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爱真
- 作品数:12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从邓小平发展思想到科学发展观
- 2005年
- 邓小平发展思想的特征是加快发展、不平衡发展、倡导“先富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 ,要求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既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有关发展的理念 。
- 纪爱真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以人为本邓小平发展思想邓小平理论
- 用邓小平伟大人格力量感召当代大学生
- 2002年
- 江泽民同志指出:"邓小平同志不仅以他创立的光辉的革命理论指引着我们,而且以他在长期革命实践中锤炼出来的鲜明的革命风格感召着我们."邓小平理论是同邓小平同志的名字和邓小平同志的伟大人格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
- 纪爱真
- 关键词:邓小平人格当代大学生品德
- 官僚制评述与新公共管理改造被引量:2
- 2005年
- 尽管官僚制需要改革,但学术界和新闻界对官僚制的批判存在众多相互矛盾之处。实际上,官僚制在公众心目中形象并不是很差。新公共管理中的治理理论对官僚制的改造作了不同的阐述,其中彼得斯的治理模式有值得借鉴之处。
- 王刚纪爱真
- 关键词:官僚制新公共管理
- 邓小平先富共富理论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2008年
-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提出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总目标是共同富裕的理论。党的十七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提出完全符合邓小平先富共富理论,它意味着我国将从改革开放以来推行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先富阶段",进入社会全面发展更高层次的让更多的人共同富裕起来的"共富阶段"。
- 纪爱真
- 关键词:邓小平小康社会
- 重构硕士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材的宏观思考
- 2009年
- 现行硕士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教材必须重构。现行教材比较重视"理论"本身的分析,忽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必然性的深厚背景分析,缺乏历史说服力。现行教材比较重视孤立的"板块"理论和国别的"小实践"的分析,忽视整个科学社会主义大运动"大实践"的分析,缺乏对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一般规律性的分析总结。现行教材忽视科学社会主义实践与时代主题关系的分析,缺乏整体上的时代把握,没有从整体上、从发展趋势上探讨和论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与时代主题的密切关系。
- 丛松日纪爱真
-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五大”发展理念是邓小平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 2017年
- 新发展理念是在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五大"发展理念丰富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构建起全新的发展动力机制;破解了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不均衡发展问题,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拓展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统一;将传统的"开放"理论推向新阶段,形成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使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论的内涵和外延得到全面提升。
- 纪爱真
- 关键词:邓小平
- 关于开好“形势与政策”课的思考
- 2014年
- "形势与政策"课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大学生的必修课。该课程作为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形势与政策"课的当前现状:在教学效果上学生比较认同;在教学内容上具有实效性;在教学方法上形式多样;在教学手段上灵活多变;在师资力量配备上比较充裕;在考核方式上以撰写论文较受欢迎。继续开好该课程应努力做到:规范教学内容;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设置阶梯型、差别性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 纪爱真
- 从共同富裕到社会和谐——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被引量:1
- 2009年
- 社会主义本质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本质问题论述的继承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重大突破,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没有也不可能穷尽社会主义本质。从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到社会和谐,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和谐社会"明确指出了共同富裕时的社会形态,"和谐社会"中的发展观具有更广阔的内涵,"和谐社会"比共同富裕具有更加直接的现实性。
- 纪爱真
- 关键词:社会主义本质共同富裕和谐社会
- 试论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的显著特征和意义
- 2004年
- 经济发展必须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的显著特征。“加快发展”是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需要 ;是中国人民生存条件改善 ,实现小康目标和共同富裕的需要 ;中华民族生存和“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的需要。
- 纪爱真
- 关键词:邓小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同富裕思想
-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新的社会阶层思想探析
- 2010年
- 当前新的社会阶层的思想特点表现为:在理想取向和发展层面上,新社会阶层认同制度、肯定成就、对未来充满信心;在价值观念和现实层面上,新社会阶层认可主流、体现多元、群体意识觉醒;在情感心态和社会层面上,新社会阶层承担责任、热心公益、关注社会问题;在行动准则和参与层面上,新社会阶层思想开放、行动积极、参与意识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新的社会阶层思想具有价值需要和现实需要。要拓宽和创新引领的途径和载体: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新的社会阶层思想,必须融入到新的社会阶层教育培训过程中,融入到各种社会活动的开展中,融入到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中,融入到行为规范的监督中,融入到各种组织载体合力作用的发挥中。
- 林希玲纪爱真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