿深部勘查成矿模型
- 麻尔峪滑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 2017年
- 麻尔峪滑石矿为优质中型滑石矿床,矿床位于英落-草河口巨型复向斜的北翼,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辽河群大石桥组三段中部地层。岩性以菱镁矿大理岩和白云石大理岩为主。矿体赋存于滑石化硅质菱镁矿大理岩层中,主矿体呈似层状,矿体中滑石平均含量50.04%~69.47%,矿石矿物成份为滑石,脉石矿物以菱镁矿为主,次为石英,少量为白云石、炭质等,矿床成因:与热卤水有关,产于石英(硅质)菱镁矿大理岩中的,中深中温高盐度热液交代矿床。
- 王东波
- 关键词:矿床地质成矿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