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慕琴

作品数:331 被引量:1,016H指数:16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89篇期刊文章
  • 123篇专利
  • 1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0篇矿业工程
  • 60篇电气工程
  • 48篇自动化与计算...
  • 15篇电子电信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9篇文化科学
  • 6篇机械工程
  • 5篇化学工程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5篇液压支架
  • 34篇故障诊断
  • 33篇工作面
  • 29篇矿用
  • 28篇电动机
  • 28篇综采
  • 27篇综采工作
  • 27篇综采工作面
  • 23篇总线
  • 23篇传感
  • 22篇煤矿
  • 22篇控制系统
  • 22篇采煤
  • 21篇电液
  • 21篇煤机
  • 21篇采煤机
  • 20篇电机
  • 20篇绝缘
  • 19篇电液控制
  • 19篇放电

机构

  • 328篇太原理工大学
  • 7篇太原科技大学
  • 5篇山西晋城无烟...
  • 4篇山西大学
  • 4篇晋煤集团
  • 4篇太原重工股份...
  • 3篇山西煤炭职业...
  • 2篇太原工业学院
  • 2篇天津大学
  • 2篇山西省人民医...
  • 2篇山西省电力公...
  • 2篇山西电力公司
  • 2篇山西晋城无烟...
  • 2篇山西科达自控...
  • 2篇山西晋煤集团...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晋城煤业集团
  • 1篇中国北车集团
  • 1篇太原市人民政...

作者

  • 329篇田慕琴
  • 223篇宋建成
  • 118篇许春雨
  • 41篇耿蒲龙
  • 33篇雷志鹏
  • 31篇吝伶艳
  • 26篇郑丽君
  • 25篇陈惠英
  • 19篇温敏敏
  • 17篇郭安林
  • 15篇曲兵妮
  • 14篇高云广
  • 12篇任鸿秋
  • 12篇刘媛
  • 12篇李新胜
  • 10篇张文杰
  • 9篇渠云田
  • 9篇宋渊
  • 9篇贺颖
  • 9篇冯君玲

传媒

  • 40篇工矿自动化
  • 16篇煤矿机械
  • 10篇煤炭技术
  • 9篇煤矿安全
  • 8篇高电压技术
  • 8篇现代电子技术
  • 5篇太原理工大学...
  • 5篇高压电器
  • 5篇煤炭工程
  • 5篇煤炭学报
  • 4篇电气传动
  • 3篇中国煤炭
  • 3篇电测与仪表
  • 3篇电机与控制学...
  • 3篇太原重型机械...
  • 3篇绝缘材料
  • 3篇科技情报开发...
  • 3篇煤矿机电
  • 3篇煤炭科学技术
  • 3篇计算机与现代...

年份

  • 1篇2024
  • 11篇2023
  • 18篇2022
  • 18篇2021
  • 20篇2020
  • 22篇2019
  • 30篇2018
  • 28篇2017
  • 29篇2016
  • 26篇2015
  • 14篇2014
  • 19篇2013
  • 20篇2012
  • 17篇2011
  • 18篇2010
  • 7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3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YX-A 型三辊联合穿轧机压下控制仪研制
1998年
本文是在作者最近研制的YXA型三辊联合穿轧机压下控制仪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主要介绍了这个简单而实用系统的基本组成、软件设计。实现了三辊联合穿轧机同步压下等控制功能。
田慕琴同宇权申宝成
关键词:同步控制轧钢机械
风电场层AGC常用分配策略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1
2019年
风电场层AGC负责接收、分配和下发系统调度有功指令目标值至场内各机组,其中分配策略将直接影响风电场AGC的控制性能。目前常用的分配策略有有功变化量平均分配、有功等比分配和相似出力裕度分配。从机组台数、限电量和可用理论有功计算误差等方面分别比较了三种常用分配策略对风电场AGC响应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机组台数和限电量对风电场AGC响应时间的影响很小,但可用理论有功计算误差有可能导致系统调度下发的有功指令目标值经风电场层AGC分配、下发,再经机组层AGC执行后仍无法进入调节死区,需二次分配,增长了风电场AGC的响应时间。该研究将为风电场AGC控制性能的改善提供技术依据。
武晓冬朱燕芳田慕琴
关键词:风电AGC
基于RBF神经网络和小波包的电动机故障诊断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针对传统的电动机故障诊断存在很难准确提取故障时的特征信号及对故障作出准确预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和小波包的电动机故障诊断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小波包分析技术提取电动机典型轴承故障、转子故障和绝缘故障振动信号的特征频段能量并组成向量作为RBF神经网络的输入,用于诊断电动机的故障。实验和仿真结果表明,使用RBF神经网络对电动机故障诊断是非常有效的,对电动机早期故障的发现及维修有积极意义。
王凡重田慕琴
关键词:电动机故障诊断RBF神经网络小波包分析振动信号
乙丙橡胶绝缘的表面击穿与沿面放电特性被引量:14
2016年
为了探究乙丙橡胶绝缘的表面击穿特性和沿面放电行为,选择板-板电极、棒-环电极和针-板电极3种典型的电极结构来模拟不同电场分布,分别测量并分析了3种电极下外施交流和负极性直流电压时乙丙橡胶的表面击穿电压和击穿痕迹。在外施交流电压下,测量了不同电压下的沿面放电,分析了沿面放电起始和发展过程。试验结果表明:电场分布越均匀,表面击穿电压越大;板-板电极下的起始放电电压与电极间距成正相关性,而棒-环电极和针-板电极下的起始放电与起晕电压相关,其值在1.9~2.4kV之间;在不同电场分布和放电阶段,发生的放电类型和放电谱图也有所差别,而且在沿面放电前期,放电脉冲幅值较小,约为1.2V;但是在沿面放电后期,放电比较分散,放电脉冲幅值较大,最高可达43V。据此可以对沿面放电发展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
雷志鹏冯晨宋建成任鸿秋田慕琴吝伶艳
关键词:乙丙橡胶沿面放电放电谱图
低温环境下低损耗钛酸铜镧钙介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介电损耗钛酸铜镧钙介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陶瓷材料的组成为Ca<Sub>1‑x</Sub>La<Sub>x</Sub>Cu<Sub>3</Sub>Ti<Sub>4</Sub>O<Sub>12+0.5x...
张建花郭斯琪卢文敏陈子成王大伟郭向阳郝嵘雷志鹏李媛媛田慕琴
文献传递
基于流固耦合分析的矿用干式变压器温度场仿真被引量:32
2016年
壁面对流换热系数是影响干式变压器换热分析和温度场计算结果准确与否的关键因素,但其值很难精确测量。为了更准确地计算壁面对流换热系数,提出了一种基于FEM的干式变压器流固耦合数学分析模型,同时采用Fluent对干变的3D温度场和流体场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了干变内部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并与解析结果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谐波、负载系数对干变谐波损耗及温升的影响,得到谐波损耗及温升与谐波次数、负载系数的关系。结果表明,考虑空气流场的流固耦合模型能准确分析变压器运行中的温升问题,同时指出干变谐波损耗和温升随谐波次数的增加而增大,并逐渐趋于平缓,且随负载系数的增大而急剧增大。这为变压器的定点监测提供了参考依据,有助于减少变压器的损耗,延长使用寿命,保证变压器的安全稳定运行。
田慕琴朱晶晶宋建成温敏敏彭炜文
关键词:谐波损耗负载系数
一种液压间架控制器的程序在线升级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液控制器程序在线升级方法,尤其是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的液压间架控制器的程序在线升级方法。工作面上的所有液压间架控制器都通过RS-485架间通讯依次相连,液压间架控制器其内部硬件包括主控部分和接口控制...
宋建成刘媛张文杰田慕琴许春雨辛春红
文献传递
负反馈实验电路的改进
1998年
电工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其实验课时占到总学时的10%左右,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巩固概念,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实验教学的质量至关重要。如何选择合理、正确的实验是做好实验的第一步。以下以并联电流负反馈实验电路说明之。
田慕琴赵战兰
关键词:助学实验电路学时实验教学技术基础课负反馈
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自抗扰控制策略的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永磁同步电机(PMSM)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针对PI控制器无法解决快速性和稳定性之间的矛盾且抗扰动能力弱的问题,在PMSM矢量控制系统的转速环中用自抗扰控制(ADRC)控制器代替PI控制器。利用Simulink分别对基于ADRC和基于PI控制的PMSM矢量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对2种策略的控制效果进行对比。利用dSPACE试验平台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初步的验证。结果表明,ADRC有效地抑制了扰动,转速调节快速且无超调,提高了系统的控制性能。
崔东明任俊杰黄济文田慕琴
关键词: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自抗扰
基于信息融合的异步电动机故障迹象智能预测系统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异步电动机故障机理较复杂,利用单个信息只能判断异步电动机系统可能在某些方面有故障征兆,结论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异步电动机在早期有劣化迹象时,各个方面的表现都比较弱,需要全面综合众多信息进行有效融合。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融合的异步电动机故障迹象智能预测系统的设计方案,分析了D-S证据理论的原理,并在其基础上给出了基于单个信息和基于多个信息融合的异步电动机故障诊断结果。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田慕琴刘志恒海振宏
关键词:异步电动机故障诊断D-S证据理论信息融合
共3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