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小凤

作品数:96 被引量:76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7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4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40篇诗歌
  • 12篇再发现
  • 10篇古典
  • 9篇新诗
  • 7篇诗人
  • 6篇诗学
  • 6篇卞之琳
  • 5篇艺术
  • 5篇散文
  • 5篇作家
  • 5篇写作
  • 4篇智性
  • 4篇中国新诗
  • 4篇散文诗
  • 4篇抒情
  • 4篇唐诗
  • 4篇晚唐
  • 4篇晚唐诗
  • 4篇媒体
  • 4篇话语

机构

  • 67篇广西师范学院
  • 19篇首都师范大学
  • 4篇梧州学院
  • 2篇广西民族大学
  • 2篇文学院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87篇罗小凤
  • 2篇钟世华
  • 1篇孙绍振
  • 1篇吴思敬
  • 1篇李志元
  • 1篇陈敢
  • 1篇董迎春
  • 1篇谭五昌
  • 1篇陈祖君
  • 1篇黄晓娟
  • 1篇杨奔
  • 1篇谢冕

传媒

  • 11篇南方文坛
  • 6篇河池学院学报
  • 5篇诗探索
  • 4篇广西师范学院...
  • 4篇梧州学院学报
  • 3篇安徽理工大学...
  • 3篇长沙理工大学...
  • 3篇贺州学院学报
  • 2篇文学评论
  • 2篇广西师范大学...
  • 2篇艺术广角
  • 2篇中国现代文学...
  • 2篇民族文学研究
  • 2篇石家庄学院学...
  • 2篇扬子江(诗刊...
  • 2篇创作与评论
  • 2篇广西科技师范...
  • 1篇解放军艺术学...
  • 1篇文艺争鸣
  • 1篇文艺评论

年份

  • 5篇2017
  • 11篇2016
  • 16篇2015
  • 14篇2014
  • 12篇2013
  • 9篇2012
  • 6篇2011
  • 7篇2010
  • 7篇2009
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荣斌诗歌的“先锋性”被引量:1
2016年
荣斌是广西诗坛中一名知名的"先锋"诗人。他的先锋性主要体现在"以诗论诗"的元诗书写、"卸下伪装"的救赎诉求、"面对枪口"的死亡想象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歌特征。
罗小凤
关键词:诗歌先锋性归来
“重要的是感觉”——林庚对古典诗传统中“感觉”的再发现被引量:2
2015年
林庚在1930年代创作的自由诗中极其注重感觉的书写,认为"重要的是感觉",当他带着自己诗歌实践的经验回望古典诗传统并对之进行"再认识"和重新阐释时,重新发现了古典诗词中"感觉"质素的重要性,将之视为"极端的诗"的主要内容,形成了林庚对古典诗传统中"感觉"质素的再发现。
罗小凤
关键词:再发现
城市化进程下时代和心灵的双重记录——邰筐诗歌印象
"诗人要担当时代和心灵的双重记录员"①,邰筐在谈到自己的创作理念时表达了他的诗歌理想。确实,他做到了,他用诗记录下了当代城市化进程下时代和心灵的变化轨迹,呈现了一幅鲜活的当代都市生态图景。
罗小凤
文献传递
反抒情的抒情——论侯马诗歌独特的抒情策略
<正>诗与'抒情'的关系早已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而抒情是诗的本质属性,这亦早已是毋庸置疑的基本常识。然而,当抒情诗的直接宣泄、泛滥之风铺天盖地地席卷诗坛之时,一些诗人开始举起'反抒情'、'放逐抒情'的大旗,但事实上,抒情作...
罗小凤
文献传递
现代化背景下“心灵之窗”的建构——重读严风华的《一座山,两个人》被引量:1
2014年
身处现代化、城市化背景,严风华却在乡野情结的驱使下以栖居山野的行为文本与散文创作的文学文本进行双构,在山地风情的体验中呈现人与山的和谐,在深山中顿悟生活之道、人生之思,在跨文体的探索中将散文、小说、戏剧、诗的元素熔为一炉,从而建构起一扇拥有心灵自由、自我的"心灵之窗",《一座山,两个人》便是他寻找与建构"心灵之窗"的一次努力。
罗小凤
代际命名视野下“80后”与中生代诗人的比较被引量:1
2013年
在当下诗歌版图上,以出生的生理时序为坐标系考量不同诗歌群体的诗歌特征似乎已成为一种"约定俗成","中生代""中间代""70后""80后""90后""后一代"等各种以代际命名的诗学概念被各类专栏、报道、文章等广为征引。然而,这些概念虽然在术语的使用上已成为"流行"或"习惯",但事实上,其概念内涵与外延至今未"达成一致",不同的学者、诗人秉持不同的划分标准与观点,因而使这些概念更趋向纷繁复杂、纵横交错、眼花缭乱,甚至是"
罗小凤
关键词:诗歌精神生存境遇历史感诗歌写作
“来自灵魂最本质的声音”——吉狄马加诗歌中灵魂话语的建构被引量:6
2011年
吉狄马加的诗是来自灵魂最本质的声音,从个人出发抵达人类的大爱精神;为现代文明与文化冲突下的民族、世界、人类的精神困境寻找突围与救赎路径的忧患意识;关注弱势群体生存状态的人道主义与悲悯情怀构筑其诗歌中的灵魂话语,呈现出强烈的民族意识、世界意识和人类情怀。
罗小凤
关键词:诗歌
“穿行于时间内部”——论徐南鹏诗歌中的时间意识
2009年
徐南鹏的诗歌中流淌着强烈的时间意识,这种时间意识呈露了他的生命轨迹,并显现了他对自我的探寻、对永恒的向往以及对存在本质与死亡的拷问。
罗小凤
关键词:自我
论新媒体诗对“诗生活”方式的构建被引量:3
2017年
新媒体全方位地介入人们的生活,对人类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各方面都形成强劲冲击,改变甚至重新塑造人类。在此语境下,新媒体与新诗的结缘所构成的"新媒体诗"为人们构建起一种"诗生活"的新生活方式,实现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诗化与诗的日常化、生活化之间的统一,满足了当下人们的审美需求,但同时也是一种被围观的狂欢化、娱乐化的后现代式生活方式。因而,维持"新媒体"与"诗"之间的内部平衡,注重新媒体诗之为诗的美学价值与意义,构建真正货真价实的"诗"生活,成为当务之急。
罗小凤
关键词:新媒体诗生活审美化围观
诗歌“宗教”的建构与践行——论李少君诗歌的精神内质
2014年
无论是在诗歌、文章、讲座还是访谈中,李少君曾多次表达“诗歌是宗教”的意识,如“自然是庙堂,大地是道场,山水是导师,而诗歌就是宗教”1、“诗歌是具有宗教意义的结晶体,是一点一点修炼、淬取的精髓”2、“这种宗教不仅仅解决了诗人自身的内在的问题,是内向的,它又是外向的,可以感动他人,打动他人,解决其他人的精神问题。所以中国文化人一说到苏东坡,总是会会心一笑,苏东坡这个名字就缓解了很多人的精神紧张.
罗小凤
关键词:精神内质诗学观民生疾苦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