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红
- 作品数:14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rTMS联合CBT治疗对酒依赖患者饮酒渴求和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ies,CBT)对酒依赖患者的饮酒渴求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2019年3月至2021年9月纳入酒依赖患者150例。对入组者进行计算机算法自动随机分配,分为rTMS治疗组(rTMS+假CBT,n=41)、CBT治疗组(CBT+假rTMS,n=34)、rTMS+CBT治疗组(n=36)和对照组(假rTMS+假CBT,n=39)。在基线期(治疗前,W0)与治疗2周(W2)、8周(W8)、12周(W12)、24周(W24),分别采用饮酒问卷(alcohol dependence scale,ADS)评估患者酒精依赖程度;强制饮酒量表(obsessive compulsive drinking scale,OCDS)评估患者饮酒渴求程度;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简单效应分析比较4组的ADS、OCDS、MoCA量表评分差异。结果(1)四组患者分别在W0、W12、W24进行ADS量表的评估,组别×时间的交互作用(F=1.279,P=0.279)和组别主效应不显著(F=0.882,P=0.454),时间主效应显著(F=12.925,P<0.001);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rTMS+CBT组在随访第24周时,ADS量表评分低于基线期[(14.48±5.70)分,(10.00±6.51)分](P=0.01)。(2)四组受试者分别在W0、W2、W8、W12、W24进行OCDS量表的评估,组别×时间交互作用显著(F=2.015,P=0.042);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rTMS组、rTMS+CBT组在各随访时间节点,OCDS量表评分均低于基线期(均P<0.05)。(3)四组受试者分别在W0、W8、W12、W24进行MoCA量表的评估,组别×时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660,P=0.106),组别主效应及时间主效应均显著(F=2.964,P=0.038;F=14.239,P<0.001)。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CBT组在第24周时,MoCA量表评分高于基线期[(21.73±5.81)分,(24.60±3.98)分](P=0.029);rTMS+CBT组在第24周时,MoCA量表评分高于第8周时[(23.50±6.01)分,(25.95±2.87)分](P=0.006);在随访第12周时,rTMS组MoCA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22.08±6.64)分,(26.64±2.
- 程畅王鸿轩杨卫边王晓红康传依胡晓蕊卢佳王怀志赵娜范小荷杨梅杨建中贾延劼张莹洁周旭辉刘蕾迟勇彭英胡建
- 关键词:酒精依赖认知行为治疗
- 蟑螂抗原提取分离初步探讨
- 2002年
- 张莉华杨松王晓红
- 关键词:变态反应
- Toll样受体通过神经免疫参与酒精使用障碍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酗酒是一个全球性的重大社会问题,是导致残疾和早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近来长期饮酒者大脑中发生的神经免疫信号改变已成为众多酒精使用障碍(alcohol use disorders, AUD)神经病理学研究的重点。研究发现酒精可通过先天性免疫受体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 TLRs)激活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免疫信号,诱导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释放,最终导致与酒精滥用相关的神经炎症、神经元死亡、脑功能性损害及成瘾。本文将对Toll样受体通过神经免疫参与酒精使用障碍的相关机制进行综述,为通过神经免疫途径治疗酒精使用障碍提供理论基础。
- 白静波王晓红胡晓蕊胡建
- 关键词:TOLL样受体酒精使用障碍细胞因子神经炎症
- 依达拉奉对脑损伤治疗机制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2年
- 依达拉奉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抗氧化剂,对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脑损伤均能发挥治疗及保护作用,目前多在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脑梗死的治疗中广泛应用。然而,因神经元的自身再修复能力有限,临床上对于多种疾病导致的脑损伤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作为神经系统疾病新的治疗药物,依达拉奉在其他脑损伤疾病中应用的可能性受到广泛关注,且可能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未来,在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基础上,更多依达拉奉治疗脑损伤疾病的循证医学证据的发现将为疾病治疗提供新方向。
- 康传依胡晓蕊王晓红程畅卢佳王怀志刘蕾胡建赵娜
- 关键词:脑损伤依达拉奉神经退行性疾病缺血性脑损伤出血性脑损伤
- 酒渣鼻病因探讨
- 1994年
- 王晓红黄利军张丽华裴志平
- 关键词:病因探讨蠕形螨病皮脂溢出症蠕形螨感染皮肤活检辛辣食物
- 应用抑郁症状快速评定量表评估抑郁症患者急性期治疗后残留症状的性别差异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急性期治疗后残留症状的性别差异、残留症状与治疗时间和治疗方式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ICD-10抑郁发作或复发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门诊抑郁症急性期治疗后患者1503例(男性559例,女性944例),此次抑郁发作已治疗8~12周,应用抑郁症状快速评定量表(QIDS)评估分为残留症状组(n=733)和无残留症状组(n=770),比较残留症状与治疗时间(8~12周)、药物治疗(单种抗抑郁药物治疗、联合治疗)之间的性别差异。结果:男性残留症状总分、感觉沮丧、反应迟钝得分高于女性,夜间睡眠得分低于女性(均P <0. 05)。治疗11周男性的残留症状数目多于女性;随治疗时间增加,女性残留症状数目减少(P <0. 05),残留症状轻度比例高于中度及以上(P <0. 05)。使用单种抗抑郁药物治疗,男性残留症状中度及以上比例高于女性(P <0. 05);女性联合两种及以上抗抑郁药物残留症状中度及以上所占比例高于使用单种抗抑郁药物(P <0. 05)。结论:抑郁症患者急性期治疗后残留症状存在性别差异,不同治疗时间和治疗方式对残留症状有影响。
- 赵娜王晓红师晶晶丰雷朱雪泉王刚胡建
- 关键词:抑郁症残留症状性别差异
- 鼠神经生长因子改善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2年
- 神经生长因子(NGF)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中第1个被发现,也是最具特征的成员,目前对于NGF的理化特性、受体以及功能的研究已较为深入和透彻。临床上对于认知障碍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而鼠NGF(mNGF)通过控制神经细胞的分化、成熟、增殖、生长、存活、代谢以及凋亡等在脑损伤导致的认知障碍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mNGF单用或与其他药物联合已用于阿尔茨海默病、脑梗死、脑出血、小儿脑瘫、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等导致的认知障碍的治疗,未来可就mNGF用于精神疾病特别是酒精依赖伴随认知障碍的效果进行深入研究。
- 胡晓蕊康传依王晓红程畅王怀志卢佳赵娜胡建刘蕾
-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鼠神经生长因子
- 线粒体自噬在抑郁症发病机制及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抑郁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精神障碍,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和治疗难度大的特点。线粒体作为细胞的“能量工厂”是神经元生存和活动的重要细胞器。线粒体自噬作为一种进化上高度保守的溶酶体降解途径,可以特异性地清除细胞中受损的线粒体。近年研究表明线粒体自噬受损可能是抑郁症的一种促成因素。本文基于线粒体自噬进程对线粒体自噬在抑郁症发病机制及治疗中作用作一综述,并讨论了目前研究的局限性,以期为抑郁症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 刘嘉诚赵娜康传依王晓红胡建
- 关键词:抑郁症发病机制
- 眼动追踪技术应用于抑郁障碍患者注意偏向观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1年
- 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初期诊断以及及时干预对疾病的预后非常重要.目前临床诊断仍基于症状学,疾病的诊断可能会受到临床医生主观认知的影响,缺乏客观依据.近年来,由于眼动追踪技术的出现,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寻找潜在的客观指标,对抑郁障碍的诊断有一定意义.现总结并归纳了抑郁障碍患者的注意偏向的特点以及眼动追踪技术对抑郁障碍的诊断及干预的研究进展.
- 杨丽颖郑月康传依王晓红赵娜胡建
- 关键词:抑郁障碍
- 哈尔滨地区空中花粉与花粉过敏症被引量:13
- 1992年
- 空气中花粉散播规律的研究对于予防、诊断和治疗花粉致敏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报道了I987.4-1989.10哈尔滨地区二个区、两个不同高度的空中花粉飘散情况和1987.1~1989.12变态反应疾病(花粉过敏病)患者就诊情况。收集到空中花粉:南岗区低处135.033粒;高处158.028粒。动力区低处110.965粒;高处58.534粒。共79种属,分属于30个科植物(不包括未识别的)。有9种优势种(三年超千粒以上者)。每年从1月~12月空中均有花粉飘散,但集中在4月中旬~10月未.一年中出现两次高峰:春季4-5月和夏季的8月。春季主要是木本植物、柳属(salix L.)、桦木科居先;夏秋季主要是草本植物、蒿属(Artemisia L)居前.前者飘散时间短;后者飘散时间长达3~5个月,它们是秋季型花粉过敏症的主要致敏原。三年共诊治变态反应疾病患者3684人,其中花粉过敏患者1047人,占28.42%。花粉过敏患者发病规律与优势种致敏花粉的飘散规律一致。哈尔滨地区空中有豚草属(Ambrosia L)花粉飘散!!!且有增长趋势,这与本地区豚草花粉过敏患者逐年增加的趋势一致。急需调查豚草的有关问题,以便采取措施防止其漫延。
- 满玉华李汉卿程敏王晓红乌可杰
- 关键词:豚草花粉过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