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蛟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群结构
  • 3篇菌根
  • 3篇菌群结构
  • 3篇AM真菌
  • 3篇大豆
  • 2篇侵染
  • 2篇侵染率
  • 2篇微生物
  • 2篇菌根侵染率
  • 2篇根际
  • 1篇营养元素
  • 1篇优势度
  • 1篇生物量
  • 1篇田间
  • 1篇土壤
  • 1篇土壤酶
  • 1篇土壤酶活
  • 1篇农田
  • 1篇微生物群落
  • 1篇物量

机构

  • 4篇黑龙江大学

作者

  • 4篇程蛟
  • 3篇宋福强
  • 3篇常伟
  • 2篇王倡宪
  • 1篇孔祥仕
  • 1篇孟剑侠
  • 1篇王辰
  • 1篇赵天琦
  • 1篇王健

传媒

  • 1篇土壤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第十届全国生...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田间施加AM菌剂对大豆生长效应的影响被引量:14
2013年
为进一步揭示在大田条件下施加丛枝菌根(AM)菌剂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以大豆为研究对象,田间播种时分别施加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和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GI)2种AM菌剂,以施加化肥处理(F)和既不施加菌剂也不施加化肥(CK)做为对照,研究AM菌剂对大豆生物量、根瘤数和土壤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AM真菌在田间条件下都能侵染大豆根系形成菌根,GM处理的大豆菌根侵染率最高达到86.6%,GI处理的菌根侵染率最高达到78.3%。施加2种AM菌剂可显著提高大豆植株的生物量,GM、GI处理的大豆产量与CK相比分别提高了7.38%和3.88%。施加AM菌剂的大豆根瘤数显著高于CK处理,说明AM真菌能促进大豆根瘤的形成,从而提高大豆的固氮能力。施加AM菌剂可显著提高大豆根际土壤脲酶和过氧化酶的活性,且在大豆分枝期酶活性达到最大。另外,施加化肥能抑制脲酶的活性,使土壤中脲酶活性降低,而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该研究结果为AM菌剂在田间推广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宋福强程蛟常伟王倡宪孔祥仕王健
关键词:丛枝菌根大豆生物量酶活
田间接种AM真菌对大豆根际微域菌群结构的影响
宋福强程蛟常伟王倡宪
关键词:AM真菌微生物群落菌根侵染率丰度优势度
黑土农田施加AM菌剂对大豆根际菌群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2
2015年
为揭示在黑土农田条件下施加丛枝菌根(AM)菌剂对作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试验以大豆为研究对象,田间播种时分别施加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GI)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两种AM菌剂,以单施化肥处理(F)和不施加AM菌剂及化肥处理(CK)作为对照,采用传统与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大豆根际土壤中菌群结构及根系内AM真菌多样性。结果表明:GI、GM处理的大豆菌根侵染率最高达到78.3%和86.6%;GI、GM、F处理的大豆根际土壤中可培养细菌、真菌和放线菌三大菌群的数量与CK处理相比显著提高(p<0.05)。分离大豆结荚期根际土壤中AM真菌孢子,共获得Acaulospora属真菌3种,Glomus属真菌7种,孢子密度均较低,G.intraradices和G.mosseae均为各自处理的优势种群。对大豆结荚期根系和根际土壤PCR-DGGE图谱条带的丰度及优势条带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根际土壤中的AM真菌菌群数明显高于根系中AM真菌的菌群数量,GI处理的大豆根际土壤中AM真菌丰度值最大,GM处理大豆根系里的AM真菌丰度值最大,F处理的根际土壤中总AM真菌的数量最少;施加AM菌剂处理的大豆根系及根际土壤中的优势菌群分别为外源施加的两种AM真菌。
宋福强程蛟常伟孟剑侠赵天琦王辰
关键词:AM真菌菌根侵染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田间接种AM真菌对大豆生长效应的影响
丛枝菌根(ArbuscularMycorrhiza,AM)是一种最典型的内生菌根,能够与大多数陆地植物形成共生体。丛枝菌根能够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促进植物对土壤营养元素吸收、提高植物抗逆性、改良土壤结构,所以菌根...
程蛟
关键词:AM真菌大豆土壤酶活营养元素根际微生物菌群结构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