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刚
- 作品数:125 被引量:144H指数:7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一种柔性可穿戴水系锂离子电池
-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性能高安全性的柔性可穿戴水系锂离子电池。本发明具体组成包括:含有锂离子的水溶液电解液,能够可逆脱嵌锂离子的嵌入化合物材料的正负极电极材料,水系电池所用多孔隔膜以及柔性导电网状材料的集...
- 王永刚夏永姚董晓丽
- 文献传递
- 一种新型石墨插层化合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FeCl3-石墨插层化合物(FeCl3-GIC)是一种常见的石墨层间化合物[1].我们首次将此化合物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相比于传统的石墨材料,石墨插层化合物的插层客体能可逆储存更多的锂离子,因而其重量比容量远高于目前...
- 王飞王永刚夏永姚
- 不同碳材料为载体负载Mn<,3>O<,4>用于氧催化还原研究
- 氧的催化还原对于燃料电池和锌-空气电池是至关重要的反应,直接影响到电池的性能,因此,寻找价廉、高效的催化材料一直是人们努力研究的方向。对于催化剂,廉价的氧化锰发现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并已经被应用于锌-空气电池中。在实际的氧...
- 李峰王永刚刘海晶夏永姚
- 关键词:碳材料
- 文献传递
- 掺钴MnO_2电极的电化学电容行为研究被引量:25
- 2003年
-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化学掺杂Co的MnO2电极,借助XRD测试对电极材料进行了物理结构表征,表明掺Co量影响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活性。电化学测试结果得出化学掺杂的配比对电化学性能影响很大,掺杂量为n(Co):n(Co+Mn)大于或小于0.1时,其循环伏安、充放电和电容特性较差。而适量的掺入Co,改善了电极的电容性能,降低了电极内阻,提高了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并使得电极能够在大电流下进行充放电。经1000次循环,适量掺杂的MnO2电极比未掺杂的MnO2电极具有更高的电容性能,掺杂的MnO2电极循环性能相对较差,但是其比电容仍然大于未掺杂MnO2电极。
- 刘献明张校刚包淑娟王永刚
- 关键词:电化学电容器复合电极比电容MNO2电极
- 一种基于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锂-氧电池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锂-氧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锂-氧电池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电极通过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多孔碳材料以及粘结剂等复合制备而得,其中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为电极提供了有序的微孔结构,有利于反应气...
- 李巧伟王永刚吴斗峰
- 文献传递
- 一种磷酸铁锰锂/石墨烯/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磷酸铁锰锂/石墨烯/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首先制备出磷酸铁锰锂/石墨烯复合材料,然后和蔗糖混合后在惰性气体中煅烧即得磷酸铁锰锂/石墨烯/碳复合材料,所得材料的颗粒表面被碳...
- 夏永姚王珂王永刚
- 文献传递
- 电池电极反应的新应用:分步法电解制氢气被引量:3
- 2018年
- 可再生能源与电解水制氢技术的结合是实现可持续制氢的最佳途径.然而,传统电解水技术中解决氢-氧同时、同步、同地产生的问题必须依赖于膜分离技术,大幅限制了氢-氧分离和氢气异地运输的灵活性,并阻碍了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与电解水技术的直接结合.针对上述问题,作者课题组在近期提出了基于电池电极反应的分步法电解水制氢技术,即通过电池电极的可逆电化学反应将现有电解水过程拆分为制氢和制氧分立步骤,实现在无膜条件下氢气和氧气的分时、分地交替制备,提升了电解水制氢的灵活性,促进了可再生能源向氢能的直接转化.本文将介绍这一新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分析这一技术的优点和面临的挑战.
- 马元元郭昭薇王永刚夏永姚
- 关键词:电池电极电解水制氢分步法可再生能源
- 一种利用电化学过程制备层数可控的高质量石墨烯的方法
- 本发明属于石墨烯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电化学过程制备层数可控的高质量石墨烯的方法。本发明使用石墨为反应物质,在石墨层间可控插入能储存锂离子的(化合、嵌入等)插层客体(如金属盐、金属氧化物,聚合物或单质等),形成阶数...
- 夏永姚王飞王永刚
- 文献传递
- 一种自触发感应腔及电容分压式自触发直线变压驱动源
- 本实用新型属于脉冲功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触发感应腔及电容分压式自触发直线变压驱动源,该自触发感应腔,其特征在于该自触发感应腔是在LTD的普通感应腔中的内层金属和次级中心汇流杆之间增加一个金属触发筒,并在两个间隙中填充...
- 邱剑刘克富涂卓麟王永刚
- 文献传递
- 橄榄石型固态电解质修饰的铜基集流体用于金属锂沉积的研究
- 李潘龙董晓丽王永刚夏永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