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舟

作品数:7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新元古代
  • 3篇元古代
  • 2篇同位素
  • 2篇甲烷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学
  • 1篇地球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地质
  • 1篇地质记录
  • 1篇地质演化
  • 1篇氧稳定同位素
  • 1篇哲学
  • 1篇哲学思考
  • 1篇争鸣
  • 1篇神狐海域
  • 1篇铁矿
  • 1篇突变论

机构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广州海洋地质...
  • 1篇青岛海洋地质...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7篇王舟
  • 5篇王家生
  • 3篇林杞
  • 3篇胡军
  • 2篇陈洪仁
  • 1篇李清
  • 1篇邬黛黛
  • 1篇陆红锋
  • 1篇王家生
  • 1篇朱小畏
  • 1篇吴能友
  • 1篇孙飞
  • 1篇谢蕾

传媒

  • 2篇地球科学(中...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地球科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浅表层沉积物中自生黄铁矿及其泥火山指示意义被引量:13
2013年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浅表层沉积物柱状样Site4B中发育异常分布的自生黄铁矿,根据沉积物岩性、结构构造、黄铁矿的硫稳定同位素和TOC含量,发现岩芯柱样约1m深度存在明显的沉积间断界面,自生黄铁矿仅分布在1m以下的沉积物中,主要为棒状和有孔虫填充状,且存在3个异常富集层.黄铁矿含量与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含量之间无明显相关性.黄铁矿的硫同位素值δ34S介于-41.69‰~-49.16‰CDT,是硫酸盐还原作用和硫歧化作用的共同产物.研究认为Site4B站位地处南海北部泥火山发育的有利区域构造背景,泥火山作用所带来的深部甲烷等烃类气体影响了沉积物中硫酸盐还原作用的强度和自生黄铁矿形成的数量.深部甲烷等气体含量随泥火山活动的间歇式变化可能导致了岩芯沉积物中自生黄铁矿数量的不均匀分布.
谢蕾谢蕾王家生吴能友邬黛黛王舟朱小畏胡军陈洪仁
关键词:黄铁矿硫同位素神狐海域
华南新元古代“盖帽”碳酸盐岩中甲烷渗漏事件的综合识别特征被引量:7
2012年
新元古界陡山沱组"盖帽"碳酸盐岩中极低碳稳定同位素值被普遍认为是"雪球"地球后甲烷渗漏事件的关键地质证据,δ13Ccarb介于-41‰~-48‰PDB之间,明确指示其成因与甲烷厌氧氧化作用有关.最近,在长阳地区新发现了另外4个显示明显碳同位素负值(δ13Ccarb~-31.89‰PDB)的剖面,并产出大量枝状、扇形、花瓣状重晶石结晶扇,类似于现代海底冷泉区重晶石特征."盖帽"碳酸盐岩的高分辨率87Sr/86Sr出现异常高值(~0.7186),并与相应层位的极低碳稳定同位素记录之间存在时间上先后关系和成因联系,可能指示甲烷渗漏引起的温室效应造成了陆地化学风化作用的增强和海水87Sr/86Sr比值的增高.因此,华南新元古界陡山沱组"盖帽"碳酸盐岩中保存的极低碳稳定同位素记录、花瓣状重晶石、锶同位素异常正值和帐篷构造、层状裂隙、晶洞等特征性沉积构造,是识别新元古代冰后期和其他地史时期甲烷渗漏事件的综合地质标志.
王家生王舟胡军陈洪仁林杞
关键词:甲烷渗漏新元古代海洋地质
宜昌王家湾奥陶系-志留系界线地层高分辨率碳、氧稳定同位素记录及其成因被引量:8
2012年
晚奥陶世赫南特冰期是地球历史上最重要的冰川事件之一,宜昌王家湾剖面作为奥陶系赫南特阶GSSP完整地记录了奥陶纪末期生物绝灭和环境变化事件.对王家湾小河边剖面(GSSP以南180m小河边)奥陶系-志留系界线地层及其碳氧稳定同位素组成进行了高分辨率研究.其中观音桥层主体为一套厚度小于30cm的泥质灰岩,保存有丰富的赫南特贝动物群化石记录,下伏上奥陶统五峰组笔石页岩,上覆下志留统(兰多维列统)龙马溪组笔石页岩.高分辨率测试分析了其中厚约25cm的观音桥层碳、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发现δ13Ccarb呈现出一次明显的负偏移趋势,在其上部达到最低值-12.8‰,是目前全球该层段无机碳同位素报道的最低值.认为这一明显的δ13Ccarb负偏事件指示了观音桥层沉积环境的突然变化,反映在冰盛期海平面下降时扬子海溶解无机碳库(DIC库)中加入了大量额外轻碳(12C)组份,其来源可能与海底甲烷有氧及厌氧氧化(AOM)或有机质有氧及厌氧氧化过程有关.
涂珅王舟王家生
关键词:地层学
海洋沉积物中AOM成因的自生矿物及其对深时地球古海洋甲烷事件的启示被引量:4
2015年
甲烷厌氧氧化作用(Anaerobic Oxidation of Methane,简称AOM)是海洋沉积物早期成岩过程中常见的地质作用,记录了沉积物埋藏压实期间海水下渗与沉积流体上涌过程中发生的硫酸盐还原和甲烷厌氧氧化等生物地球化学反应,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自生矿物.通过实例分析东北太平洋IODP311航次U1328站位和南海北部陆坡GMGS2航次08站位的钻孔岩芯沉积物中自生矿物的类型和稳定碳、氧、硫同位素组成等,在U1328站位浅表层及约219m深度位置和在GMGS2-08站位15mbsf、60mbsf和84mbsf位置发现了AOM成因的自生碳酸盐类矿物,其δ13C值分别低至-41.50‰(VPDB)和-57.89‰(VPDB),并且出现了富集的黄铁矿及其正偏硫稳定同位素组成,其δ34S值分别高达32.49‰(VCDT)和20.80‰(VCDT).认为现代海洋沉积物中AOM成因的自生矿物能有效地记录海洋的甲烷异常渗漏事件,其矿物组合和稳定同位素组成可用于探索地史时期古海洋的甲烷渗漏事件.新元古代"雪球地球"结束后陡山沱组"盖帽"碳酸盐岩中极低碳稳定同位素的特征和扇状重晶石等自生矿物特征,指示了新元古代冰后期古海洋中曾经出现异常的甲烷渗漏事件,可能造成了古海洋环境和吉气候的突变.根据"将今论古"原理,利用AOM成因的自生矿物探索深时地球重大转折期古海洋的甲烷异常渗漏事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王家生林杞李清陆红锋王舟孙飞
关键词:自生矿物
新元古代冰后期甲烷事件的地质记录及启示
新元古代Ediacaran 纪底部" capcarbonate"具有全球范围的碳稳定同位素负偏记录,华南地区广泛出露的陡山沱组"盖帽"碳酸盐岩中发现了低达-48‰ VPDB 的?13Ccarb 记录,被认为是"雪球"地球...
王家生王舟胡军
华北房山景儿峪组顶部古风化壳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被引量:14
2018年
风化壳的元素地球化学组成可以反映风化壳的发育类型及其气候特征,地史时期形成的古风化壳的元素地球化学组成可以揭示古风化壳的类型及其古气候特征.华北地区新元古代晚期(景儿峪组)至寒武纪(府君山组)期间的地层记录缺乏连续性,广泛发育一套典型的古风化壳,该古风化壳的发育过程可能记录了晚新元古代至早寒武纪期间的古气候特点.针对华北房山地区景儿峪组顶部保存的古风化壳中常量元素的组成、元素迁移富集特征和风化系数等分布规律开展了较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SiO_2、Al_2O_3、TFe_2O_3、CaO是景儿峪组顶部古风化壳的主要组分,Al_2O_3、TFe_2O_3、TiO_2、K_2O在风化壳的中上部相对富集,SiO_2则轻微亏损,CaO、Na_2O、MgO、P_2O_5被迁移淋失;(2)硅铝系数、硅铝铁系数、化学蚀变指数(CIA)、残积系数、风化淋溶系数(BA)等地球化学指标的垂向变化特征指示该古风化壳形成于温暖湿润条件下中等强度的化学风化作用,其风化过程可能经历了由较弱至较强再逐渐减弱的演变过程;(3)与现代发育于湖南、贵州、云南等地碳酸盐岩类基岩之上的风化壳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发现景儿峪组顶部古风化壳的Si淋失度和Fe、Al富集度均较低.综合研究区古风化壳的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同时结合新元古代晚期至寒武纪的华北板块古纬度迁移特征,认为房山地区景儿峪组顶部发育的古风化壳形成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热带气候,为脱硅富铝化程度较低的硅铝粘土型风化壳.
马晓晨王家生陈粲王舟
关键词:地球化学古风化壳古气候
地质演化突变论与渐变论的争鸣发展及其哲学思考被引量:1
2009年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感性到理性,从神学到科学的过程,地球演化悠远漫长,地球上的一切过程是古已有之并且缓慢的连续变化,还是曾经经历了无法重现的短暂而强烈的事件,导致了地球如今的基本结构和面貌,突变论与渐变论之争持续至今并伴随地质哲学的发展,这期间其各自都有发展和革新,如新突变论以及间断平衡论等新兴学说的提出,但它们的争论并未平息且将继续进行下去。
王舟
关键词:突变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