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符娇兰

作品数:9 被引量:417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梅雨
  • 3篇降水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2篇江淮梅雨
  • 2篇降水量
  • 1篇东亚副热带
  • 1篇冻雨
  • 1篇延伸期预报
  • 1篇有效降水
  • 1篇雨期
  • 1篇雨日
  • 1篇增暖
  • 1篇中国气候
  • 1篇时变特征
  • 1篇水汽
  • 1篇水汽含量
  • 1篇年际
  • 1篇年际变化
  • 1篇平衡态

机构

  • 7篇北京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作者

  • 9篇符娇兰
  • 6篇钱维宏
  • 3篇林祥
  • 2篇陈发虎
  • 2篇靳立亚
  • 1篇王永光
  • 1篇朱亚芬
  • 1篇丁婷
  • 1篇张玮玮
  • 1篇朱江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地理科学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年份

  • 3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2008年初江南冻雨过程的湿大气锋生被引量:10
2009年
通过2008年1月10日至2月2日发生在我国江南的冻雨过程和前期降雨过程的对比分析,得到下列结论:这次江南冬季持续的冻雨天气是准静止锋活动的结果,用相当温度梯度表示的湿大气锋生可以有效地描述准静止锋的活动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湿大气锋对应的降水性质与锋面垂直结构有关,锋区上相当温度的逆温结构是形成冻雨的天气学原因.研究进一步揭示,相当温度梯度可提前5~10d预示降水天气过程的开始,也能提前预示过程的结束,而二者的这种关系反映了大气中能量积累和释放的过程.
钱维宏符娇兰
关键词:冻雨锋生延伸期预报
东亚副热带湿锋及其演变研究
东亚副热带锋由变性极地大陆气团与季风气团交汇所形成,在对流层低层以湿度对比为主,因此可称为湿锋。湿锋强度及位置随季节的演变反映了东亚副热带季风的活动特征,东亚雨季随季节在不同区域的建立与湿锋的南北位移有着直接的联系。基于...
符娇兰
关键词:东亚副热带江淮梅雨年际变化
中国气候变化研究中不同时间尺度资料的应用与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温度和降水是反映气候变化的两个主要变量。因此,针对这两个变量序列的时空分辨率和已揭示的气候变率,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作了初步的归纳与讨论。用近一个世纪的温度、降水资料揭示,中国东部地区存在着准20a和准70a的振荡以及中国降水气候型的漂移;用近五百年和近千年的代用序列并结合器测资料,揭示了我国东部地区存在着70~80a的振荡。文章最后指出,我国气候变化研究在资料开发、规律与机理研究、预测与服务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钱维宏丁婷符娇兰林祥朱亚芬
关键词:气候变化变率
梅雨期暴雨预报的非平衡态热力学方法及其应用
<正>本文首先介绍在短期天气预报中有着重要应用前景的熵平衡方程,即熵发展方程;通过2002 年夏季的例子给出了定容等熵温度的不连续面可以同时定量描述梅雨锋和极锋的位置;通过2003 年夏季的例子用该方程定量描述了副热带季...
钱维宏符娇兰汤帅奇
文献传递
中国夏季分级雨日的时空特征被引量:48
2008年
利用1961~2005年中国565个台站的逐日降水量观测资料,运用线性回归等统计方法对我国夏季(6~8月)降水进行了日雨量分级研究。按日雨量大小依次分成痕量(无记录)、微量(≤1 mm/d)、小雨(1.1~9.9 mm/d)、大雨(10~49.9 mm/d)、暴雨(50~99.9 mm/d)和大暴雨(≥100 mm/d)6个等级,而把小雨~大暴雨4个等级的雨日量总和称为有效雨日。年平均痕量雨日东西差异以东亚夏季风气候北缘为分界线,该线以西地区痕量雨日数大于以东地区。有效雨日的分布表现为西北地区最少,东部地区从西南至华南地区依次向北递减,其中东北地区东部的雨日数要大于西部。近45年来有效雨日的趋势分布表现为长江流域中下游、西北地区的新疆等地雨日增加,而黄河中下游等地区雨日减少。痕量雨日在我国基本为负趋势。微量雨日除我国西北地区为正趋势以外,其他地区均为负趋势。西北地区有效雨日增多主要来自于小雨雨日的贡献,长江-江南的有效雨日增多来自于大雨和暴雨雨日的贡献。西南和环渤海地区的有效雨日减少来自于大雨雨日的减少。
符娇兰林祥钱维宏
关键词:夏季有效降水
江淮梅雨和赤道太平洋区域海温变化的关系被引量:30
2009年
江淮梅雨由江南梅雨和淮河梅雨两个部分组成.江南梅雨集中在6月下旬,淮河梅雨出现在7月上中旬.1998年以来,江南梅雨、赤道太平洋的表层和次表层海温异常都经历了重大的年代际调整.进入21世纪以来,江南梅雨量与淮河梅雨量之间出现了完全相反的趋势变化和准两年振荡.1999~2000年的强La Nia之前,海洋增暖在赤道东太平洋.进入21世纪以来,赤道太平洋次表层海温距平信号集中在日界线附近露头,是赤道中太平洋表层海温增暖的早期信号.2003,2005和2007年是淮河流域的多降水年,也是前期冬春赤道中太平洋海温正距平的年份.一个关系表明,冬春赤道东(中)太平洋的增暖事件对应江南地区(淮河流域)梅雨量偏多.
钱维宏朱江王永光符娇兰
关键词:梅雨海面温度次表层海温准两年振荡
近44年来中国西北降水量变化的区域差异以及对全球变暖的响应被引量:141
2005年
利用中国西北地区(75~105°E、35~50°N)最近44年(1958~2001年)77个气象台站观测的降水量、气温资料以及NCAR/NCEP再分析资料,采用回归分析与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西北干旱区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全球气温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北干旱区的降水量偏多(偏少)与全球平均气温升高(降低)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但降水量随气温的变化存在地域差异,主要表现为干旱区的西部(93°E以西)区域年降水量随全球气温升高呈现增加趋势,而东部(93°E以东)区域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
靳立亚符娇兰陈发虎
关键词:降水量全球变暖
近40年中国平均气候与极值气候变化的概述被引量:162
2007年
随着中国气象局对近50年来逐日气象观测资料的释放,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平均气候和极端气候的分布特征有了更多的了解。从目前研究的结果来看,这些认识需要有一个集成,即需要有一个总体的归纳和解释。通过中国近40年来的温度极值和降水极值事件的分析认识到全球增暖和区域环流异常决定着气候极值事件的分布格局。与全球增暖相联系的是:我国微量降水在空间上表现为一致的减少趋势,我国北方寒潮事件显著减少,冷夜和冷日的减少与暖夜和暖日的增多并存,以及极端强降水有增多的趋势。与东亚季风气流和西风带气流异常对应的我国有效降水在区域分布上发生了显著变化,东部季风区中的“北涝南旱”从1970年代末转型为“南涝北旱”,与华南的偏干一起形成了东部季风区降水从华南、长江到华北的“-、+、-”异常分布型,但华南在1991年出现了转湿的突变;东北和西北先后从1983年和1987年前后转为暖湿气候。极端温度和极端降水趋势的空间分布与平均温度和平均降水趋势的空间分布一致。
钱维宏符娇兰张玮玮林祥
关键词:极端气候全球增暖环流变化
西北地区空中水汽输送时变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被引量:24
2006年
利用西北地区25个气象观测站1964-1998年的降水量等多个气象要素资料以及1980—1998年西北地区高空风场资料,分析了西北地区空中水汽分布及其输送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并探讨了与降水量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北地区上空对流层内的水汽含量具有区域差异,在西北地区东部和西部水汽较丰富,而西北地区中部水汽含量极少,这与西北地区降水的地理分布基本一致;西北地区对流层整层的水汽含量从20世纪60—80年代初有下降趋势,而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又开始出现显著增加的趋势.在年际变化上,降水的变化趋势与水汽的变化趋势在部分年份里存在一定差异,这主要因为降水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西北地区水汽输送主要以纬向为主,且水汽输送两个大的通道对应降水的极大值中心;全球变暖对西北地区空中水汽分布有一定影响.
靳立亚符娇兰陈发虎
关键词:水汽含量降水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