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雪

作品数:16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4篇视网膜
  • 14篇网膜
  • 11篇细胞
  • 7篇小鼠
  • 6篇膜片
  • 6篇膜片钳
  • 5篇神经节
  • 5篇神经节细胞
  • 5篇节细胞
  • 4篇双极细胞
  • 4篇小鼠视网膜
  • 3篇电生理
  • 3篇人视网膜
  • 3篇受体
  • 3篇全细胞
  • 3篇全细胞膜片钳
  • 2篇电生理研究
  • 2篇眼部
  • 2篇视网膜神经
  • 2篇视网膜神经节

机构

  • 16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6篇罗雪
  • 16篇沈吟
  • 7篇刘诗亮
  • 2篇陈媛媛
  • 2篇邢怡桥
  • 1篇杨红霞
  • 1篇田凯琳

传媒

  • 3篇武汉大学学报...
  • 3篇中华眼视光学...
  • 1篇眼科
  • 1篇医学综述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视网膜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的膜片钳电生理研究
目的 观察正常人眼视网膜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的离子通道电生理特征.方法 取角膜移植术后新鲜供体眼球,弃去眼前节及玻璃体,持续充氧低温保存.制备视网膜纵行全层切片,行全细胞式膜片钳记录双极细胞的模拟对光电生理反应.HE 及...
罗雪沈雨濛娄翔峰江梦南沈吟
关键词:人视网膜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PKCΑ
Cre/LoxP系统在眼部动物模型中的研究进展
2019年
Cre/LoxP系统在新型基因打靶中应用广泛,可对特定组织和器官中的基因进行改造,将特定的基因片段删除,以研究特定基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Cre/LoxP系统是条件性、诱导性和时空特异性基因打靶策略的技术核心。研究Cre/LoxP系统的工作机制有助于获得视网膜不同细胞类型的Cre转基因小鼠模型,如视网膜双极细胞及神经节细胞上特异性表达的Cre工具鼠,可为特定组织单基因的缺失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影响提供实验基础。本文着重对Cre/LoxP系统及眼部特异性Cre重组酶模型鼠进行阐述。
娄翔峰(综述)罗雪沈吟
关键词:小鼠模型视网膜
大麻素对人和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GABA电流的调控差异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比较人和小鼠视网膜内源性大麻素类受体1(cannabinoid receptor,CB1)的表达差异,观察大麻素受体激动剂WIN55212-2对不同种属视网膜神经节细胞GABA电流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CB1受体在视网膜中的表达。制备视网膜薄片,行全细胞膜片钳记录。在神经节细胞上给予100μmol/L GABA快速加药诱导出电流IGABA,而后观察孵育大麻素受体激动剂WIN55212-2时GABA诱导的IGABA及同时孵育WIN 55212-2和大麻素受体拮抗剂SR141716A的电流IGABA。结果人和小鼠视网膜CB1受体的分布有所不同,人的内核层、外核层、神经节细胞层有显著的CB1表达,但小鼠CB1受体主要表达在内网状层、外网状层上;膜片钳结果显示不管是在人还是在小鼠的视网膜上,孵育WIN55212-2后的GABA诱导电流幅度均有显著减小。不同的是,在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上,WIN55212-2明显减慢了GABA电流的反应速度,表现在电流达峰时间明显延长,恢复时间缩短(P<0.05)。WIN55212-2对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GABA的反应速度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CB1受体在人和小鼠视网膜中有差异性分布,对神经节细胞的GABA电流影响也不同。孵育WIN55212-2可抑制人和小鼠神经节细胞GABA电流幅度,但仅对人的神经节细胞的GABA电流的动力学速度有影响。
罗雪刘诗亮江梦南沈雨濛胡单萍沈吟
关键词:人视网膜大麻素受体神经节细胞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急性分离视网膜细胞的最佳方法探索
目的 用木瓜酶解急性分离小鼠视网膜细胞,通过统计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光感受器细胞和Müller细胞的数量,探讨木瓜蛋白酶消化分离视网膜细胞的最佳时间和最佳浓度.方法 取3周的C57小鼠视网膜组织,用木瓜蛋白酶消化后并吹...
胡单萍罗雪刘诗亮沈吟
雌激素受体GPR30介导的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通过玻璃体腔注射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建立小鼠青光眼模型,研究G蛋白偶联受体30(GPR30)对受损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7-9周龄C57雄性小鼠,利用荧光染色技术,观察GPR30受体在正常雄鼠视网膜内分布。将健康雄鼠随机分为4组:1对照组;2NMDA模型组;3GPR30受体激动剂(G-1)组;4雌激素和GPR30受体拮抗剂(G-15)组。通过全视网膜铺片Brn3a免疫荧光染色、视网膜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和神经节细胞计数,观察玻璃体腔注射NMDA后各组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视网膜胶质细胞的变化。结果:在正常雄鼠视网膜中,GPR30受体主要表达在内核层和神经节细胞层。光镜下观察雌激素组和G-1组中Brn3a特异性标记的神经节细胞较NMDA模型组神经节细胞密度增高,GFAP标记的胶质细胞较NMDA模型组则明显减少;神经节细胞计数显示:雌激素组和GPR30受体激动剂(G-1)组均较NMDA模型组神经节细胞数量明显增高(P<0.05)。结论:雌激素主要通过激活GPR30受体保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在NMDA损伤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模型中,GPR30受体的激活可减少视网膜胶质细胞的增生。
江梦南罗雪沈雨濛刘诗亮娄翔峰胡单萍沈吟邢怡桥
关键词:雌激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N-甲基-D-天冬氨酸
人和小鼠视网膜双极细胞的形态及功能比较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比较人和小鼠视网膜视杆双极细胞形态和药物模拟对光反应的电流特性。方法实验研究。对视网膜冰冻切片行免疫荧光染色,用PKC-α抗体标记视网膜视杆双极细胞,以观察其形态分布特点。在灌流充氧的情况下制备视网膜薄片切片,行视网膜ON型以及OFF型双极细胞的全细胞膜片钳记录。分别在ON型双极细胞和OFF型双极细胞上给予快速加药40μmol/LLY3414925或100μmol/LAMPA,诱导出谷氨酸电流,以记录双极细胞模拟对光反应,并比较人和小鼠的谷氨酸电流动力学的差异,人和小鼠各项数据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检验)进行处理。结果人和小鼠的视网膜视杆双极细胞形态分布相似,但PKC-α表达略有不同。膜片钳结果显示人视网膜ON型双极细胞的模拟对光反应的上升相的达峰时间为(1.91±0.11)ms,与小鼠视网膜ON型双极细胞[(0.83±0.08)ms[相比明显较长(U=0.00,P〈0.01),而人视网膜ON型双极细胞的模拟对光反应恢复时间为(1.34±0.40)ms,明显短于小鼠[(20.06±3.07)ms](U=0.00,P〈0.01)。但人和小鼠视网膜OFF型双极细胞电流动力学即电流幅度[人:(143.0±2.1)pA;小鼠:(136.3±2.2)pA]、反应上升时间[人:(1.91±0.35)ms;小鼠:(1.28±0.52)ms]和恢复时间[人:(220.5±10.8)ms;小鼠:(168.1±29.3)m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视杆双极细胞在人和小鼠视网膜中分布位置和形态大致相似。人和小鼠视网膜ON型双极细胞电流特性有差异。
罗雪沈雨濠江梦南刘诗亮胡单萍沈吟
关键词:小鼠膜片钳术
全细胞膜片钳结合单细胞RT-PCR技术在NMDA诱导的小鼠青光眼模型视网膜双极细胞G蛋白通路研究中的应用
2017年
目的:介绍一种视网膜全细胞膜片钳联合单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在视网膜单细胞信号成分分析中的应用,并研究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对ON型双极细胞中G蛋白相关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研究。3~5周龄C57BL/6J/小鼠2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0只,分别玻璃体腔注射3μlNMDA(30nmol/L)构建青光眼模型,3μl PBS(10nmol/L)作为对照组,24h后取视网膜,膜片钳下钳取单个ON型双极细胞,并做RT-PCR观察几种目的mRNA的表达差异。2组间各参数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结果:RT-PCR结果显示蛋白激酶Cα亚基(PKca)、瞬时感受电位离子通道1(TRPM1)、G蛋白α亚单位(Gα0)的表达在NMDA青光眼模型构建后分别为0.536±0.339、0.337±0.271、4.36±1.83,构建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O,P=-O.001;U=O,P=O.002;U=36,P=O.002o结论:NMDA诱导的青光眼模型可影响视网膜ON型双极细胞G蛋白耦联通道的信号传导。
高青沈雨濛娄翔峰罗雪卢苇沈吟
关键词:膜片钳G蛋白小鼠
N-甲基-D-天冬氨酸诱导的正常眼压青光眼小鼠模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利用N-甲基-D-天冬氨酸(NMDA)诱导的正常眼压青光眼小鼠模型,研究NMDA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损伤的关系。方法:6周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玻璃体腔内分别注射NMDA 10,20,30nmol,产生视网膜损伤动物模型。在整体动物水平通过眼底照相、视网膜电图(ERG);在组织学水平通过视网膜HE染色、视神经甲苯胺蓝染色、全视网膜铺片Brn-3a免疫荧光染色及RGCs计数观察术后6h,12h,24h,48h,7dRGCs的损伤情况。结果:NMDA干预后24h,RGCs数量明显减少,内丛状层厚度变薄。眼底视网膜呈苍白色改变,血管迂曲痉挛;ERG显示a波和b波潜伏期的变化不大,b波振幅下降。光镜下可见RGCs密度逐渐降低;视神经轴索呈退行性变,与NMDA的作用时间呈正相关。RGCs计数显示NMDA诱导的RGC减少主要集中于术后1d,24hRGCs数量减少83.97%(P<0.01)。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NMDA可在不影响眼压的情况下诱导RGCs的显著减少和功能损害,与急性青光眼性损伤具有相似性,可为视神经保护研究提供研究条件。
刘诗亮陈媛媛胡单萍田凯琳江梦南罗雪沈吟邢怡桥
关键词: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NMDA兴奋毒性
23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后视力与黄斑区结构变化的关系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评估23G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前膜剥离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后视力与黄斑区结构变化的关系。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5年至2017年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接受23G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前膜剥离的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78例(82眼)。方法根据患者术前OCT的黄斑形态,分为以下四组:中心凹结构基本正常组(24眼)、黄斑区弥漫性水肿组(39眼)、黄斑区囊样水肿组(9眼)、黄斑裂孔组(10眼)。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手术前、术后7天的最佳矫正视力(LogMar)、黄斑区中心凹厚度、旁中心凹区厚度、中心凹周厚度及术后并发症。并随防至术后1个月。主要指标最佳矫正视力、黄斑区中心凹厚度、旁中心凹区厚度、中心凹周厚度。结果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在行玻璃体切除手术后7天,最佳矫正视力由术前0.26±0.16提高到0.36±0.16(P=0.000),黄斑区中心凹厚度由术前(506.41±112.67)μm降低到(442.39±82.10)μm(P=0.000),旁中心凹厚度由术前(453.66±79.36)μm恢复至(409.95±61.63)μm(P=0.000),中心凹周厚度从(365.93±50.84)μm降低至(356.76±54.20)μm(P=0.092);四组患者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均明显提高(P均<0.05),其中中心凹结构基本正常组患者术后视力的提高较其它组更佳(F=3.118,P=0.031)。与术后7天相比,术后1个月的黄斑区厚度降低,但视力变化不显著。术后BCVA与术前BCVA(r=0.850,P=0.000)、术前中心凹厚度(r=0.7386,P=0.000)、旁中心凹区厚度(r=0.811,P=0.000)、中心凹周厚度(r=0.799,P=0.000)均呈正相关;与术后中心凹厚度(r=-0.335,P=0.035)、旁中心凹区(r=-0.376,P=0.017)具有明显相关性,但与中心凹周厚度(r=-0.310,P=0.052)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23G玻璃体切除手术剥除黄斑前膜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视功能,同时改善黄斑区结构。术后中心凹厚度变化与视力恢复程度有关,且术后1周的变化即可决定预后;术前黄斑结构正常者视�
娄翔峰杨红霞罗雪沈吟
关键词:特发性黄斑前膜最佳矫正视力
眼部血流自动调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9年
眼部血流自动调节是眼部在眼压和代谢需求变化下保持相对恒定血流动力学的能力。眼部血流自动调节功能障碍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开角型青光眼等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受内皮素1、一氧化氮、雌激素、腺苷、碳酸酐酶和昼夜节律等多因素调节。因此,全面了解视网膜血流调节机制和眼血流评价技术,对进一步深入探究眼部疾病的病理生理具有重要意义,监测并干预异常血流动力学调节可为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与防治提供依据。
罗雪沈吟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视网膜病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