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千军
- 作品数:35 被引量:120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基于ISTA算法的稀疏约束反演谱分解及应用被引量:4
- 2020年
- 常规谱分解的分辨率难以满足地震解释的需求,稀疏约束反演谱分解可以很好地解决该问题。稀疏约束反演谱分解是把地震信号看成已知的子波矩阵库和伪反射系数的褶积,从而将谱分解问题转化为一个反问题来求解,其核心内容是如何快速获得最优解。采用L1范数正则化的L2范数作为稀疏约束反演谱分解的目标函数,并通过迭代阈值算法求解稀疏反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基于Ricker子波构建一种新的算子,并用ISTA算法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将稀疏约束反演谱分解用于模拟信号的数值试验,并与常规谱分解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稀疏约束反演谱分解具有更好的时频聚集性和更高的时频分辨率;进一步应用于济阳坳陷沾化凹陷渤南洼陷义176井区地震资料,处理结果对油气响应十分敏感,可以较好地识别油气储集层。
- 高秋菊张云银曲志鹏徐彦凯王宗家王千军
- 关键词:谱分解连续小波变换油气检测低频阴影
- 微构造的地震识别与应用效果被引量:13
- 2006年
- 胜利油田的油气勘探具有较大的剩余勘探潜力,且大部分油气蕴藏在微构造油气藏中。微构造油气藏在胜利油田的勘探开发老区均有分布,纵向上从沙四段到东营组均有发育。该类油气藏埋深浅、储层物性好、产量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微构造油气藏在国内外研究较少,国内外较注重目的层沉积微构造的研究,且主要是沉积微构造对注采关系的影响。在对复杂断块的精细研究中,以前研究的重点也主要集中在应用钻井资料对断层的成因和对断层封堵性的研究上,而对微构造圈闭的成因、识别及成图,一直没有进行系统的分类研究。文章划分了微构造的类型,研究了微构造的特点,并认为构造作用、沉积作用和后期改造作用是微构造形成的3种主要原因。同时,利用地震资料对微构造圈闭的识别方法和描述技术进行了探索,形成了一套具有针对性的技术系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对油气田老区的滚动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 姜秀清夏斌王千军路慎强
- 关键词:东营凹陷断层地震解释
- 四川盆地中新生代未发生旋转的古地磁证据被引量:2
- 2017年
- 四川盆地中生代以来沉积中心经历弧形迁移,盆地是否发生旋转具有争议。根据古地磁数据计算古纬度表明,四川盆地晚二叠世以来主要经历了大规模北向漂移、南向漂移、快速北向漂移过程。以现有精度古地磁数据分析表明,四川盆地中生代以来,其相对于欧亚大陆、扬子地块旋转量都小于数据本身的误差值,相对于欧亚大陆和扬子地块都没有有效意义的旋转。综合分析认为,四川盆地中新生代沉积中心的弧形迁移,反映了周缘造山带不同时期的构造活动对四川盆地沉降及沉积的控制。
- 王千军时保宏
- 关键词:四川盆地古地磁
- 微构造识别技术研究
- 微构造油藏在胜利油田的勘探开发老区均有分布,由于该类油藏埋深浅,储层物性好,产量高,因此该类油藏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目前微构造油藏在国内外研究较少。通过对微构造圈闭地质特点、地球物理特征、识别方法研究,首次建立了8种不同...
- 王千军
- 关键词:储层物性
-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石炭系凝灰岩储层特征及形成模式
- 车排子凸起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有巨大的油气资源潜力,是近年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勘探的重要目标之一。车排子凸起石炭系火山岩大量发育,火山岩储层类型多样,其中,凝灰质岩石在该地区分布十分广泛。然而,研究区凝灰质岩石的矿物组成...
- 韩慧妹孟凡超王千军陈林张曰静
-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凝灰岩储集空间
- 山东昌乐新生代碧玄岩中歪长石巨晶特征及成因
- 2022年
- 山东昌乐新生代玄武岩中发育大量长石、辉石和刚玉巨晶。前人的研究多集中在辉石和刚玉上,而长石巨晶的来源仍存在争议。本文对新生代玄武岩岩石学、地球化学,以及长石巨晶矿物特征、包裹体成分和原位主微量元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长石巨晶主要存在于K_(2)O和Na_(2)O含量较高、SiO_(2)含量较低的碧玄岩中。背散射图像下长石巨晶无环带,存在长石、辉石微晶及玻璃质组成的反应边。巨晶原位主量元素分析表明:长石为歪长石,An值为4.76%~5.62%,Ab值为49.81%~71.89%,巨晶核部Mg、Fe、Na、Al、K等元素及An、Ab的含量处于小范围内的无序波动状态,无明显的变化规律,可能为地幔环境下结晶的高温无序矿物;长石巨晶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具有明显的Eu正异常(δEu=12.37~26.22),Sm、Nd、Gd相对亏损,核部稀土元素总量较低,ΣREE=1.98×10^(-6)~2.46×10^(-6),LREE/HREE=21.71~76.51,(La/Yb)N为18.14~36.70,长石巨晶与碧玄岩的稀土元素总量比值在0.006~0.015之间,暗示两者无演化联系。综合歪长石巨晶以及寄主岩浆的成因特征,本文认为歪长石巨晶结晶于含有洋壳俯冲流体组分的地幔环境,后期被来源于软流圈地幔的玄武质岩浆捕获,带出地表。
- 杜青孟凡超王千军田雨露韩慧妹刘浩毅左耿超
- 关键词:新生代玄武岩
- 非传统油气资源:现实且潜力巨大的油气勘探开发新领域
- 2024年
- 依据是否编入目前的石油地质学,将圈闭(油气藏)类型分为传统圈闭(油气藏)和非传统圈闭(油气藏)。与传统圈闭(油气藏)相比,非传统圈闭(油气藏)具有形态特殊、内部结构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且生储盖组合多变、成藏机理奇特、分布位置更加隐蔽等特征,甚至有的非传统油气藏位于传统石油地质理论认为的禁区。目前发现和开发的非传统油气藏有露头油气藏、断溶体油气藏、断缝体油气藏和断壳体油气藏等,非传统油气藏正逐渐成为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和亮点。我国地质条件和成藏环境极为复杂,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圈闭(油气藏)没有收入经典的石油地质学,非传统油气资源潜力巨大,它们多分布在(超)深层、(超)深水、高原、极地、特殊气候地区,甚至盆地外,是现实的油气勘探开发新目标和新领域。
- 罗群王千军贺小标商丰凯张宏利文璠邱兆轩
- 关键词:油气勘探
- 走滑断裂不同结构单元输导、运聚特性及其差异控藏模式——以准噶尔盆地乌尔禾沥青矿地区为例被引量:8
- 2023年
- 走滑断裂的控藏作用是当前石油地质学研究的热点,但其内部不同结构单元的油气输导、运聚特性和差异控藏作用目前研究较少。文中通过野外地质表征、物性特征测试和二维油气运移物理模拟实验,以准噶尔盆地乌尔禾沥青矿地区走滑断裂为研究对象,结合理论分析、数理统计,明确了走滑断裂体系不同结构单元特征,厘清了走滑断裂不同结构单元的油气输导、运聚特性,构建了走滑断裂不同结构单元的差异控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乌尔禾沥青矿地区走滑断裂为“核部-滑动破碎带-诱导裂缝带”三元结构型,走滑断裂主动盘滑动破碎带岩石裂缝最发育,其次为被动盘滑动破碎带和主动盘诱导裂缝带;油气在垂向上主要沿张扭性走滑断裂核部和主动盘运移,侧向上走滑断裂被动盘对油气的封闭性较好,以遮挡成藏为主,主动盘对油气的侧向封闭性差,油气可运聚到主动盘裂缝中,总体上走滑断裂以垂向输导为主,侧向上兼具输导和遮挡。“核部-滑动破碎带-诱导裂缝带”三元结构型走滑断裂输导体系及控藏模式的确立,对准噶尔盆地走滑断裂控藏规律认识的进一步完善及油气勘探开发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张子隆杨威王千军商丰凯周健宋健陈林王耀华罗群
- 关键词:走滑断裂输导体系准噶尔盆地
-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石炭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
- 2025年
- 利用地震、测井、试油、岩心的铸体薄片和物性分析资料及物理模拟实验,探讨了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石炭系油气成藏要素的配置关系、富集规律以及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总结了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①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石炭系储层岩性主要为凝灰岩、安山岩及角砾岩,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孔隙与裂缝,孔隙度多小于8%,渗透率多为0.1~10.0 mD,属于特低孔、超低渗储层。②研究区油藏富集运聚为“断-储-壳”3要素联合控制,深大断裂是油气垂向运移通道;风化淋滤作用改善了储层物性,为油气富集提供了有效储集空间;石炭系及其上覆泥岩均较致密,与裂缝发育的火山岩储层形成了良好的储盖组合;走滑断裂与盖层的配置关系对油气垂向与横向运移具有重要控制作用。③研究区油藏整体上具有“双源供烃、多体系输导、多类型盖层、多层系含油、多种油藏类型、复式含油气区”的特征。不同区域、不同深度的油藏具有明显的差异,横向上,近源为“断毯输导、侧向充注、近源风化壳成藏模式”,远源为“双源供烃、多种输导类型、硬壳封盖、远源断壳体成藏模式”;纵向上,浅部为“双源供烃、多种输导类型、硬壳封盖、浅部风化壳成藏模式”,深部为“双源供烃、断裂输导、致密岩层封盖、深部断缝体成藏模式”。
- 桂诗琦罗群贺小标王千军王仕琛汪亮
- 关键词:火山岩油藏深大断裂石炭系车排子凸起准噶尔盆地
- 乌伦古地区石炭纪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被引量:6
- 2020年
- 乌伦古地区是准噶尔盆地重要的探区之一,目前已获工业油气流,但仍存在石炭系资源潜力不清、富集规律不明、勘探开发风险大等问题。采用元素地球化学方法,探讨区内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源区以及构造环境特征。结果表明:姜巴斯套组火山岩具有低TiO2含量,且Nb、Ta等元素负异常的岛弧火山岩特征;而巴山组具有高TiO2含量,轻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较为富集等特征,为大陆板内裂谷火山岩,但受到火山岛弧的混染;同时揭示上下石炭统火山岩均来自于壳源,在物质来源判别图和构造判别图解中也得到很好的印证。这也表明研究区石炭系经历了从岛弧环境向陆内裂谷环境演变的过程,该研究成果对本区及邻区构造演化及成藏条件研究均具有指导作用。
- 倪胜利王金铎王千军白仲才程世伟汪佳蓓
- 关键词:火山岩石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