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琳 作品数:111 被引量:678 H指数:15 供职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合谷刺法结合局部注射治疗斑秃35例 被引量:2 2011年 金泽 杨菲 王玉琳关键词:斑秃 合谷刺 针灸疗法 孙申田教授治疗肌张力障碍验案三则 被引量:5 2013年 孙申田教授(1939-),博士研究生导师,黑龙江省针灸学科创始人之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黑龙江省名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中国针灸学会理事,黑龙江针灸学会副会长,临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东北针灸经络研究会常务理事, 王玉琳 孙忠人关键词:针灸 名医经验 肌张力障碍 针刺联合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后面部麻木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后面部麻木的疗效。方法: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后面部麻木患者72例随机分为药物组和联合组,各36例;药物组给予营养神经、扩血管等综合药物治疗,联合组在药物组综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后,采用巴罗神经学研究所三叉神经痛分级标准对面部麻木进行临床功能评分测定,同时进行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联合组的治疗周期短于药物组(P<0.05);治疗前2组三叉神经功能评分及SF-36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三叉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药物组(均P<0.05),2组SF-36量表评分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药物组(均P<0.05)。结论:针刺结合药物治疗可有效促进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后面部麻木患者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治疗周期。 许骏 杨燕 郭静 杨添淞 石天宇 屈媛媛 李超然 王德龙 王月 田洪昭 王玉琳关键词:三叉神经痛 显微血管减压术 面部麻木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针灸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22年 肠道菌群与多种神经、精神疾病发病机制密切相关,且针刺治疗神经、精神疾病临床疗效显著。本文基于微生物-肠-大脑轴理论,检索近年来文献并进行总结,从神经、免疫、内分泌等方面来阐述针刺通过调控肠道菌群以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的机制,并以常见神经、精神疾病如缺血性卒中、帕金森病、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和失眠进行举例表述。 王雪 杨添淞 孙忠人 王玉琳 冯楚文 杨燕 王庆勇 屈媛媛 王德龙 孙维伯 李超然关键词:针灸 肠道菌群 缺血性卒中 帕金森病 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被引量:35 2011年 目的:比较电针配合穴位注射与单纯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在血糖控制理想情况下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随机分为电针加穴注组与穴注组,每组30例。电针加穴注组采用电针加穴位注射弥可保,电针穴取公孙透泉中、涌泉透太冲为主,穴位注射取三阴交;穴注组采用单纯三阴交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2个疗程后,检测患者尺神经、胫神经神经传导速度,记录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积分,并评定疗效。结果:电针加穴注组与穴注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27/30)和6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电针加穴注组尺神经和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高于穴注组(P<0.05,P<0.01);治疗后电针加穴注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穴注组(14.36±1.88 vs 26.58±3.52,P<0.0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积分亦低于穴注组(12.86±4.28 vs 17.89±4.35,P<0.01)。结论:电针加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临床疗效显著,疗效优于单纯穴位注射弥可保,能够有效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控制和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症状。 金泽 张边防 尚丽霞 王丽娜 王玉琳 陈静 姜珊珊关键词:糖尿病神经病变 电针 穴位注射 神经传导速度 孙氏经颅针刺刺激疗法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随机对照试验 目的:比较孙氏经颅针刺刺激疗法与单纯体针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符合标准的中风后恢复期气虚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7例,脱落1例)和对照组(36例,脱落2例)。所有参与者均予内科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 王玉琳 刘青 张钰 张亚珂 周心悦关键词:中风后便秘 针刺 针刺敏化穴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的临床研究 2025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敏化穴联合常规针刺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的临床疗效,以探寻治疗不寐的新方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心肾不交型不寐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针刺疗法,治疗组行常规针刺加敏化穴针刺治疗,敏化穴的探寻方法是基于数据挖掘文献查找总结,选取本病使用频次最高的10个腧穴,再于患者体表通过鍉针按压,筛选出视觉模拟评分表疼痛平均值最高的前5个腧穴,即本病所需针刺的敏化穴位,共治疗4周。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心肾不交型不寐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情况,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30例患者敏化穴频次排名前5的有神门穴(15.33%)、百会穴(14.00%)、三阴交穴(12.67%)、内关穴(11.33%)和太溪穴(10.00%)。治疗组在PSQI总评分、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和中医症候评分下降得更为显著。经临床疗效分析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29/30),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18/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频次排名前五的敏化穴有神门穴、百会穴、三阴交穴、内关穴和太溪穴;敏化穴联合常规针刺疗法和常规针刺疗法均能改善患者的症状,但敏化穴联合常规针刺疗法的效果更明显,总有效率更高,且在减少入睡时间、改善睡眠障碍、提高睡眠效率与改善日间功能障碍方面疗效更优。 申一韦 王顺 白妍 王玉琳 张铁儒 张宇 刘正楠关键词:心肾不交型 不寐 针刺 基于络病学说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病机和治疗的理论探析 被引量:11 2022年 基于中医络病学说,根据慢性疲劳综合征疾病特征及发展进程,结合现有研究进展提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核心病机是“正虚络阻”,“虚、郁、瘀”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病机演变过程中的关键,其中气血耗伤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基础,络脉郁滞是发病的始动因素,络虚不荣贯穿疾病始终。疾病病机演变过程具体可表现为络虚不荣、络气郁滞、络脉瘀阻甚至向络脉绌急、络息成积转归,符合络病由气及血的发展规律。因此,基于慢性疲劳综合征“正虚络阻”的核心病机,“补虚通络”法在治疗上能够发挥巨大优势。现将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医病机与治疗进展总结如下,以期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新思路。 李彬彬 冯楚文 孙忠人 陈涛 屈媛媛 王玉琳 王庆勇 李超然 杨添淞关键词:慢性疲劳综合征 络病 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评价量表应用进展 被引量:12 2020年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以长期持续或反复疲劳感为突出表现,或伴随低热(或自觉发热)、记忆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头痛、咽痛、关节痛、睡眠紊乱及焦虑抑郁等多种躯体及精神神经症状的一组复杂的功能紊乱症候群,临床检查多无明显器质性改变。其临床发病率逐年上升,且缺乏特异性诊断标准,临床判断针刺疗效多依赖量表。在量表使用过程中存在量表多样且使用标准不统一等诸多问题,为了全面呈现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研究中的量表使用现状,文章对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评价量表的应用进展进行了回顾,以期有新的启发和收获。 屈媛媛 冯楚文 王庆勇 孙忠人 杨燕 王德龙 李超然 王玉琳 杨添淞关键词:慢性疲劳综合征 针刺 疗效评价 量表 针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6例 被引量:7 2012年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指患者在睡眠时因上呼吸道阻塞,引起呼吸暂停反复发作,出现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患者临床上可表现为打鼾、睡眠时憋醒、白天嗜睡、晨起头痛、记忆力减退、高血压、肺动脉高压、肺心病,严重者可发生心律紊乱甚至突然在睡眠时死亡。一直以来手术是作为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从2009年6月开始我科采用针刺治疗该病,现报道如下。 潘红红 金泽 王玉琳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针刺 电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