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鹏军

作品数:10 被引量:103H指数:7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心力衰竭
  • 8篇衰竭
  • 6篇中医
  • 5篇慢性
  • 5篇慢性心力衰竭
  • 4篇辨证
  • 2篇心室
  • 2篇血性
  • 2篇血瘀
  • 2篇血瘀证
  • 2篇气虚
  • 2篇气虚血瘀
  • 2篇气虚血瘀证
  • 2篇缺血
  • 2篇缺血性心力衰...
  • 2篇中医辨证
  • 2篇中医药
  • 2篇中医证
  • 2篇瘀证
  • 2篇细胞

机构

  • 8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9篇王鹏军
  • 8篇苗阳
  • 7篇刘玲玲
  • 4篇王健
  • 2篇罗良涛
  • 1篇孙明谦
  • 1篇宗飞
  • 1篇杨锡燕

传媒

  • 3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医杂志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客观化研究现状被引量:18
2013年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成为21世纪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中国最新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35~74岁成年人中约有400万心衰患者,病死率为30%,5年病死率达67%,甚至与一些恶性肿瘤相当。我国多项心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心衰住院患者病因中冠心病占45.6%,居各种病因之首。因此,对心衰的防治显得尤为迫切。
王鹏军苗阳王健罗良涛宗飞刘玲玲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辨证客观化心衰患者中医年病死率
白细胞介素-1在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概述
2017年
炎症在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白细胞介素-1(IL-1)是一种高度活跃的促炎细胞因子,它能够促进趋化因子及其他细胞因子的分泌,诱导其下游上百种炎症介质的合成及表达,激发炎症的级联反应,扩大炎症反应。研究显示,IL-1能够促进心室重塑,抑制心脏功能,降低运动耐量,促进心衰的发展。本研究就IL-1促进心衰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综述如下。
王鹏军杨锡燕
关键词:心力衰竭白细胞介素1心室重塑心脏功能运动耐量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神经内分泌及细胞因子相关性探讨被引量:7
2013年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具有明显的优势,然而对心衰中医证型的客观化研究却远远不够,使得学者对心衰的中医辨证差异很大,从而影响了中医药的疗效。近年来,随着对心衰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内源性神经激素及细胞因子在心衰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诸多学者也从神经内分泌及细胞因子方面展开了与心衰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文章从心衰的中医辨证分型、心衰时神经内分泌及细胞因子的变化和慢性心衰中医证型与神经内分泌及细胞因子的相关性三方面做了简要分析,并分析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及可行的解决方案。
王鹏军苗阳王健罗良涛刘玲玲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神经激素细胞因子
慢性心力衰竭病证结合与临床治疗初探被引量:20
2011年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成为21世纪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现代医学治疗心衰虽然取得了明显进步,但在治疗上带来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如利尿剂引起的电解质、代谢紊乱,ACEI引起的干咳,加之长期吃药药物对胃的刺激等。随着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是病证结合思想的深入,在中医传统辨证分型的基础上,进行西医病的辨证,使得中医药治疗心衰具有独特的优势。
苗阳王鹏军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药治疗辨证分型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观察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益气养阴、温阳活血利水等中药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心率变异性(HRV)的改善及不同中医证型HRV各指标的差异。方法将11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对照组),每组55例,分别检测治疗前后HRV时域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全部正常窦性心搏间期的标准差(SDNN)与全程记录中每5min R-R间期的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均升高(P<0.05),治疗组升高更显著(P<0.05),全程记录相邻R-R间期差值大于50ms的个数与总R-R间期个数的百分比(PNN50),治疗组下降更加明显(P<0.05),但全程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改善无统计学意义(P>0.05);CHF各中医证型组中,SDNN与SDANN在气阴两虚血瘀与气虚血瘀水停两型中均较心肾阳虚血瘀型升高(P<0.01),但气阴两虚血瘀型与气虚血瘀水停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MSSD与PNN50在各证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可使慢性心力衰竭病人HRV改善更为显著;HRV部分指标进一步研究和细化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和辨病的参考。
刘玲玲苗阳王健王鹏军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心率变异性中医药辨证分型
益气活血化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是呼吸困难和无力而致体力活动受限和水肿,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其发病率高,病死率高,严重危害着人民的身体健康。中医学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益气活血、化瘀利水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治法。本文从益气活血、化瘀利水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理论基础、常用方药、临床疗效、作用机制四个方面展开讨论。
王鹏军苗阳王健刘玲玲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化瘀利水法益气活血功能性疾病心室充盈
浅谈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策略被引量:18
2013年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渊博与创新的学术思想、丰富与独特的临床经验及高尚的医德与严谨的治学精神是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主要内容。传承中当三者互参,系统传承,又当根据各部分传承内容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有针对性的传承方法。学术思想的传承方法主要为研读论著、学术访谈及学术经验推广会;临床经验的传承应遵循"临床信息采集—挖掘提取经验—临床应用验证—机理机制研究—理论指导临床"的模式;医德与治学的传承则需要在向名老中医的学习中耳濡目染、精心体会。
王鹏军苗阳刘玲玲
关键词:名老中医经验学术传承中医教育
缺血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和阳虚水停证的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研究缺血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和阳虚水停证的血浆代谢组学特征,探索代谢组学在缺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中的应用。方法:收集缺血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和阳虚水停证患者各18例,利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技术对样本进行检测,用主成分分析(PCA)及偏最小二乘分析判别法(PLS-DA)处理图谱数据,研究两组血浆代谢物图谱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血浆LC-MS图谱的PCA及PLS-DA分析显示,气虚血瘀证和阳虚水停证能够被明显区分,两组血浆代谢物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缺血性心力衰竭阳虚水停证较气虚血瘀证,3种溶血磷脂酰胆碱类物质含量降低,3种肉碱类物质含量升高,2中脂肪酸类物质含量升高,肌酐含量升高。结论:缺血性心力衰竭阳虚水停证和气虚血瘀证具有不同的代谢模式,两组能量代谢及磷脂代谢存在差异。以LC-MS为技术特点的代谢组学研究方法能够将两者区分,为中医证候的客观诊断提供了新的检测方法。
王鹏军孙明谦苗阳刘玲玲
关键词:缺血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代谢组学
缺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与NT-proBNP及心肌损伤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索缺血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和阳虚水停证与N端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及心肌损伤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住院的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36例,气虚血瘀证和阳虚水停证各18例,检测患者血中NT-proBNP及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的含量,比较气虚血瘀证和阳虚水停证NT-proBNP及cTnT含量的差异,进一步对差异指标进行ROC曲线分析,计算ROC曲线下面积,分析差异指标与阳虚水停证的相关性。结果:缺血性心力衰竭阳虚水停证较气虚血瘀证NT-proBNP及cTnT含量升高(P<0.05);阳虚水停证与气虚血瘀证NT-proBNP及cTnT的ROC曲线分析显示,NT-ProBNP曲线下面积0.91,cTnT曲线下面积0.79(P<0.05);cTnT及NT-ProBNP与阳虚水停证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分别为0.50、0.72(P<0.05)。结论:NTproBNP及cTnT可以为缺血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和阳虚水停证的辨证分型提供检测依据。
王鹏军苗阳刘玲玲
关键词:缺血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NT-PROBNPCTNT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