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章兴华

作品数:10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理学
  • 3篇天文地球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聚合氯化铝
  • 5篇聚合氯化铝铁
  • 5篇矿物
  • 5篇矿物学
  • 5篇矿物学研究
  • 3篇钙矾石
  • 2篇絮凝
  • 2篇稳定性
  • 2篇物相
  • 2篇光谱
  • 2篇红外
  • 2篇红外光
  • 2篇红外光谱
  • 2篇
  • 2篇AL
  • 2篇FE
  • 1篇絮凝机理
  • 1篇絮凝剂
  • 1篇水解
  • 1篇水解产物

机构

  • 8篇成都理工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4篇贵州省理化测...
  • 3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贵州广播电视...

作者

  • 9篇章兴华
  • 6篇孙传敏
  • 5篇龚国洪
  • 4篇陆洋
  • 4篇刘世荣
  • 3篇雷平
  • 1篇杨鸿波
  • 1篇江虹
  • 1篇尹浩

传媒

  • 6篇矿物学报
  • 1篇无机盐工业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Fe^(3+)纳米胶体颗粒的光吸收边蓝移与溶液中Al/Fe比的关系被引量:5
2005年
合成了n(Al)/n(Fe)和碱化度不同的45个聚合氯化铝铁(PAFC)样品,进行了光谱分析,结果显示光吸收边蓝移或红移以及Fe(Ⅲ)羟基氧化物和Al-Fe共聚体纳米胶体颗粒大小分布与溶液的Al/Fe比和碱化度(B=[OH]/[Al+Fe])密切相关。电镜观察和电子衍射分析表明:Al(Ⅲ)的加入使Fe(Ⅲ)羟基氧化物和Al-Fe共聚体纳米胶体颗粒变小、有序度降低是造成PAFC光吸收边蓝移和保持胶体颗粒在亚稳定状态下存在的重要原因。当n(Al)/n(Fe)>8∶2后,PAFC溶液中Fe(Ⅲ)羟基氧化物和Al-Fe共聚体胶体主要以<10nm的纳米颗粒形态存在,对应的光谱能级提高到26000cm-1以上,且各种B值下Fe3+的光谱能级趋于一致。这表明,在大量A1(Ⅲ)存在条件下,PAFC中Fe3+的所处的化学环境相似。点能谱分析显示,n(Al)/n(Fe)=4∶6的样品中颗粒物的化学计量比最接近AlOOH,FeOOH,溶液的稳定性最差。
章兴华孙传敏周丽芸陆洋刘世荣
关键词:聚合氯化铝铁量子尺寸效应
聚合氯化铝铁中Al(Ⅲ)对Fe(Ⅲ)稳定性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3
2006年
对以NaOH为碱化剂合成的聚合氯化铝铁(PAFC)及其合成前体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铁(PFC)的低温干燥胶体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证实PAFC中存在Fe-O-HAl基团;X射线衍射结果证实了PAFC中有着与PAC、PFC不同形态的Al(Ⅲ)、Fe(Ⅲ)羟基配合物,这些Fe-Al羟合异核多核共聚物是长程无序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表明:短程有序的Al-OH-Fe羟合物在Fe(Ⅲ)、Al(Ⅲ)继续水解的过程中与它们一起随机排列,形成长程无序的Fe-Al羟合异核多核共聚物无定形胶体。Al(Ⅲ)对Fe(Ⅲ)的保护作用包括三个方面:Al(Ⅲ)对Fe(Ⅲ)的水解有催化作用,使Fe(Ⅲ)形成更多细微的结晶中心而不是相互聚集生成较大的结晶;大量Al(Ⅲ)的存在使Fe(Ⅲ)羟合物之间的碰撞受到制约,相当于降低了Fe(Ⅲ)的有效浓度,延缓了Fe(Ⅲ)的迅速水解;大量短程有序的Al-OH-Fe羟合物的存在破坏了Al13相及-βFeOOH相的生成环境,有效地保护了Fe(Ⅲ)胶团并使它们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时间大大增加。
章兴华孙传敏龚国洪周丽芸雷平
关键词:聚合氯化铝铁红外光谱
聚合氯化铝铁配位水含量与其稳定性关系的研究被引量:7
2001年
对不同Al/Fe摩尔比的聚合氯化铝铁样品进行了热重分析及红外光谱测定。结果表明 :热重分析中计算得出PAFC中配位水分子数与红外光谱测定PAFC中H—OHδ弯曲振动峰强随Al/Fe摩尔比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当Al/Fe摩尔比大于 6∶4后 ,Al -Fe羟合共聚体形成体型结构 ,所以PAFC中配位水分子数保持相对稳定 ,并与中心离子的键合作用加强 ,溶液能长时间保持稳定。
章兴华尹浩周丽芸
关键词:聚合氯化铝铁热重分析稳定性红外光谱
含钙铝铁水解聚合产物的矿物学研究Ⅰ:形态和物相被引量:4
2009年
用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技术结合热重分析、红外光谱及电镜观察对合成的含钙聚合氯化铝铁(PAFCCa)及其合成前体含钙聚合氯化铝(PACCa)、含钙聚合氯化铁(PFCCa)的低温干燥样进行了表征。XRD衍射结果表明,Ca(Ⅱ)分别与A l(Ⅲ)、Fe(Ⅲ)都能形成结晶化合物,在PACCa中结晶化合物主要是Ca3A l2(OH)12,在PFCCa中结晶化合物主要是Ca4Fe14O25,在PAFCCa中形成A l-Ca-Fe三相结晶化合物铁取代的氯钙矾石结构体,其组成是(Ca6(A l,Fe)2[(OH)4C l2]3.20H2O)。热重分析、红外光谱与电镜观察都支持了XRD的衍射结果。
章兴华刘世荣龚国洪孙传敏周丽芸陆洋
含钙铝铁水解聚合产物的矿物学研究Ⅲ:陈化对形态的影响
2010年
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热分析及矿物谱学等手段对含钙铝铁水解聚合产物(含微量硅)合成初期样品及其陈化9年后样品组成物相的形态演化进行了观察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含钙铝铁溶液合成初期迅速形成类钙矾石双羟合结构体,其结构中部分Al3+被Fe3+取代、SO42-阴离子被Cl-离子替代,无定形的铝铁共聚物、铝硅共聚物和多种铝、铁、钙氢氧化物(氧化物)微晶竞争存在。缺氧条件下铝铁水解产物的演化由于氯、钙离子的存在而与文献的报道有所不同。陈化改变了含钙聚合铝(铁)溶液中的长程有序结构。其中的类钙矾石双羟合结构体在高Cl-、低pH环境下长期陈化过程经历了溶解-再结晶作用。大量的铁微晶相溶解形成富铝水羟合铁(ferrihydrite)胶体结构,Cl-与Ca2+以键合或共沉淀方式进入富铝水羟合铁(ferrihydrite)相。富铝水羟合铁(ferrihydrite)胶体最终的结晶相还是β-FeOOH。
刘世荣章兴华孙传敏龚国洪雷平陆洋杨鸿波
含钙聚合氯化铝铁水解产物的应用矿物学研究
以铝酸钙粉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含钙聚合铝(Calcium-containingpolyaluminumchloridePACCa),和以铝酸钙粉、硫铁矿烧渣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含钙聚合铝铁(Calcium-containingp...
章兴华
关键词:絮凝剂聚合氯化铝铁水解产物工业废弃物絮凝机理
含钙铝铁水解聚合产物的矿物学研究Ⅱ:热分解特性被引量:3
2009年
分别以NaOH和Ca(OH)2作为碱化剂,合成了聚合氯化铝铁(PAFCNa,PAFCCa),比较样聚合氯化铝(PACNa,PACCa)、聚合氯化铁(PFCNa,PFCCa),制成低温干燥样进行热分解检测。热重分析证明,PAFCCa中的含水量高,主要是配位水与结晶水。当n(A l)/n(Fe)>5∶5后,PAFCCa的含水量平均为42.3%。按Ca6A l2(SO4)3(OH)12.26H2O分子式计算,钙矾石的结构水(含OH水)含量为43.06%,两者含水量相当接近。TG-DTG热分析结果支持XRD对PAFCCa中存在含Ca3A l2(OH)12柱体的类钙矾石结构体的认定。PAFC-Ca根据其DTG曲线上的125℃和180℃两个脱水速率(肩)峰可以判别其中有无钙矾石结构体,以及相对量的多少。
江虹章兴华孙传敏陆洋胡智周丽芸
关键词:热分解钙矾石
含钙聚合氯化铝铁产品物相组成与稳定性关系被引量:3
2004年
用X光粉晶衍射分析技术配合扫描电镜(带点能谱)对以矾土水泥和硫酸厂红尘为原料生产的聚合氯化铝铁的结构进行表征,发现产物中明显存在两相:无定型的铝铁共聚物(PAFC)和铝、铁、钙氢氧化物(氧化物)微晶。通过对原料、盐酸浸出液及其合成产物、浸出液残渣的X衍射分析比较,提出了含钙聚合氯化铝铁中结晶相的结构主要为铝取代Ca4Fe9O17,铁取代Ca3Al2(OH)12及CaAl2Fe4O10,Ca2(Al,Fe)2O5。这些细微结晶相的存在大大降低了溶液中Fe(Ⅱ)和Fe(Ⅲ)离子浓度,从而延缓了酸性溶液中β-FeOOH的生成,使得高浓度含钙PAFC的稳定期得以延长。
章兴华龚国洪刘世荣雷平
关键词:聚合氯化铝铁
含钙聚硅氯化铁铝的表征与絮凝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用X粉晶衍射、红外光谱对以Ca(OH)2为碱化剂合成的含硅聚合氯化铝铁(PAFSCCa)、比较样聚合氯化铝铁(PAFCCa)、及其合成前体聚合氯化铝(PACCa)、聚合氯化铁(PFCCa)的低温干燥样进行了表征。XRD衍射结果显示,PAFSCCa中有Ca-Si-O-Al化合物存在,加热可促进Ca-Si-O-Al化合物的结晶和生长。Si/Al摩尔比在1∶1时有利于Ca(Ⅱ)、Fe(Ⅲ)、Al(Ⅲ)与OH-之间的共聚,无论是在加热、常温合成条件下,PAFSCCa中均有短程有序而长程无序的Ca(Ⅱ)、Fe(Ⅲ)、Al(Ⅲ)羟合物大量存在。Ca-Si-O-Al化合物的存在会抑制Ca-O-Fe之间的键合,破坏Fe(Ⅲ)羟合物的结晶,但促进低聚合度Fe(Ⅲ)羟合物的生成。红外光谱证实,PAFSCCa中硅铝之间通过Si-O-Al氧桥的键合程度随Si/Al摩尔比的增加而上升。在Si/Al摩尔比1∶1及加热合成条件下,硅铝之间通过Si-O-Al氧桥的键合程度最高。絮凝实验证实PAFSCCa水解形成絮体时,含硅高的样品其絮体更大,絮凝效果好,硅铝共聚物对抑制微絮体再稳定的贡献大。
章兴华孙传敏龚国洪周丽芸陆洋
关键词:矿物学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