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福明

作品数:323 被引量:1,526H指数:19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6篇期刊文章
  • 57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8篇金属学及工艺
  • 117篇一般工业技术
  • 84篇冶金工程
  • 25篇化学工程
  • 17篇理学
  • 6篇文化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7篇合金
  • 32篇奥氏体
  • 22篇晶粒
  • 21篇热力学计算
  • 20篇调质
  • 20篇非调质
  • 19篇热力学
  • 18篇调质钢
  • 18篇非调质钢
  • 17篇化物
  • 16篇铁素
  • 16篇铁素体
  • 16篇凝固
  • 16篇力学性能
  • 15篇析出相
  • 14篇显微组织
  • 13篇偏析
  • 12篇氮化
  • 12篇连铸
  • 10篇易切削

机构

  • 321篇北京科技大学
  • 8篇钢铁研究总院
  • 7篇内蒙古科技大...
  • 6篇江西冶金职业...
  • 5篇新余钢铁集团...
  • 4篇安阳钢铁集团...
  • 4篇北京有色金属...
  • 3篇安徽工业大学
  • 3篇国家电网公司
  • 3篇内蒙古师范大...
  • 3篇首钢集团
  • 3篇包头钢铁(集...
  • 3篇中国金属学会
  • 2篇湖南工学院
  • 2篇烟台南山学院
  • 2篇中国恩菲工程...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 2篇北京首钢股份...
  • 2篇唐山科技职业...
  • 2篇河北津西钢铁...

作者

  • 323篇王福明
  • 75篇李长荣
  • 28篇李文超
  • 25篇宋波
  • 18篇程慧静
  • 17篇杨占兵
  • 15篇李永亮
  • 14篇王金龙
  • 13篇陶素芬
  • 11篇刘克明
  • 10篇夏云进
  • 10篇庞瑞朋
  • 10篇张国庆
  • 10篇张博
  • 9篇韩其勇
  • 9篇王习东
  • 8篇柴国强
  • 8篇何庆文
  • 8篇李天生
  • 8篇孟庆勇

传媒

  • 47篇金属热处理
  • 37篇北京科技大学...
  • 30篇材料热处理学...
  • 16篇特殊钢
  • 8篇炼钢
  • 8篇工程科学学报
  • 6篇钢铁研究学报
  • 6篇钢铁
  • 6篇耐火材料
  • 6篇稀有金属
  • 6篇中国稀土学报
  • 5篇稀有金属材料...
  • 5篇热加工工艺
  • 4篇稀土
  • 4篇钢铁钒钛
  • 4篇有色金属科学...
  • 4篇2002全国...
  • 3篇金属学报
  • 3篇无机材料学报
  • 3篇材料导报

年份

  • 1篇2024
  • 7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8篇2018
  • 8篇2017
  • 22篇2016
  • 17篇2015
  • 17篇2014
  • 25篇2013
  • 18篇2012
  • 15篇2011
  • 27篇2010
  • 29篇2009
  • 13篇2008
  • 16篇2007
  • 14篇2006
  • 7篇2005
3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热处理工艺对水电站用钢SXQ500/550DZ35奥氏体晶粒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通过系列加热温度、保温时间试验、析出相的检测,对水电站用钢SXQ500/550DZ35奥氏体晶粒的长大进行研究,确定完全奥氏体化的推荐温度为900~950℃,推荐保温时间在20~60 min,目的在于通过细化晶粒钢保证其低温冲击韧性,并为后期热处理工艺的完善提供相关依据。
唐郑磊王福明王福明于乔木许少普张阳
关键词:奥氏体晶粒析出相
碳与磷含量对易切削钢9SMn28微观组织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应用元胞自动机-有限元模型(CAFE),模拟了不同碳、磷含量对易切削钢9SMn28凝固组织的影响,并通过热力学计算分析结果,优化了钢中的碳、磷含量。模拟结果表明,C含量在0.09 wt%-0.16 wt%时,随C的增加,柱状晶随之而减小;C含量从0.09 wt%增加到0.15 wt%时,晶粒逐渐细化。P含量在0.02 wt%-0.10 wt%时,随P的增加,晶粒逐渐细化。同时,对C、P模拟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与模拟结果吻合较好。因此,易切削钢9SMn28的C与P含量应该分别取0.15 wt%及0.10wt%,可以有效地改善9SMn28的凝固组织。
王金龙王福明李长荣张炯明
关键词:
粘土碳热还原氮化二步法制备β-Sialon结合刚玉复相材料被引量:20
2002年
以天然粘土为原料 ,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了β Sialon粉体 ,再将它与刚玉复合 ,常压下烧结制备了β Sialon结合刚玉复相材料 ;研究了合成β Sialon粉体的反应过程和最佳工艺参数 ,在反应温度为 1 5 0 0℃ ,保温 6h ,碳的质量分数为2 0 % ,氮气流量为 1 .5L·min- 1 的工艺条件下 ,产物中的β Sialon可达 90 % (质量分数 )以上。测定了添加不同烧结助剂的 β Sialon结合刚玉复相材料的力学性能 ,并用SEM观察了其断口形貌 ,发现添加稀土氧化物La2 O3和Y2 O3的样品烧结相当致密 ,抗折强度分别为 1 72MPa和 2 0 1MPa。
钱扬保王福明徐利华熊韬
关键词:耐火材料粘土Β-SIALON烧结助剂
易切削钢9SMn28定向凝固过程中夹杂物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应用B ridgm an区域熔炼定向凝固设备制备出不同抽拉速度下的定向凝固易切削钢9SMn28。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对所得试样中的夹杂物及树枝晶进行了观察,并通过凝固理论对其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发现,9SMn28钢中的夹杂物主要以MnS的形式存在,普遍聚集在树枝晶间隙之中,其形态以球形为主,在二次枝晶臂周围也存在少量纺锤状和条状的夹杂物,其尺寸随抽拉速度的增大而减小。二次枝晶臂间距的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比较吻合,同样随抽拉速度的增大而减小。
吴朝昀王福明王金龙夏云进
关键词:定向凝固树枝晶
易切削钢38MnVS连铸结晶器内应力模拟
运用MiLE法即混合Langrangian和Eulerian法对易切削钢38MnVS结晶器内有效应力分布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铸坯角部的有效应力较大,是裂纹产生的敏感区域;铸坯角部的温度较高。随着过热度和拉速的增大,...
夏云进王福明王金龙
关键词:有效应力
文献传递
Materials Studio(MS)结构模拟重构在晶体结构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3年
采用Materials Studio(MS)软件对材料的结构进行模拟和重构,把抽象的晶体结构(晶胞或者原子构型)以简单的可视三维原子球棍模型表示出来,促进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复杂晶体结构,提高晶体结构教学的效果。通过建立晶胞和原子构型,形象描述晶体结构几何对称理论体系,并通过一些结构实例,如金刚石、石墨、碳纳米管和其他碳的同素异构体来阐述MS在材料化学和材料科学教程中的应用过程。根据这些原子模拟构型,可以使得晶体结构特征更清晰更简单地表示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大大促进了学生对晶体结构相关参数和对称特征等抽象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引发学生对晶体结构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徐勇王志刚刘科高王献忠石磊王福明林均品
关键词:晶体结构材料化学
钒对中铬白口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04年
研究了钒对中铬白口铸铁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采用SEM与EDS对试样进行了组织与成分分析,并测定了试样的冲击韧性、硬度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V含量的增加,中铬白口铸铁的组织得到细化,冲击韧性得到改善;当V的加入量增加至4%(质量分数)时,基体上弥散分布大量VC颗粒,使得材料有潜在的良好的耐磨性能.
刘克明王福明郝经伟余煌
关键词:中铬白口铸铁力学性能
原位观察MnS对非调质钢拉伸性能各向异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原位观察S质量分数为0.065%的非调质钢纵向与横向拉伸过程中Mn S的行为,研究Mn S形貌与分布对非调质钢各向异性的影响.原位观察表明锻后钢中存在大量长条形Mn S,横向与纵向拉伸过程中Mn S长度方向与拉力方向取向不同.横向拉伸过程中Mn S更易与基体分离产生裂纹,裂纹随Mn S长度方向扩展长大,最终导致基体的断裂.Mn S在纵向拉伸时不易与基体分离,因此对纵向拉伸性能影响较小.钢中群聚分布的Mn S有利于裂纹的聚合长大,会促进基体的断裂.
李梦龙王福明李长荣陶素芬孟庆勇
关键词:非调质钢原位观察硫化锰各向异性
一种新型湿化学方法合成Ba(Mg_(1/3)Ta_(2/3))O_3纳米粉末的研究被引量:6
2002年
介绍了一种工艺简便且成本较低的Ba(Mg1/3Ta2/3)O3(BMT)纳米粉末的湿化学制 备方法.实验过程以Ta2O5作为起始物,通过热碱反应与钽离子浓度控制法合成Ta2O5·nH2O 胶体,然后与Ba、Mg醋酸盐按化学计量比混合,经热处理制得BMT纳米粉末.实验结果表 明该方法制备BMT粉体所需的合成温度仅为800℃;比传统固相反应法合成温度降低400℃ 左右,平均粒径仅为70nm此外所制得的纳米陶瓷材料具有较佳的低温烧结性能和微波介电 特性,比目前报道的醇盐系湿化学制备技术更具有实用性.
连芳徐利华王福明李文超
关键词:纳米粉湿化学法BMT
一种新型湿化学方法合成Ba(Mg_(1/3)Ta_(2/3))O_3纳米粉末的研究
本文介绍了一种工艺简便且成本较低的Ba(Mg_(1/3)Ta(2/3))O_3(BMT)纳米粉末的湿化学制备方法。实验过程以Ta_2O_5作为起始物,通过热碱反应与钽离子浓度控制法合成Ta_2O_5·nH_2O胶体,然后...
连芳徐利华王福明李文超
关键词:湿化学法
文献传递
共3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