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喜云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教学
  • 3篇教学改革
  • 2篇政治
  • 2篇文化
  • 2篇教育
  • 2篇考试
  • 2篇考试模式
  • 2篇基础课
  • 2篇公共基础
  • 2篇公共基础课
  • 2篇高校
  • 2篇高校公共基础...
  • 1篇道德基础
  • 1篇德国社会
  • 1篇德国社会民主...
  • 1篇邓小平
  • 1篇邓小平社会主...
  • 1篇第三代领导集...
  • 1篇新自由主义
  • 1篇政治建设

机构

  • 9篇北京石油化工...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9篇王喜云
  • 5篇王蕾
  • 1篇时青昊
  • 1篇邢林和
  • 1篇李先锋
  • 1篇李颖
  • 1篇赵树海
  • 1篇李林

传媒

  • 2篇科技信息
  • 1篇长白学刊
  • 1篇理论月刊
  • 1篇北京党史
  • 1篇北京行政学院...
  • 1篇中国高教论丛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新自由主义的陷阱——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沉浮
2005年
新自由主义的勃兴和在全球蔓延,构成了对德国社会民主党执政能力的挑战。向新自由主义的转向,使社民党失去了工会的支持,造成了党内分歧,构成了社民党垮台的重要原因。随着社民党远离新自由主义,它开始崛起,并重新执政。
王喜云时青昊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德国社会民主党
关于教学质量的一些思考
2003年
本文指出了目前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教育质量观,和如何确保何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并针对这些问题在不同层面上展开了讨论。
王喜云李林
关键词:教学质量高等教育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素质教育
浅谈好意同乘民事责任的归责与承担
2010年
好意同乘作为好意施惠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其行为目的是为了增进人们彼此之间的情谊。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辆的大量增多,因好意同乘所引发的法律纠纷也随之呈大幅增加趋势。而我国现行立法并没有好意同乘的相关规定,各地法院在处理好意同乘事故时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为依据,导致判决结果难以体现公平。本文重点对好意同乘民事责任的性质进行分析,从而明确其归责原则和具体责任承担等问题,旨在对好意同乘民事责任有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王蕾王喜云
关键词:好意同乘归责原则
高校公共基础课考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3
2009年
公共基础课考试的改革有助于解决现行考试的弊端,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创新人才,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改革的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王喜云王蕾
关键词:教学改革考试模式公共基础课
高校公共基础课考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本文分析了高校公共课程现行考试中存在的考试形式单一、考分反映不了教学质量等若干问题。结合教学实际总结了考试改革的可行性,提出半开卷考试、开闭卷结合等几种考试改革的方法。结论是高校公共基础课考试改革势在必行,根据考试目的实...
王喜云王蕾李先锋
关键词:教学改革考试模式公共基础课
文献传递
浅议邓小平的“中央要有权威”
2004年
王喜云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第三代领导集体政治制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实施实践性教学过程 提升政治思想教育实效被引量:3
2009年
两门实践性课程的设置、运行与改革既是"两课"理论的延伸,又反过来支撑"两课"教学,使"两课"的教学更加具有实践特色,使"两课"的理论具有可供学生操作的实践背景。
王喜云李颖王蕾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改革政治思想教育
构建和谐文化 夯实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
2008年
和谐社会的构建,既要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的制度建设,努力构建不断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各种机制,又要伴之以正确的价值引导,把共同价值建设放在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上,在不断解决具体利益关系矛盾的基础上,建设与社会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共同价值体系。因此,社会矛盾与冲突的解决,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社会的和谐必须建立在深厚的思想道德基础之上。
王蕾王喜云
关键词:思想道德基础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社会矛盾
北京市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状况的研究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本文在认真分析北京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基本状况和从业状况的基础上,从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完善管理体制、加强人员培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从业人员收入和社会地位等方面提出了采取有力措施,多管齐下,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促进北京家政服务业健康发展的若干建议。
赵树海王喜云邢林和
关键词:家政服务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