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光明

作品数:30 被引量:153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3篇肝炎
  • 14篇乙型
  • 14篇慢性
  • 13篇乙型肝炎
  • 11篇肝炎患者
  • 9篇慢性乙型
  • 8篇乙型肝炎患者
  • 8篇慢性乙型肝炎
  • 7篇慢性乙型肝炎...
  • 5篇亚群
  • 5篇重型
  • 5篇细胞
  • 5篇细胞亚群
  • 3篇重型肝炎
  • 3篇纤维化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 3篇淋巴细胞亚群
  • 3篇慢性重型
  • 3篇恩替卡韦

机构

  • 30篇广州市第八人...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30篇肖光明
  • 14篇何凯茵
  • 10篇雷春亮
  • 9篇张春兰
  • 8篇刘远煌
  • 6篇吴茂盛
  • 6篇张健珍
  • 5篇陈万山
  • 5篇谭行华
  • 5篇杨湛
  • 3篇刘新华
  • 3篇陈铿
  • 3篇连粤湘
  • 3篇范慧敏
  • 2篇张复春
  • 2篇袁小珍
  • 2篇贾卫东
  • 2篇陈伟烈
  • 2篇王琦
  • 1篇姚细安

传媒

  • 7篇实用肝脏病杂...
  • 4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医学会全...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广州医药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0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6年广州地区登革热流行的临床特征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总结2006年6~12月间广州地区出现的439例登革热病人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6年我院收治入院的439例登革热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6年的登革热病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00%)、头痛(75.9%)、全身肌痛(56.7%)、骨痛(42.1%)、恶心呕吐(27.1%)、皮疹(92.9%);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分别占72.7%和64.7%,血液生化示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占57.9%、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占85.2%、低钾血症占44.2%,淋巴结肿大占15.3%,肝肿大占1.4%,未见脾肿大。CD细胞亚群计数CD3下降的占44.5%、CD4下降的占46.2%,CD8下降的占38.7%。所有病例登革热抗体IgM阳性。结论此次广州地区流行的登革热病例,临床表现典型合并有多脏器损害,尤其肝损害较多见,近半数病人出现CD细胞计数明显下降,未出现登革出血热及登革休克综合征。经及时诊断和治疗,预后良好。
何凯茵陈燕清王建肖光明王琦黄丽芬
关键词:登革热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被引量:36
2005年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14 0例乙型肝炎患者和 64例健康者 ,采用特异性荧光抗体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变、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3 + 、CD4+ 、CD8+ 及CD4+ /CD8+ 比值均有显著性下降 (P <0 .0 5 ) ,以肝炎肝硬变下降最显著 ,急性乙型肝炎T细胞亚群数量和比值变化不明显 (P >0 .0 5 )。HBVDNA(+ )与HBVDNA( )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数量和比值变化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机体T淋巴细胞功能低下主要见于慢性病毒感染状态 ,其下降程度与病毒复制水平无明显关系。
肖光明姚细安连粤湘吴茂盛刘远煌雷春亮
关键词:乙型肝炎患者亚群外周血T淋巴细胞肝炎肝硬变CD3^+T淋巴细胞功能
8例慢性重型肝炎合并肺毛霉菌病的临床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肝炎合并肺毛霉菌病的诱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8例慢性重型肝炎合并肺毛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感染前均有接受人工肝治疗和使用广谱抗生素史。起病后均有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肺部湿罗音的临床表现,咳黄白色黏液脓性痰多见;有左心衰表现6例,Ⅰ型呼吸衰竭5例;白细胞升高6例,胸部X线表现多为片状、斑片状密度增高阴影,边缘模糊,迅速发展到双肺野广泛实变。确诊依靠痰或肺泡灌洗液培养毛霉菌阳性。毛霉菌对两性霉素B敏感(87.5%)。7例患者接受抗真菌治疗,5例需接受呼吸机辅助通气。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100%,存活时间为(6±3.5)d。结论慢性重型肝炎合并肺毛霉菌病起病急骤、进展快,呼吸道症状明显,低氧血症发生率高,单用氟康唑治疗无效,预后差。临床上存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的重型肝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时应警惕肺毛霉菌病,应及早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消除真菌感染的诱因。
肖光明陈万山谭行华雷春亮张复春杨湛
关键词:肝炎肺疾病
人工肝术后并发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2007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重型肝炎人工肝术后并发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探讨改善预后措施。方法回顾总结120例重型肝炎人工肝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真菌感染的部位、影响因素、诊治经过及预后。结果120例人工肝术后患者中37例术后并发真菌感染,发生率为30.8%。一次人工肝术后6例发生感染,多次人工肝术后31例发生感染。单一脏器真菌感染15例,死亡3例。多脏器真菌感染22例,13例死亡。结论人工肝术增加重型肝炎真菌感染的机会,多次人工肝更易并发真菌感染。多脏器真菌感染是影响重型肝炎息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氟康唑治疗全身真菌感染有效,预防性应用抗真菌药物,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将有助于改善真菌感染的预后。
刘远煌陈万山肖光明
关键词:肝炎真菌
重症肝炎患者人工肝术后并发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分析重症肝炎患者人工肝术后并发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88例重症肝炎患者人工肝术后并发感染的临床资料,对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重症肝炎患者人工肝术后感染发生率为30.34%。88例患者感染的主要部位为:肺部(27.03%)、口腔(22.30%)、肠道(19.59%)、胆道(15.54%)。2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患者占54.67%。在分离的病原菌株中,真菌比例最高,占55.24%,其中白色念珠菌占19.58%,热带念珠菌占14.69%。革兰氏阳性菌占23.78%,肠球菌占9.09%,葡萄球菌5.59%,链球菌4.20%;革兰氏阴性菌占20.98%,肺炎克雷伯氏菌占8.39%,大肠埃希氏菌占4.90%。真菌对二性霉素B最敏感,其次为氟康唑;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最敏感;革兰氏阴性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敏感。结论重症肝炎患者人工肝术后感染发生率高,多部位及细菌混合感染多见。所分离的病原菌中,真菌比例最高,病原菌对临床上常用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为降低人工肝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应尽量减少和避免诱发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肖光明高洪波陈万山何凯茵胡肖兵许敏谭行华雷春亮张复春
关键词:重症肝炎人工肝医院感染病原菌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评估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78例HBVDNA阳性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分为ETv治疗组、对照组各39例。ETV组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内科综合治疗,并予ETV抗病毒治疗。检测两组肝功能、PTA、HBVDNA载量变化,记录不良事件。于第12周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并对ETV,组有效与无效病例的基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ETV组、对照组的基线特征相似。12周时ETV组治疗有效率56.41%,对照组33.33%(P=0.0405)。重肝早期患者中,ETV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75),而中、晚期无明显差异(P=0.4687)。ETV治疗有效与无效病例的基线比较结果显示:两组间年龄、胆红素、HBVDNA载量以及病情分期、肝硬化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胆碱酯酶、甲胎蛋白水平及性别、腹水、HBeAg阳性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TV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ETV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早期应用可以提高疗效,但对中期和晚期的疗效可能没有影响。其疗效可能与年龄、重肝分期、胆红索水平、HBVDNA载量、是否合并肝硬化有关。ETV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有较好的安全性。
肖光明何凯茵贾卫东雷春亮杨湛
关键词:恩替卡韦
医院感染病原体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调查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04-2006年培养分离出的609株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在病原菌构成比中,大肠埃希菌占16.6%、肺炎克雷伯菌占15.8%、白色念珠菌占15.4%。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最敏感的药物分别为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对真菌最敏感的药物是两性霉素B。结论:医院感染以上呼吸道为主,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所占的比例最大,真菌感染比例较之略低。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临床应根据病情,及时做病原菌检测,结合药敏结果,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何凯茵肖光明王琦宋伟南陈星
关键词:病原菌耐药性
阿德福韦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初步观察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治疗HBeAg阴性、HBV 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HBeAg阴性、HBV 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6例和HBeAg阳性、HBV 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47例。两组病例均口服阿德福韦10毫克,每日1次,治疗2年(实际平均完成11.8个月)。结果HBeAg阴性组和HBeAg阳性组病例ALT复常率在治疗结束时为82.6%(38/46)、85.1%(40/47),停药3个月时为32.6%(15/46)、31.9%(15/47)。HBV DNA阴转率在治疗结束时为30.4%(15/46)、29.8%(14/47),停药3个月时为13%(6/46)、12.8%(6/47),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德福韦治疗HBeAg阴性和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一致,但是在停药后两组大部分病例都复发。
吴茂盛肖光明刘远煌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阴性阿德福韦
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浆降钙素原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浆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59例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计算MELD评分,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26例及死亡组33例,测定血浆降钙素原水平。结果死亡组患者血浆PCT阳性率、血浆PCT水平均高于存活组(P<0.05);MELD评分>30组患者血浆PCT水平高于MELD评分≤30组(P<0.05);患者血浆PCT与MELD评分呈正相关(rp=0.318,P<0.05)。结论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浆降钙素原水平在评价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
陈铿肖光明张健珍张春兰
关键词:降钙素原
严重肝病患者并发感染性休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并发感染性休克的肝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在42例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取外周血,采用特异性荧光抗体标记、BD流式细胞仪检测其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慢性乙型肝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表现为CD3+、CD4+、CD8+T淋巴细胞及CD4+/CD8+T比值明显下降(P<0.01),与无并发症组比较,CD3+、CD4+T淋巴细胞均明显下降(P<0.05),但CD8+T淋巴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导致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比无并发症组更紊乱,免疫功能更低下。
刘远煌陈万山肖光明
关键词:乙型肝炎感染性休克T淋巴细胞亚群外周血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