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凤石

作品数:166 被引量:445H指数:10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天津市科技计划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8篇期刊文章
  • 18篇专利
  • 15篇会议论文
  • 1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3篇医药卫生
  • 3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0篇综合征
  • 35篇动脉
  • 33篇代谢
  • 33篇细胞
  • 31篇代谢综合
  • 31篇代谢综合征
  • 26篇冠状
  • 26篇冠状动脉
  • 20篇心肌
  • 20篇血管
  • 19篇脂肪
  • 16篇胰岛
  • 16篇胰岛素
  • 16篇沙坦
  • 16篇替米沙坦
  • 14篇血清
  • 13篇蛋白
  • 13篇内皮
  • 12篇内皮细胞
  • 11篇胰岛素抵抗

机构

  • 129篇天津市公安医...
  • 43篇天津医科大学
  • 39篇天津市第四中...
  • 11篇天津市胸科医...
  • 6篇天津市安康医...
  • 5篇天津市海河医...
  • 4篇天津医院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天津出入境检...
  • 3篇天津市公安局...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市第一中...
  • 2篇泰达国际心血...
  • 2篇天津市宝坻区...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沧州市中心医...

作者

  • 166篇田凤石
  • 29篇岳松
  • 26篇雒瑢
  • 23篇王金良
  • 20篇葛进
  • 18篇吴岩
  • 18篇姜霞
  • 18篇赵紫琴
  • 16篇汤乃军
  • 16篇熊湘明
  • 15篇张宏
  • 15篇郑喜兰
  • 14篇赵明
  • 11篇王培元
  • 10篇王亚莎
  • 10篇方涛
  • 8篇李永辉
  • 8篇张秀泉
  • 8篇班东杰
  • 8篇绳建敏

传媒

  • 36篇天津医药
  • 12篇中国危重病急...
  • 10篇天津医科大学...
  • 4篇山东医药
  • 3篇中华内分泌代...
  • 3篇中国慢性病预...
  • 3篇中国心血管杂...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临床荟萃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河北医药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劳动卫生...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继续医学教育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国际内分泌代...
  • 2篇2007年第...
  • 2篇2009年第...

年份

  • 8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11篇2014
  • 10篇2013
  • 6篇2012
  • 9篇2011
  • 8篇2010
  • 11篇2009
  • 10篇2008
  • 15篇2007
  • 6篇2006
  • 10篇2005
  • 4篇2004
  • 6篇2002
  • 4篇2001
  • 8篇2000
  • 8篇1999
1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成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学建立
田凤石张宏宋学明王胜霞冯丽君阳泽彬韩刚梁燕生张文治
以往,国内外培养内皮细胞,取材多限于人脐静脉和动物(如牛、猪、兔、鼠等)的冠状动脉血管,本研究旨在建立成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以更贴近于人体实际其结果更加真实可信。本实验采用成年男性急死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内皮...
关键词:
关键词:成人体外培养
冠心病与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关系研究
姜霞田凤石王金良吕锦熊湘明
冠心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也是中老年人死亡的首位病因。冠心病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在此基础上的动脉斑块形成、破裂、血栓形成可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如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此过程有多种因素参与。本研...
关键词:
关键词:冠心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主动脉、桡动脉和内乳动脉粥样硬化与微生物感染的关系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人主动脉、桡动脉和内乳动脉粥样硬化与微生物感染的关系。方法:搭桥手术中成功取得主动脉碎片(全层)30例、桡动脉30例和内乳动脉20例,组织行PCR检测及病理学分析,评估血管病变程度并分级。结果:30例主动脉、30例桡动脉、20例内乳动脉其轻度病变组与重度病变组肺炎衣原体(CPn)、幽门螺旋杆菌(HP)、巨细胞病毒(CMV)的PCR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n、HP、CMV感染与动脉硬化有关,但与主动脉、桡动脉、内乳动脉的动脉病理改变程度无关。
葛进田凤石胡大一熊湘明阳泽斌赵敏张永王金良
关键词:主动脉桡动脉衣原体巨细胞病毒
代谢综合征患者综合干预效果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索以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戒烟限酒为核心的综合干预措施对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的干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诊断标准,以被诊断为MS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12个月的干预。对照组患者每2个月接受1次MS相关防治知识讲座。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自我管理的方法对干预组患者开展以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戒烟限酒为核心的综合干预。于干预前、干预6个月及干预12个月后对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检查和生化指标检测。通过问卷调查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变化情况。结果干预12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体重指数、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水平下降幅度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上升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以合理膳食、增加体育运动、戒烟限酒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干预对MS患者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措施。
王亚莎肖箫方涛李永辉田凤石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X干预性研究
躁动病人床上约束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躁动病人床上约束带,属于约束人体或人体组成部分的器件。本实用新型是将第一套臂带内侧的结合片和第二套臂带内侧的加长结合片结合后联体;结合片与加长结合片向内侧上方对应形成有肩胸带和与之结合的胸带扣;结合片...
于洁髙军贾华李明祥田凤石
文献传递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H型高血压及相关因素的分析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H型高血压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44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为H型高血压组(Hcy≥10μmol/L)、非H型高血压组(Hcy<10μmol/L),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观察有无斑块、斑块位置及类型,计算斑块积分并测量血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同时收集年龄、性别、病程等流行病学资料。结果:H型高血压组颈动脉IMT、斑块积分、斑块检出率、合并脑梗死及冠心病构成比均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IMT与Hcy、空腹血糖(FBG)、HDL-C、年龄及高血压病程有相关性。结论:H型高血压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密切相关,高同型半胱氨酸可在高血压的基础上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
杨虹田凤石
关键词:超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
检测血清心脏肌钙蛋白Ⅰ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探讨血清心脏肌钙蛋白I(CTnI)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分别于入院即刻、第4天及第7天各取静脉血1次,31例对照组空腹取血一次,分别测定CTnI及CK-MB值并加以比较。结果-AMI组患者入院即刻、第4天、第7天CTnI高于上限值者分别有25例(100%)、23例(92%)、16例(64%)。CK-MB高于正常者分别有25例(100%)、3例(16%)、0例。入院即刻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测定CTnI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1、P<0.05。CKMB测定值在AMI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UAP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nI在心肌损伤早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CTnI明显增高不仅可用于AMI特异性诊断,其轻度增高对UAP诊断亦应引起重视。
姜霞田凤石赵明张秀全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脏肌钙蛋白I老年人
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粘附分子及相关因素的研究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患者发病早期和 1周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sVCAM 1)、D 二聚体、血小板第 4因子 (PF4 )的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测定 40例AMI、45例UAP患者发病 2 4h和 1周时血清sICAM 1、sVCAM 1、D 二聚体、PF4 并与 3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 AMI和UAP患者于发病 2 4h和 1周时sICAM 1、sVCAM 1、D 二聚体、PF4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AMI组中 ,溶栓再通者与未溶栓者sICAM 1、sVCAM 1、D 二聚体、PF4 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AMI溶栓组中再通后与再通前相比 ,sICAM 1、sVCAM 1、D 二聚体均明显下降 (P <0 0 5 ) ;AMI、UAP组于发病 2 4h及 1周时sICAM 1与sVCAM 1均具有正相关性 (P <0 0 1) ,PF4 与sICAM 1、sVCAM 1、D 二聚体间亦具有正相关性 (P <0 0 1)。结论 AMI、UAP从发病早期至 1周sICAM 1、sVCAM 1持续升高 ,以AMI更为明显 。
田凤石李旸胡大一姜霞孙华葛进赵明王培元王金良
关键词:心肌梗塞不稳定型心绞痛AMIUAP
CDK5介导的PPARγ磷酸化在动脉粥样硬化泡沫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5(CDK5)介导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磷酸化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常规培养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实验设对照组(C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组(O组,50mg/Lox-LDL)、Roscovitine+ox-LDL组(R组,15μmol/LRoscovitine+50mg/Lox-LDL)。待细胞融合至70%左右,R组加入15μmol/LRoscovitine预处理30min,之后O组和R组分别加入50mg/Lox-LDL继续培养24h,使其转化为泡沫细胞;C组不作处理。利用Westernblot检测各组pPPARγ、tPPARγ、p35和CDK5蛋白表达的变化,油红O染色和异丙醇萃取实验分析各组细胞内脂质聚积情况,酶法测定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反转录PCR(RT-PCR)检测各组ox-LDL摄取相关基因CD36、SR-A1和胆固醇外流相关基因ABCA1、ABCG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ox-LDL诱导后,O组pPPARγ/tPPARγ比值、p35/CDK5比值、细胞内脂质聚积、总胆固醇含量、游离胆固醇含量、胆固醇酯/总胆固醇比值均较C组明显升高(P<0.05);CDK5抑制剂干预后,R组上述指标均较O组降低(P<0.05)。RTPCR结果显示,ox-LDL诱导后,O组ox-LDL摄取相关基因CD36、SR-A1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而胆固醇外流相关基因ABCA1、ABCG1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CDK5抑制剂干预后,上述指标变化与O组呈相反趋势(P<0.05)。结论CDK5/pPPARγ途径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泡沫细胞的形成。
沈娜沈娜贺晶刘勇刘勇田凤石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泡沫细胞ABCG1
替米沙坦上调内脏脂肪组织的脂联素表达并改善胰岛素抵抗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体外原代培养的人前脂肪细胞和OLETF大鼠脂肪组织中脂联素表达以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替米沙坦处理提取自人腹部皮下和内脏的前脂肪细胞,观察细胞分化、胰岛素敏感性和脂联素的表达与分泌。对尚未发生糖尿病...
雒瑢赵紫琴田凤石郑喜兰熊海亮葛进岳松
文献传递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