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琦
- 作品数:26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水利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复杂碳源对硫酸盐还原菌处理酸性矿山废水性能的影响研究
- 硫酸盐还原菌(SRB)处理酸性矿山废水(AMD)具有成本低、适应性强、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但AMD的酸性条件会抑制SRB的生长,且AMD中的重金属离子对SRB具有毒害作用。同时,SRB可利用碳源的经济性是目前影响AMD处...
- 张怡彤宋雨欣曾媛媛柴国栋李怀恩李家科王东琦林奕杉
- 关键词:酸性矿山废水硫酸盐还原菌重金属
- 一种酸性矿山废水的被动式生物处理系统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酸性矿山废水的被动式生物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调节池通过水管连接底部设置有排泥管的氧化沉淀池,氧化沉淀池通过水管连接有垂直流厌氧生物滤池,调节池、氧化沉淀池和垂直流厌氧生物滤池的液面依次降低,垂直流厌...
- 王东琦林奕杉柴国栋杨异星杨杰
- 文献传递
- 不同碳源对硫酸盐还原菌处理酸性矿山废水性能的影响研究
- 硫酸盐还原菌(SRB)处理酸性矿山废水(AMD)具有成本低、适用性强、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但AMD中溶解有机碳含量低,无法维持充分有效的微生物活动,所以有机底物选择在SRB生物反应系统中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选取虾壳、甘蔗...
- 张怡彤王东琦柴国栋李家科林奕杉
- 关键词:酸性矿山废水硫酸盐还原菌
- 侧流强化生物除磷工艺研究进展
- 2025年
- 污水处理厂传统强化生物除磷(EBPR)工艺常因进水碳源不足导致除磷性能不佳,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近年来,利用污泥厌氧水解发酵产生额外“内碳源”的侧流EBPR(S2EBPR)工艺因其在低碳源进水条件下仍可取得高效稳定的除磷性能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归纳总结了S2EBPR工艺的主要构型及其除磷性能的影响因素,梳理了工艺生化反应过程及功能微生物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工艺的重点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以期推动针对该工艺的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为污水绿色低碳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提供支撑。
- 王东琦秦璐
- 关键词:强化生物除磷聚磷菌
- 一种旁流式强化生物除磷工艺
- 本发明属于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旁流式强化生物除磷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废水引入初沉池中进行沉积后,将分离出的污水引入缺氧池,将分离出的污泥引入初沉污泥发酵池;步骤二:将缺氧池中污水引入好氧池,好氧池...
- 王东琦郑兴张喆张胜威
- 文献传递
- 短程硝化-强化生物除磷序批式反应器处理畜禽养殖废水
- 2023年
- 畜禽养殖废水有机物水质水量变化大,有机物、氨氮与磷的浓度较高,直接排放会严重危害环境。通过构建厌氧-好氧序批式反应器(SBR)处理预酸化畜禽养殖废水,分析了不同进水负荷条件下反应器对污染物的去除性能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SBR反应器对高负荷进水中TN、PO_(4)^(3-)—P和COD的平均去除率可分别达到64.5%、97.5%和94.5%。反应器出现NH_(4)^(+)—N和NO_(2)^(—)-N亚硝酸同时积累的短程硝化现象,这可能与高进水负荷对氨氧化菌和亚硝酸盐氧化菌的活性和种群的影响有关。与乙酸盐相比,以丙酸盐作碳源时污泥的强化生物除磷活性更高。随着进水负荷的增大,聚糖菌(GAOs)的相对丰度明显升高。四联球状菌(Tetrasphaera)为反应器中始终占优势的聚磷菌(PAOs),对反应器除磷性能有重要贡献。在高有机负荷条件下,SBR内PAOs与GAOs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底物竞争关系,系统脱氮除磷性能未受影响。
- 王莉秦璐黄梦博曹瑞郑兴王东琦
- 关键词:畜禽养殖废水短程硝化强化生物除磷序批式反应器聚糖菌聚磷菌
- 一种酸性矿山废水的间歇式被动式生物处理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酸性矿山废水的间歇式被动式生物处理装置,包括蠕动泵,蠕动泵连通有间歇序批式被动反应器,间歇序批式被动反应器内设置有有机填料层,间歇序批式被动反应器的侧壁上开有出水口。解决以传统的生物堆肥作为碳氮源的酸...
- 王东琦柴国栋林奕杉李家科王哲任爽李笑笑张怡彤朱妍
- 文献传递
- 驯化后的厌氧菌群对木质素的分解过程研究
- 素及其衍生物是一种复杂的高分子聚合物,是造纸循环水中积累的有害污染物溶解及胶体物质(Dissolved and Colloidal Substance, DCS)的主要成分,研究木质素的有效分解对探寻DCS的有效处理具有...
- 梁继东杜文静王东琦贺延龄
- 关键词:木质素生物降解
- 木质素磺酸盐好氧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特性被引量:1
- 2015年
- 木质素是结构复杂的难降解有机物,研究其微生物降解机制对解决制浆造纸黑液处理问题,促进木质纤维素的再生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从制浆造纸厂活性污泥样本中分离出5株以木质素磺酸盐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好氧细菌.选取降解性能优异的菌株,考察温度、pH、碳氮比对该菌株生长和降解效果的影响,并对降解后木质素的官能团、元素组成变化和降解产物进行分析,推测木质素降解机制.结果显示:5株细菌均可有效降解木质素,其中菌株Sphingobacterium sp.HY-H的降解能力最强.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菌株HY-H的最佳处理条件为温度30℃,pH=7.0,碳氮比5:1.在此条件下,菌株HY-H对木质素磺酸盐(1g L^(-1))的5 d降解率为30.6%.降解后木质素的酚羟基和甲氧基含量减少,羰基和羧基含量增加.分析木质素官能团变化及其降解产物认为,木质素降解过程中主要发生了α羟基氧化、β-O-4键断裂、脱甲基及脱羧作用,最终生成CO_2.本研究表明,菌株HY-H具有较好的木质素磺酸盐降解能力,可用于制浆造纸废水的生物处理.
- 王东琦苏振铎杜文静梁继东
- 关键词:制浆造纸废水木质素降解机制降解特性
- 消化污泥经臭氧-紫外处理对大叶木耳菜水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利用臭氧-紫外处理污泥,在杀菌的同时增加了污泥中作物可利用成分,从而提高水培效果。研究表明,与霍格兰营养液相比,污泥经过臭氧-紫外处理(0、0.5、1.0、1.5、2.0、2.5 h)后,污泥水培有利于提高大叶木耳菜中维生素C、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第40 d收获时,三者最高可分别提高0.43 mg·100g-1、7.70 SPAD和5.35 mg·g-1;随臭氧-紫外处理污泥时间的延长,植株鲜重、地上部鲜重增加,与处理0 h组相比,处理2.5 h组在第40 d收获时两者分别提高7.90、6.71 g·株-1。第40 d收获时,除未经臭氧-紫外处理实验组大叶木耳菜中粪大肠菌群个数高出标准限量值,其他污泥处理组及霍格兰营养液处理(CK)组植株中粪大肠菌群个数均符合标准。综合考虑大叶木耳菜产量、品质、卫生学指标及污泥处理成本,臭氧-紫外联合处理0.5 h的污泥更适合水培大叶木耳菜。
- 杨鹏王东琦邱凌张克强
- 关键词:污泥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