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麻醉
  • 3篇手术
  • 3篇术后
  • 3篇围术期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认知障碍患者
  • 2篇烧伤
  • 2篇腹部
  • 2篇腹部术后
  • 1篇心肺疾病
  • 1篇性细胞
  • 1篇严重烧伤
  • 1篇炎性细胞
  • 1篇炎性细胞因子
  • 1篇腰麻
  • 1篇腰麻硬膜外联...
  • 1篇一次性吸痰管
  • 1篇硬膜外联合
  • 1篇硬膜外联合麻...

机构

  • 8篇郑州市第一人...
  • 2篇河南大学

作者

  • 10篇田恒卓
  • 3篇胡继英
  • 2篇魏秀兰
  • 1篇雷明朝
  • 1篇常文州
  • 1篇陈勇
  • 1篇夏菲妍
  • 1篇徐志霞
  • 1篇雷鸣朝

传媒

  • 3篇河南外科学杂...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7篇2012
  • 1篇2005
  • 2篇199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部术后发生认知障碍患者的围术期相关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分析腹部术后发生认知障碍(POCD)患者的围术期相关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情况。方法连续选择近期在我院接受腹部手术治疗术后发生POCD患者39例,对照组选择同期住院接受相同手术术后没有发生POCD患者35例,两组对象手术前后分别接受了外周血相关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和hs-CRP)表达浓度检测。结果两组对象手术前外周血TNF-α、IL-6和hs-CRP表达分布接近(P均>0.05),两组对象手术后外周血均TNF-α、IL-6和hs-CRP明显高于手术前,同时POCD组术后这3项指标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0.05)。结论腹部术后发生POCD患者常常伴有外周血相关炎性细胞因子高水平表达。
田恒卓
关键词:腹部术后肿瘤坏死因子-A
静吸复合麻醉用于腭裂患儿手术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2年
目的观察分析静吸复合瑞芬太尼、七氟烷麻醉,用于腭裂患儿手术的临床效果评定。方法 160例ASAI-Ⅱ级腭裂手术患儿,年龄(2.65±0.83)岁,随机分为两组。A组给予氯胺酮6~8mg/kg肌内注射+丙泊酚2mg/kg静注诱导插管,术中静脉泵注丙泊酚4-10mg(/kg h),维持麻醉。B组给予8%七氟烷面罩吸入+瑞芬太尼0.5μg/kg缓慢静注诱导,术中应用瑞芬太尼0.10~0.25μg/(kg.min)+七氟烷1-1.5MAC维持。根据术中血流动力学状况和手术刺激程度,适当调控麻醉深度。结果两组诱导插管均顺利。A组诱导后较前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气管插管及手术分离腭瓣时心率再次加快。B组在诱导后心率、血压下降,气管插管和分离腭瓣时心率、血压保持平稳。术后B组自主睁眼和拔管时间显著早于A组,B组发生躁动病例多于A组。结论小儿腭裂手术时采用静吸复合瑞芬太尼七氟烷麻醉风险系数较低,临床效果满意。
田恒卓雷鸣朝
关键词:静吸复合七氟烷腭裂
腹部术后发生认知障碍患者的围术期常见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分析腹部术后发生认知障碍(POCD)患者的围术期常见危险因素。方法连续选择近期在本院手术室接受腹部手术治疗患者224例,入选对象接受了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及"POCD围术期常见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并按住院7d内是否发生POCD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224例接受腹部手术患者中,术后7d内发生POCD者39例(17.41%),没有发生POCD者185例(对照组)。POCD组的平均年龄、全身麻醉例数、平均麻醉深度、术中低血压例数、低氧血症例数、过度通气例数和有手术合并症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而平均文化程度和区域阻滞麻醉例数则明显少于前者(P均<0.05)。结论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全身麻醉、麻醉程度较深、术中出现低血压、低氧血症、过度通气以及有手术合并症的腹部手术患者较容易发生POCD。
田恒卓
关键词:腹部术后围术期
小儿严重烧伤围麻醉期低体温的临床分析及防治对策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观察低体温对小儿严重烧伤围麻醉期的影响,探讨小儿严重烧伤围麻醉期的体温管理措施。方法将153例全身麻醉严重烧伤患儿随机分为低温组和非低温组。观察两组平均动脉压(MAP)、血乳酸、血小板、术中失血量和输血需要量、术后植皮区感染和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与非低温组比较,低温组患儿围术期MAP、心率(HR)变化较大(P〈0.05);心律失常、术区感染和肺部并发症明显增高(P〈0.05)、血小板减少、术中输血量增加等。结论小儿低体温使围麻醉期的危险性增加,麻醉医生应积极采用保温措施防止围麻醉期低体温的发生,以增加手术和麻醉的安全性。
田恒卓雷明朝
关键词:小儿温度管理麻醉烧伤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产科手术中的应用
1999年
目的: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对30例剖宫产患者施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局麻药采用0.75%布比卡因1ml,观察其麻醉效果,并发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30例手术麻醉效果满意,肌松好、起效快、术中低血压发生率低。结论:采用CSEA效果好,并发症少,可作为剖宫产麻醉的一种较好的选择。
胡继英魏秀兰田恒卓
关键词:腰麻硬膜外麻醉产科手术
声带息肉摘除术的麻醉处理
1999年
声带息肉摘除术的麻醉要求除了给手术者提供清晰的视野、声带固定、有充分的操作空间外,还要求术后迅速清醒,尽快恢复气道的保护性反射。我们采用经鼻插入吸痰管行高频喷射通气(HFJV),异丙酚、司可林维持麻醉,为50例患者施行手术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胡继英魏秀兰田恒卓
关键词:声带息肉麻醉处理摘除术司可林显微喉手术支撑喉镜手术一次性吸痰管
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在上肢烧伤患者的术中应用
2012年
臂丛神经阻滞在病人上肢手术中已经广泛应用,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简单,实用的麻醉方法,但作用不全及止血带不适反应,在上肢烧伤病人手术中较为常见;再者由于为早日恢复病人肢体功能,常需自体皮移植。以往常常局麻下取皮,但是局麻效果常常不确切,使手术操作不能顺利进行;对于植皮面积较大病人存在对侧上肢、双下肢、及躯干取皮术者,局麻药用量大,易出现局麻药中毒的风险;随着现代医疗水平要求的提高,使用单纯的臂丛神经阻滞,不能满足病人对手术舒适度的要求。本文探讨全麻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烧伤病人术中应用。
田恒卓徐志霞陈勇
关键词:上肢烧伤
200例70岁以上高龄患者麻醉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总结70岁以上高龄患者的麻醉方法和管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70岁以上患者的麻醉处理,其中40%患者术前检查发现合并有其他疾病,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种类的不同,选择全身麻醉或者连续硬膜外麻醉。结果患者的麻醉效果都较为理想,麻醉后的生命体征基本平稳,围术期无一例因麻醉因素死亡。结论做好麻醉前访视、准确充分的评估及准备,采用适当的方法麻醉,加强监测,术中、术后及时充分进行麻醉管理及并发症防治,可使高龄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减少麻醉风险。
田恒卓
关键词:麻醉高龄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
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观察
2012年
舒芬太尼为强效阿片类镇痛药,镇痛强度是吗啡的75~125倍,是芬太尼的5~10倍,脂溶性为芬太尼的2倍,作用时间为30~60min,半衰期为156min,体内蓄积时间短于芬太尼。在观察剖宫产术后应用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与吗啡硬膜外镇痛相比在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上有无优势。
田恒卓夏菲妍
关键词: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剖宫产
控制呼吸和自主呼吸在颅脑外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2005年
目的:观察颅脑外伤手术麻醉中保留病人自主呼吸和使用肌松剂控制呼吸两种情况下病人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气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颅脑外伤手术60例,分成A、B两组,A组病人术中不用肌松剂,保留病人自主呼吸。B组病人术中应用肌松剂,机控呼吸并适当过度通气,分别于切皮、手术进行1h、2h、术毕四个时刻点采血行血气分析,记录各时刻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病人四个时刻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氧分压、PH无统计学差异。手术进行2h及术毕A组病人PaCO2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颅脑外伤手术麻醉中应用肌松剂控制呼吸较自主呼吸更科学、更合理。
胡继英常文州田恒卓
关键词:颅脑外伤手术方法麻醉方法心肺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