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王会明

王会明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理工学院数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主题

  • 5篇数学
  • 4篇教学
  • 3篇教育
  • 2篇数学教学
  • 2篇课堂
  • 2篇互动
  • 2篇教师
  • 2篇访谈
  • 2篇访谈录
  • 1篇学史
  • 1篇义务
  • 1篇义务教育
  • 1篇中美数学
  • 1篇师生
  • 1篇师生互动
  • 1篇数学教师
  • 1篇数学教育
  • 1篇数学课
  • 1篇数学课程
  • 1篇数学课程标准

机构

  • 5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王会明
  • 2篇梁竹
  • 2篇李士锜
  • 1篇庞雅丽

传媒

  • 2篇数学教学
  • 1篇中学数学月刊
  • 1篇湖南教育(下...

年份

  • 4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多互动一定伴随高认知吗?——以一堂课的分析为例
2010年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现在的课堂教学都开始注意增加师生互动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但是,频繁的互动是否一定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建构呢?带着这样的问题,笔者以一堂七年级的代数录像课为研究对象,藉以编码分析其课堂活动以及学生的认知活动,并关注其师生互动的模式,以期为教学提供支持或建议.
王会明庞雅丽
关键词: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学习活动数学课程标准师生互动课堂教学
数学史视角下“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被引量:2
2009年
分数历来是数学中较难理解的内容.学生真正学习分数是在五年级到六年级.根据Vygotsky的概念发展理论,这一阶段的学习正是从“自发性概念”到“科学概念”的学习.分数被认为是小学数学中最难理解的内容之一.学生普遍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王会明徐章韬
关键词:数学史教学设计小学数学
中美数学教师发展体系研讨会访谈录被引量:2
2010年
今年夏天,美国科学院(The National Academies)和美国国家数学教育委员会(United States National Commission on Mathematics Instruction)在美国南加州纽波特海滩举行了为期两天的中美数学教师发展体系研讨会.此次会议由USNCMI主办,来自中国三个城市的9位代表应邀出席.美国也有对应的数学教育人员参加,例如,USNCMI主席Patrick Scott、宾夕法尼亚大学Janine Remillard、骨干教师Javier Gonzalez、Cindy Bryant等等.会议还特地邀请了在美国数学教育界表现很活跃的华人学者马立平、安淑华、李业平、李旭辉、韩雪博士等人共同参与.此次会议关注的是中美两国教师发展体系,即两国数学教师专业道路的一体化制度和两国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事业.受本刊委托,我系的两位研究生对李士笥教授进行了专访,请他谈谈此次会议的情况.
李士锜梁竹王会明
关键词:数学教师访谈录数学教育SCOTT
西班牙“与亚洲分享教育经验”会议访谈录被引量:2
2010年
一、亚洲国家的经验分享 王:李老师您好,和上次的美国会议一样,这次会议也是西班牙方面全额出资邀请您参加的,请您来谈一下相关情况.
李士锜王会明梁竹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育经验
高中数学骨干教师课堂特征的个案研究
近年来,中国的数学教育已逐渐受到国际关注,从以往单方面从西方国家引进数学教育理念的情况,正向双方平等交流迈进。在国外关注中国的数学教育的同时,我们也要审视自己,总结自己的数学教育经验,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理论。...
王会明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互动骨干教师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