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洪财

作品数:59 被引量:129H指数:7
供职机构: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医学科技计划项目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轴索
  • 17篇弥漫
  • 17篇弥漫性轴索
  • 16篇轴索损伤
  • 16篇弥漫性轴索损...
  • 14篇出血
  • 11篇脑损伤
  • 9篇颅脑
  • 8篇颅内
  • 7篇低氧
  • 7篇低氧血
  • 7篇低氧血症
  • 7篇血症
  • 7篇血肿
  • 7篇预后
  • 7篇脑出血
  • 7篇高血压
  • 6篇动脉
  • 6篇动物
  • 6篇二次脑损伤

机构

  • 43篇宁波市医疗中...
  • 15篇上海交通大学...
  • 1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宁波市第二医...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59篇王洪财
  • 28篇陈茂送
  • 25篇马延斌
  • 23篇陈海
  • 22篇王波定
  • 17篇孙成丰
  • 16篇沈罡
  • 12篇段志新
  • 11篇吴芳芳
  • 9篇朱坤灿
  • 8篇张红
  • 6篇王东峰
  • 4篇谢叻
  • 4篇庄步峰
  • 4篇王杨
  • 3篇张剑
  • 3篇庄小龙
  • 3篇谢光天
  • 3篇赵志球
  • 2篇楚胜华

传媒

  • 7篇浙江医学
  • 4篇中华神经外科...
  • 4篇现代实用医学
  • 4篇2013浙江...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国临床神经...
  • 3篇中华神经医学...
  • 3篇神经损伤与功...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实验室外...
  • 1篇2015浙江...
  • 1篇中华医学会神...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0篇2015
  • 6篇2014
  • 10篇2013
  • 1篇2011
  • 9篇2010
  • 7篇2009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交通事故颅脑损伤过程的弥漫性轴索损伤动物模型
目的依据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常见的临床生物力学损伤过程及现有DAI的动物模型,研制一种能够联合打击直线加速损伤和旋转角加速损伤的致伤装置,并探讨其损伤机制。
马延斌王洪财段志新
大鼠低氧血症性二次脑损伤模型的建立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建立创伤性轴索损伤(TAI)合并低氧血症性二次脑损伤(SBI)大鼠模型,探讨低氧血症SBI损伤机制.方法 应用自制的TAI致伤装置,对致伤后大鼠给予10%浓度氧30 min制成低氧血症性SBI模型,对大鼠伤后生理学、病理学进行分析评价,同时测定伤后脑组织的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水平.结果 合并低氧血症SBI大鼠伤后海马存活神经元减少(104个比134、186个),脂质过氧化(LPO)增强(24 h时MDA:7.60 nmol/mg蛋白比5.43、2.77 nmol/mg蛋白;SOD:77.20 U/mg蛋白比99.93、116.37 U/mg蛋白),与单纯TAI组及低氧血症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模型较好的复制了低氧血症SBI的临床特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朱坤灿王洪财陈海温明哲王杨马延斌
关键词:脑损伤脂质过氧化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预测脑胶质瘤IDH1基因突变的价值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定量参数对脑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基因突变的术前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9月至2020年1月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5例WHOⅡ~Ⅳ级脑胶质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包括颅脑MRI常规和IVIM-DWI检查。其中,IDH1突变型17例,IDH1野生型38例。测量肿瘤最大层面实性区域和对侧正常白质区域,获得表观扩散系数(ADC)、真性水分子扩散系数(D)、微循环灌注系数(D*)和灌注分数(f)4个定量参数图。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秩和检验比较IDH1突变组与IDH1野生组IVIM-DWI各参数的差异。采用ROC曲线评价IVIM-DWI定量参数预测脑胶质瘤IDH1基因突变的效能。结果IDH1突变组ADC、D、f值分别为(1.197±0.242)×10^-3 mm^2/s、(0.985±0.191)×10^-3 mm^2/s、0.496(0.282,0.712),IDH1野生组ADC、D、f值分别为(0.951±0.252)×10^-3 mm^2/s、(0.774±0.173)×10^-3 mm^2/s、0.269(0.118,0.871)。IDH1突变组ADC、D、f值均明显高于IDH1野生组(均P<0.05),但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ADC、D、f值预测脑胶质瘤IDH1基因突变的AUC分别为0.793、0.807、0.818,ADC值预测IDH1基因突变的特异度最高,f值的灵敏度最高。结论IVIM-DWI的定量参数ADC、D、f值在术前预测脑胶质瘤IDH1基因突变有重要价值,以f值效能最高。
冯盼盼王超超董海波李亚迪王洪财梁良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微创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组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34.4%、无效率为25.7%、总有效率为74.3%,微创组患者的治愈率为40.0%、无效率为5.7%、总有效率为94.3%,微创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方面与微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对照组与微创组患者术前NIHS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5、15、30 d,对照组与微创组患者NIHSS评分分别较术前显著降低,且微创组患者的NIHSS评分术后5、15、30 d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确切,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血肿清除率高、神经功能改善明显,是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简易、安全、有效的方法。
余艇蒋海龙王洪财王波定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NIHSS评分并发症
头颅CTA斑点征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头颅CT血管造影(CTA)斑点征对急性期(3~6 h内)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方法 前瞻连续性分析57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对其行急诊头颅CTA检查,根据检查结果 有无斑点征分为两组,如患者临床症...
王洪财王波定孙成丰陈茂送沈罡陈海谢光天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CT血管造影
创伤性脑损伤合并低氧血症性二次脑损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近年来,交通事故伤、坠落伤以及其它各种原因导致创伤性脑损伤(TBI)的发生率逐渐上升。TBI患者的远期预后除了与受伤的类型、部位、严重程度有关以外,在其病理生理过程中尤其创伤急性期,常伴发缺氧、缺血、低灌注及高热等二次脑损伤(SBI)。与单纯TBI相比较,合并SBI因素患者死亡率与致残率显著增高。在这些SBI因素中,低氧血症性SBI发生率最高,现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朱坤灿王洪财马延斌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二次脑损伤低氧血症
新型弥漫性轴索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制一联合直线加速损伤和旋转加速损伤的弥漫性轴索损伤(DAI)致伤装置。方法自制联合两种损伤的致伤装置,使大鼠受450g钢棒于0.9m高处坠落打击致伤后,即刻发生90度瞬间旋转,其角加速度峰值为1.36×10^5md/s^2,用时约34ms;对大鼠伤后行为学及病理学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大鼠伤后出现昏迷时间的延长(11.9±3.6)min,与对照组(6.5±1.3)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病理学改变符合中重型DAI特征。结论实验装置利用联合损伤机制在较小力学参数下建立了大鼠DAI模型,且具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王洪财吴芳芳段志新谢叻马延斌
关键词:轴索损伤动物
神经内镜经鼻筛蝶视神经管减压撑开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内镜经鼻筛蝶视神经管减压撑开器,包括:本体,由挡片组成;连接组件,两端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挡片相连;所述本体内位于两个挡片之间的区域形成沿本体长度方向延伸手术通道;其中,所述连接组件上位于两端之间的中...
王洪财谢作润葛韬陈茂送李仕尉
不同氧浓度复苏对创伤性轴索损伤合并低氧血症后大鼠脑组织的影响
2014年
目的在创伤性轴索损伤(traumatic axonal injury,TAI)合并低氧血症性二次脑损伤(secondary brain injury,SBI)大鼠模型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不同氧浓度复苏对大鼠脑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应用自制TAI致伤装置,大鼠伤后给予10%浓度氧吸入30min制成低氧血症性SBI模型,随后给予大鼠不同氧浓度混合气体1h,复苏后不同时间点(24h、1周)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脑干ROI的β-APP免疫组化染色显示,24h时TAI合并缺氧组的阳性染色明显强于各复苏组,50%氧浓度时的阳性染色最弱;各组阳性染色随时间而减弱,1周时各组阳性染色明显弱于24h,此时TAI合并缺氧组的阳性染色仍明显强于各复苏组,50%氧浓度时的阳性染色最弱。染色阳性的神经轴索半定量分析显示,24h时TAI合并缺氧组明显高于各复苏组,50%氧浓度时的值最低;各组数值随时间而降低,1周时各组值明显低于24h,此时TAI合并缺氧组的值仍高于各复苏组,50%氧浓度的值仍为最低。结论给氧治疗可以显著减低轴索损伤,起到神经保护作用;对于当前的TAI合并缺氧动物模型的最佳复苏氧浓度为50%。
温明哲王杨朱坤灿庄步峰吴芳芳王洪财段志新马延斌
关键词:二次脑损伤低氧血症Β-淀粉样前体蛋白
弥漫性轴索损伤46例诊治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对2003年12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46例DAI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着重分析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资料、治疗及预后。结果46例DAI患者中,6例恢复良好,14例中残,13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1例死亡。结论DAI原因多为车祸伤及高空坠落伤,早期确诊缺乏有力的影像学证据,治疗效果欠佳。联合应用CT和多种MRI序列有利于早期诊断,采用综合治疗方案是降低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段志新王洪财吴芳芳楚胜华张红朱志安马延斌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核磁共振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