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婴儿型Ⅰ型多囊肾病(IPKD—Ⅰ型)调查分析被引量:2
- 1999年
- 目的 :了解我国IPKD—Ⅰ型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基本状况 ,为进一步研究及治疗此类畸形提供一些参考资料。方法 :1987~ 1992年中国出生缺陷监测网以医院为基础在全国对孕 2 8周至产后 7天的围产儿进行监测 ,对 3 74例IPKD—Ⅰ型患儿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我国IPKD—Ⅰ型的发生率为 0 83 /万 ,发生率呈下降趋势 ,城乡、男女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4 4 3 8%的IPKD—Ⅰ型患儿为低体重儿 ,5 0 2 6%的IPKD—Ⅰ型患儿为早产儿。IPKD—Ⅰ型与神经管畸形、直肠肛门畸形和肺发育不全等畸形伴发频率较高。结论 :IPKD—Ⅰ型常以多发性形式出现 ,其围产儿的素质较差。我国IPKD—Ⅰ型发生率呈下降趋势。
- 梁娟缪蕾王艳萍朱军肖坤则
- 关键词:畸形多囊肾婴儿
- 四川省神经管缺陷发生率的季节性分析被引量:6
- 1990年
- 本文用圆形统计方法对四川省连续4年监测的554例NTDs发生率的季节性作了分析,发现其发生高峰为7月前后,估计最危险的受孕期可能是6月下旬至7月中旬。
- 肖坤则杨树勤万崇华包广泽
- 关键词:神经管缺陷季节性
- 中国先天性巨结肠的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1
- 2000年
- 目的 了解我国围产儿先天性巨结肠的发生率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在 1987~1992年期间 ,采用以医院为单位的整群抽样方法 ,对全国 5 0 0多所医院孕 2 8周至产后 7d的围产儿进行了监测。结果 共监测先天性巨结肠 2 83例 ,5年围产儿数 44 896 92 ,全国发生率为 0 .6 /10 0 0 0。乡村的发生率为 0 .75 / 10 0 0 0 ,城镇为 0 .5 7/ 10 0 0 0 ,男性的发生率为 0 .6 7/ 10 0 0 0 ,女性为0 .5 1/ 10 0 0 0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先天性巨结肠围产期死亡率为 6 78.44‰。 49%的先天性巨结肠为多发性 ,以伴发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的畸形较为常见。结论 先天性巨结肠是我国围产儿较常见的畸形之一 ,农村的发生率高于城市 ,男性高于女性 ,围产期死亡率较高。
- 梁娟王艳萍朱军缪蕾周光萱肖坤则
-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流行病学围产儿
- 国人尿道下裂的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44
- 1997年
- 利用1987~1992年间中国出生缺陷监测网收集的资料,描述国人围产儿尿道下裂的发生水平及其流行病学特征。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法收集资料。调查对象为孕28周到产后7天住院分娩的围产儿,包括活产、死胎、死亡和7天内死亡者。尿道下裂定义为:以尿道异常开口于阴茎腹侧或会阴为特征的先天畸形。病例包括单发和多发。Poison回归用于检验长期趋势和季节波动。结果:1987~1992年间,国人男性围产儿中尿道下裂的发生率为430/万,单发为338/万,多发为092/万。城市男性围产儿尿道下裂发生率为502/万,乡村为295/万,城市高于农村。上海、福建、广东、广西的尿道下裂发生率均在80/万以上。872%的尿道下裂患儿是存活的。没有发现尿道下裂发生有长期趋势和季节性波动。214%的尿道下裂合并有其它畸形,最常合并的是泌尿生殖系统畸形,尤其是睾丸未降,占全部病例的65%。本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平均2325个男性围产儿中有1例不同程度的尿道下裂;上海、福建、广东、广西的发生率较高;城市的尿道下裂发生率明显高于农村。
- 吴艳乔王艳萍朱军曾敏缪蕾须昌隆周光萱李喜庆肖坤则
- 关键词:尿道下裂流行病学
- 围产儿直肠肛门闭锁/狭窄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3
- 1996年
- 1986年10月~1987年9月全国29省(市、自治区)945所医院监测的1243284例围产儿中,直肠肛门闭锁/狭窄380例,畸形率为3.1/万,山西省畸形率最高.为6.1/万;畸形率较低的省份有辽宁、上海、云南、甘肃等,西藏、青海未检出该畸形.男性畸形率为3.6/万;女性畸形率为1.7/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城市畸形率为2.8/万,农村畸形率为3.6/万,城乡畸形率差异显著.380例直肠肛门闭锁/狭窄中,单发畸形占42.1%,多发畸形占57.9%,最常伴发泌尿系统畸形,伴发畸形是造成直肠肛门闭锁/狭窄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 张迅王艳萍周光萱朱军肖坤则
- 关键词:直肠肛门闭锁流行病学肛门狭窄围产儿
- 神经管缺陷重现危险的初步估计
- 1996年
- 对1990年7月至1993年6月全国28省(市、自治区)(天津、浙江未参加)233所医院住院分娩,且分娩神经管缺陷儿的产妇2159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发现:神经管缺陷的重现率为6.86%;神经管缺陷重现率与畸形率密切相关,畸形率高的地区,重现率也高,全国神经管缺陷的高发区的重现率最高,为8.32%,中发区为4.50%,低发区为3.70%;神经管缺陷的重现以出现相同的畸形的机率最大。
- 王艳萍吴艳乔周光萱须昌隆肖坤则
- 关键词:神经管缺陷流行病学
- 1988~1992年中国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生率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了解我国 1988~ 1992年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生率的动态变化趋势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在 1988~ 1992年期间 ,采用以医院为单位的整群抽样方法 ,对全国 5 0 0多所医院孕 2 8周至产后 7天的 4349例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我国 5年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城乡发生率也无显著性差异。男性发生率为 14.9/万 ,女性发生率为 11.7/万 ,差异有显著性 ,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性别比为 1.3∶ 1。三类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各自的发生率为 :唇裂合并腭裂 :7.8/万 ,单纯性唇裂 :3.8/万 ,单纯性腭裂 :1.8/万。结论 :我国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生率无变化趋势 ,城乡无差异。男性高于女性 ,唇裂合并腭裂为最常见类型。
- 王艳萍梁娟吴艳乔周光萱朱军缪蕾肖坤则
- 关键词:唇腭裂非综合征性
- 1988~1992年中国联体双胎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6
- 1999年
- 为了解联体双胎在我国的发生率及流行病学特征,作者在1988~1992年期间,采用以医院为单位的整群抽样方法,对全国500多所医院孕28周至产后7天的围产儿进行了监测。结果:共监测出联体双胎106例,5年围产儿数3246408,全国平均畸形率为0.3/万。河南、安徽省最高,为0.8/万(P<0.05);北京市和吉林省最低,为0.1/万(P<0.01);城镇与乡村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女性胎儿的联体双胎畸形率比男性胎儿高2倍多;联体双胎死亡率为915‰;产前确诊率31.13%。上述结果表明,联体双胎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畸形,在我国其发生率与西方国家相近,更多见于女性,我国的联体双胎产前诊断率低,尚有待提高。
- 梁娟须昌隆王艳萍缪蕾朱军代礼肖坤则
- 关键词:联体双胎围产儿流行病学发生率
- 四川省18市、地、州唇腭裂的流行病学被引量:6
- 1989年
- 1982年四川省率先在中国开展了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至1987年先后在全省200余所医院监测围产儿达40余万例。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并为开展全国规模的出生缺陷监测提供了一整套工作方法和经验。
- 肖坤则
- 关键词:腭裂流行病学
- 我国南、北方神经管缺陷病因学初探被引量:16
- 1994年
- 对1986~1988年间监测的4134例神经管缺陷进行了病例对照(1:1)研究。对照为在同一医院紧接畸形儿出生的一例非畸形活产儿。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控制混杂因素后,发现南北方神经管缺陷的发生均与母亲孕早期接触射线、噪声、化学物、农药有关。孕早期感冒并发热或不发热(南方、北方组)、服用磺胺(北方组)、避孕药(北方组)、中草药(南方、北方组)等亦可增加神经管缺陷发生的危险性。
- 吴艳乔张迅包广泽李秀普李键须昌隆周光萱缪蕾刘蓉曾敏倪旱雨肖坤则
- 关键词:神经管缺陷病例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