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米

作品数:4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稻田
  • 3篇施氮
  • 2篇氮素
  • 2篇铵态氮
  • 2篇硝态氮
  • 2篇分次施氮
  • 2篇VENSIM
  • 1篇单季稻
  • 1篇氮量
  • 1篇氮淋溶
  • 1篇氮水平
  • 1篇氮素利用
  • 1篇氮素利用率
  • 1篇氮素迁移
  • 1篇动态模拟模型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经济
  • 1篇施氮量
  • 1篇施氮水平
  • 1篇适宜施氮量

机构

  • 4篇浙江大学
  • 2篇杭州市农业科...

作者

  • 4篇王米
  • 4篇杨京平
  • 4篇徐伟
  • 2篇戈长水
  • 2篇陈文岳
  • 1篇李金文
  • 1篇汪华
  • 1篇陈志伟
  • 1篇钟声

传媒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3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施氮水平下稻田铵态氮和硝态氮淋溶量的动态模拟被引量:3
2009年
借助自行设计的直管型和弯管型渗漏计,研究水稻生长期间不同施氮水平下稻田犁底层渗漏水中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动态变化,以探寻氮素的渗漏损失规律;利用系统动力学模拟软件Vensim构建氮素转化、循环模型,模拟了氮素在水稻、土壤和水中的迁移转化过程,用2003年杭州余杭区稻田0、75、150、225、300、375kg N·hm-2氮素水平试验结果来校准模型系数,并用2007年相同氮素水平下试验田大田数据来验证模型.从稻田不同供氮水平分次施肥后渗漏水中氮浓度的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的比较可知,直管和弯管型渗漏计的模拟数据与实测值的拟合程度较好,说明模型模拟结果可靠,具有应用价值.
李金文钟声王米杨京平徐伟
关键词:稻田硝态氮铵态氮VENSIM
不同渗漏计对稻田氮素渗漏量的测定差异被引量:3
2009年
采用直管型和弯管型渗漏计,对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生育期间渗漏水中的铵态氮、硝态氮和全氮浓度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直管与弯管渗漏计中渗漏水的铵态氮浓度变化范围均在0-8 mg.L^-1,高于2006年0-4 mg.L^-1的铵态氮浓度变化范围;2007年直管渗漏计中渗漏水的硝态氮浓度主要集中在0-4 mg.L^-1,与2006年基本一致,而弯管渗漏计中渗漏水的硝态氮浓度变化较大,其变动范围主要集中在0-20 mg.L^-1,高于2006年的硝态氮浓度;2007年渗漏水中的全氮浓度变化范围为0-60 mg.L^-1,远高于2006年0-16 mg.L^-1的全氮浓度变化范围.稻田渗漏水中的氮素以硝态氮为主.2007年直管型渗漏计中总氮(TN)渗漏流失负荷为15.81 kg.hm^-2,NO3--N为9.33 kg.hm^-2,弯管型渗漏计中TN渗漏流失负荷为7.21 kg.hm^-2,NO3--N为4.25 kg.hm^-2.稻田渗漏水中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渗漏流失途径不同,应当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估算直管型及弯管型渗漏计中的氮素渗漏量,采用直管型渗漏计对氮素渗漏量的估算较接近于用测坑试验测定的氮素渗漏负荷.
王米陈志伟杨京平徐伟戈长水陈文岳
关键词:稻田分次施氮
分次施氮对单季稻氮素利用率及生态经济适宜施氮量的影响被引量:16
2009年
2004年至2005年在浙北富阳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分次施氮对单季稻氮素利用率及稻田生态经济适宜施氮量的影响.在单季稻不同生育期内,测定水稻植株叶、茎、穗、根全氮含量和土壤全氮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的水稻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与低施氮水平相比,高施氮水平对水稻增产和对氮肥吸收利用率差异不显著,反而向环境中输入较多的氮素;2年的试验表明,应调整返青期、分蘖期和孕穗期施氮比例,实现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同步提高.浙北富阳高肥力稻田中施氮水平需兼顾水稻生产、生态、经济效益的影响,其适宜施氮量为195~232kg·hm-2.
王米杨京平徐伟汪华孙军华
关键词:单季稻氮素利用率施氮量
利用Vensim建立水稻田氮素迁移动态模拟模型及其验证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通过独立排灌系统的田间试验、自行设计的渗漏计研究在控水灌溉条件下大田不同氮肥水平的水稻氮素吸收、田面水氮素动态变化特征及氮素淋失规律.基于前人对氮素在稻田-作物-土壤及水体中的转化迁移途径的研究结果,用Vensim模拟软件构建稻田氮素迁移转化过程的动态模拟模型,利用2003年余杭农业科学研究所氮肥试验测定的相关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校验,再利用2006年富阳及杭州农业科学研究院实验数据验证模型的结构及动态.从对第1次及第2次施肥后植株吸氮量的模型模拟结果可以看出,杭州农业科学研究院与富阳的模拟结果数据都与实验数据相拟合,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为P>0.05=0.581及P>0.05=0.424.说明模型具有可应用性,但模型的拟合度与模型校准数据有很大相关,模型在具体应用上还有进一步改进的余地.
徐伟杨京平王米陈文岳戈长水
关键词:稻田氮素铵态氮硝态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