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永豪

作品数:19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哲学宗教
  • 5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4篇庄子
  • 6篇逍遥
  • 5篇逍遥游
  • 4篇齐物
  • 4篇齐物论
  • 4篇物论
  • 3篇语言
  • 3篇人性
  • 3篇无言
  • 2篇人性观
  • 2篇儒家
  • 2篇社会无意识
  • 2篇诗学
  • 2篇无己
  • 2篇无意
  • 2篇无意识
  • 2篇崇高
  • 1篇蝶梦
  • 1篇行为艺术
  • 1篇言论

机构

  • 11篇中国石油大学...
  • 8篇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19篇王永豪

传媒

  • 3篇宁波广播电视...
  • 2篇社会科学研究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 1篇重庆社会科学
  • 1篇青海民族研究
  • 1篇山东教育学院...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池州师专学报
  • 1篇南宁师范高等...
  • 1篇兰台世界(下...
  • 1篇齐鲁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与环境和谐:论庄子的人性观及其现代意义被引量:1
2007年
庄子在对"人性"和"世界"独特理解的基础上,在继承老子、反对儒墨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庄子人性观是庄子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庄子追求的是一种物我相融、放德而行的自然人性观,研究这种人性观对现代社会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王永豪
关键词:庄子人性观
无言的逍遥——论庄子文化诗学思想对生存层面及语言层面的思考
文章题目暗含三层意思,其一暗指《庄子》思想的理想境界是实现人生的自由逍遥;其二意谓这种逍遥的实现是通过超越生存、语言两个层面而获得;其三隐含庄子文化诗学思想在其实现逍遥过程中有着从生存论向语言论的转向。《逍遥游》是《庄子...
王永豪
关键词:逍遥游庄子诗学人性观
论庄子之“大”与朗加纳斯“崇高”的汇通被引量:1
2007年
在先秦典籍中“大”这一范畴具有不同内涵。与先秦其他各家不同,庄子诗学思想中的“大”超越了伦理层面的道德意义而更具有审美层面的内涵,与处于西方文明源头的朗加纳斯的崇高范畴具有汇通意义。位于人类文明早期的朗加纳斯和庄子在各自文化的源头确立了崇高在社会及艺术创作中的地位,是对人的自由精神的一次提升,是对人超越现实要求的肯定。
王永豪
关键词:崇高
从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看庄子对儒家之“礼”的解构被引量:1
2007年
用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审视先秦儒道之争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理解庄子对儒家思想持反动态度的深层心理原因及文化内涵。儒道之争是对人性的不同理解,是对社会无意识控制权的争夺。
王永豪
关键词:社会无意识
论拉康主体理论视野下庄子的生死齐一观被引量:1
2008年
在法国精神分析学家拉康那里,主体是社会化的结果。婴儿在其成长过程中,只有认同社会法规(道德、惯例以及法律等)的制约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体。这种对社会法规的认同是主体向社会整体的皈依,同时也造成自我个体的死亡。中国先秦思想家庄子对人性的关怀是从关注生死问题入手的。和生存一样,死亡只是"气"的一种形态,是时空存在中的一种状态,没有必要乐生忧死。庄子指出人因追求政治生命而忽视自然生命的存在是一种更大的错误,是对人自然本性的极大的伤害。因此,庄子不仅仅是要齐一世人肉体观念的生死观,更是要齐一世人社会功利观念的生死观。
王永豪
向死而生:拉康式主体的一种诞生方式——以海明威及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为例被引量:1
2006年
在拉康那里,主体是社会化的主体,婴儿在成长过程中,只有认同社会法规(道德、惯例以及法律等)的制约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体。“镜像阶段”是拉康主体理论的起点,文章从“镜像阶段”入手阐明拉康的主体理论,并以海明威及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为例,重点探讨人在成为主体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心理因素,以及这些心理因素在其成为主体的过程中所起作用,旨在说明人生是一个不断确立其主体地位的过程。
王永豪
关键词:硬汉
宗教仪式·社会制度·社会无意识——论儒家之“礼”发展的三个阶段被引量:1
2008年
在儒家之"礼"的演变过程中,有着从宗教心理层面到社会意识层面再到社会无意识层面的过渡。作为"社会无意识"的一部分,这种超越了最初宗教意义上对心理威慑力及后来社会法制意义上对人的肉体行为强制力的"礼"才是儒家之"礼"的最高级形态,真正做到了使人"徙善远罪而不自知",发挥出"礼"对人心统治的最佳效果。
王永豪
关键词:社会制度社会无意识
从庄子“小大之辨”论达到逍遥游的前提被引量:3
2006年
“逍遥游”是庄子思想的核心概念,大多庄学研究者过多关注“逍遥游”具有自在逍遥方面的涵义,而忽视“逍遥游”境界具有层面上的差别和达到“逍遥游”的前提。本文在梳理前人对庄子“小大之辨”理解的基础上,指出“小大之辨”是达到逍遥游境界的前提。并且考察中国先秦典籍中“大”这一范畴的不同内涵,指出庄子诗学思想中的“大”与先秦其他各家不同,超越了伦理层面的道德意义而更具有审美层面的内涵,与处于西方文明源头的朗加纳斯的崇高范畴具有汇通意义。位于人类文明早期的朗加纳斯和庄子在各自文化的源头确立了崇高在社会及艺术创作中的地位,是对人的自由精神的一次提升,是对人超越现实要求的肯定。
王永豪
关键词:逍遥游崇高
彼是莫得其偶·言论无疑鷇音——庄子“齐物论”内涵辨析
2010年
《齐物论》在整个庄学思想中至关重要,对"齐物论"这一范畴的理解不但要从"物"、"论"着眼,而且还应该重视"言",即庄子的语言思想。事实上,"与道偕游"不但要物我齐一、是非混同,还要取消语言对人心的撄乱,因为彼是莫得其偶,言论无疑鷇音。
王永豪
关键词:庄子齐物论
“无己”逍遥、“无功”逍遥和“无名”逍遥——论庄子“逍遥游”思想的三个层面被引量:14
2007年
《逍遥游》是《庄子》的扛鼎之作,历代庄学研究者都给予特别重视。本文先从整体上考量庄子“逍遥游”思想的内涵,再对《逍遥游》进行细读,从而将庄子的“逍遥游”思想梳理为由低至高的三个层面,即:“无己”逍遥、“无功”逍遥与“无名”逍遥。“三无”思想是理解庄学思想的一根红线,庄子正是在这三个层面上来建构其思想理论大厦的。
王永豪
关键词:逍遥游无己无功无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