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
- 作品数:84 被引量:340H指数:10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一种复杂场景中人群密度的检测方法和系统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杂场景中人群密度的检测方法和系统,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采用已知人群密度的人群图像对该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直到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收敛,其准确性不再变化;实时采集待检测区域的人群图...
- 姜晓恒徐明亮张力吕培高志敏李亚飞朱睿杰王华
- 文献传递
- 一种复杂场景中流动人群的分布与计数检测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场景中流动人群的分布与计数检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的步骤有:构建预训练模型、多层网络初始化、特征提取与感知、融合估算人群数量。基于这些步骤,可以先通过构建一列单列的卷积神经网络作为预训练模型,融入多层卷...
- 姜晓恒崔高歌徐明亮吕培郭毅博王华李亚飞朱睿杰周兵
- 文献传递
- 药物治疗儿童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 2009年
-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儿童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2年8月至2009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内科收住院的45例深部真菌感染的患儿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可评价病例42例中33例有效,其中治愈21例(50%),显效12例(28.6%),无效9例(21.4%),有效率为78.6%。结论伊曲康唑、氟康唑、两性霉素B对儿童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
- 郭喜霞王华
- 关键词:深部真菌感染儿童
- 胎儿心脏畸形超声筛查漏诊误诊原因分析被引量:30
- 2013年
- 目的探讨如何更好使用超声心动图筛查中晚孕胎儿心脏畸形,避免漏诊。方法超声筛查中晚期孕妇7020例,对检出的胎儿心脏畸形及可疑先天性心脏病者进行每4周一次追踪观察,对产前超声未发现心脏结构异常的胎儿进行每8周一次追踪观察,出生后每6个月一次追踪观察,至出生后6~12个月。所有异常胎儿均经尸检、出生后手术结果证实(部分术前行心血管造影)。对比分析同类畸形产前超声诊断正确的经验与超声漏诊的教训。结果通过引产后病理证实或出生后心血管造影和(或)手术证实的53例心脏大血管异常中,产前超声检出并诊断正确43例,误诊2例,漏诊8例。误诊2例包括1例肺动脉瓣闭锁和1例法洛四联症。产前超声漏诊8例包括6例小于5mm的室间隔缺损和2例下腔静脉异位引流。产前超声筛查胎儿心脏大血管畸形正确率为81.1%(43/53)。结论采用高频探头、图像的缩放功能以及注重右室流出道一肺动脉长轴切面和静脉一心房连接关系的扫查是避免漏诊或不全面诊断的重要因素。
- 王华高剑波褚雯蔡巍巍
- 关键词:产前心脏缺损漏诊误诊
- 白芦藜醇对凋亡诱导因子介导乙醇致幼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探讨白芦藜醇对乙醇致幼鼠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建立乙醇致脑损伤模型,将24只新生雄性小鼠于生后随机分为3组,7 d龄时,按2 g/kg乙醇(20%无菌盐水溶液)皮下注射,间隔2 h后再次注射。对照组乳鼠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乙醇加白芦藜醇组(简称白芦藜醇组)自第1次乙醇注射起,每天应用白芦藜醇80 mg/kg灌胃1次,共3次。乙醇皮下注射72 h后取材。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脑皮质形态学变化,采用常规及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凋亡诱导因子(AIF)mRNA及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常规及RT-qPCR显示,乙醇组AIF mRNA相对表达量(2.374 0±0.160 5,n=3)较生理盐水组AIF mRNA相对表达量(1.634 0±0.065 9,n=3)和白芦藜醇组mRNA相对表达量(1.5060±0.164 6,n=3)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51,P〈0.05)。IHC检测提示生理盐水组AIF未见明显表达,阳性细胞数为(12.0±3.5)个,乙醇组中AIF表达增强,阳性细胞数为(42.0±6.5)个,而白芦藜醇组中可见少量棕色物质沉积,表达阳性细胞数为[(16.0±4.2)个,乙醇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10,P〈0.05)。结论 乙醇致小鼠脑损伤模型中,AIF表达增强,白芦藜醇可减弱乙醇致AIF的表达,提示白芦藜醇通过调节AIF表达,参与保护乙醇致脑损伤的分子过程。
- 田凤艳顾朝辉刘玉峰罗强安金斗王怀立田培超王华
- 关键词:乙醇脑损伤凋亡诱导因子
- 一种面向个性化定制车间的智能排产调度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个性化定制车间的智能排产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场景模型,设计目标函数;进行编码得到目标编码;构建解码存储器,存储基本信息。根据目标编码和基本信息进行解码,得到作业最大完工时间和AGV运行成本,代...
- 徐明亮李书攀李斋姜晓恒王华贺硕
- 甲基丙二酸血症致儿童多系统损伤9例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 academia,MMA)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为先天性有机酸代谢异常中最常见的类型[1],其发病机制是由于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MCM)或其辅酶钴胺素(维生素B12)缺陷导致机体三羧酸循环及氧化磷酸化障碍,使甲基丙二酸、丙酸及β羟丁酸等异常代谢产物蓄积,造成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多系统损伤[2-3]。
- 柳悦王华王亚丽
- 关键词:多系统损伤甲基丙二酸血症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肺血管炎重度贫血
- 紫癜,腹痛,大量腹水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合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为过敏性紫癜合并急腹症提供诊断和鉴别诊断思路。方法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1例临床表现为紫癜、腹痛、大量腹水、精神差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请小儿肾脏内科、小儿外科、小儿消化内科医师进行查房讨论,根据讨论意见调整治疗方案,追踪其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该病例入院时初步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急性弥散性腹膜炎原因待查,经多学科会诊后考虑外科急腹症不能排除,急性胰腺炎需进一步鉴别,查房后病情变化先予腹腔镜手术探查,术中发现坏死胰腺组织,证实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术后内科治疗效果良好。结论临床工作中过敏性紫癜合并急腹症除需与肠套叠、肠穿孔、肠坏死等相鉴别,还应警惕临床少见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 刘俊梅张建江史佩佩王淼王华
- 关键词:紫癜坏死性胰腺炎腹痛腹水
- 紫癜性肾炎患儿肾脏IgG亚型分布及意义
- 2015年
- 目的探讨紫癜性肾炎(HSPN)肾脏Ig G亚型沉积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并行肾脏穿刺活检术的88例HSPN患儿资料,对其病理类型及Ig G亚型进行统计,分为Ig G沉积(+)A组和Ig G沉积(-)B组,比较两组临床及病理差异。结果依据肾脏病理将其分为两组,其中Ig G(+)共26例为A组,占30%;Ig G(-)共62例为B组,占70%。A、B组发病年龄、性别、起病时间、尿蛋白定量及肾脏病理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伴有感染及关节症状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行Ig G亚型检测12例Ig G1(+),1例Ig G2(+),1例Ig G3(+),3例Ig G1、Ig G2(+),1例Ig G1、Ig G4(+),1例Ig G2、Ig G4(+),4例Ig G1、Ig G2、Ig G3(+),3例Ig G亚型全阴,Ig G4亚型沉积的阳性率最低。结论 HSPN患儿Ig G(+)除典型紫癜表现外,常伴有感染、关节症状;免疫荧光亚型分析以Ig G1沉积为主,Ig G2、Ig G3次之,Ig G4沉积最少,在免疫复合物Ig G介导的肾损害中,Ig G1可能占主导作用。
- 司冉冉王华
- 关键词:紫癜性肾炎IGG亚型免疫荧光染色
- 伏立康唑治疗儿童肾脏疾病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35例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治疗儿童肾脏疾病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s,IPFI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5例儿童肾脏疾病,其中5例确诊IPFIs者为确诊组,26例临床诊断IPFIs者为临床诊断组,4例拟诊IPFIs者为拟诊组,3组均给予伏立康唑治疗,治疗后6个月评定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5例中痊愈21例,显效9例,进步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5.7%;确诊组、临床诊断组、拟诊组有效率分别为80.0%、84.6%、100.0%,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出现肝功能异常3例,胃肠道反应2例,皮疹1例,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肾脏疾病合并IPFIs患儿应用伏立康唑治疗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
- 王春美盛光耀王颖超方营旗张建江王华刘玉峰
- 关键词:肾脏疾病肺部真菌感染伏立康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