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宝晶

作品数:12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信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电子电信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时域有限差分
  • 4篇时域有限
  • 4篇时域有限差分...
  • 3篇等离激元
  • 2篇狄拉克
  • 2篇电流
  • 2篇多频
  • 2篇多频段
  • 2篇异向介质
  • 2篇正多边形
  • 2篇特性分析
  • 2篇频段
  • 2篇吸波
  • 2篇吸波体
  • 2篇显微结构
  • 2篇线电流
  • 2篇纳米
  • 2篇介质
  • 2篇均匀介质
  • 2篇非均匀介质

机构

  • 12篇云南大学
  • 6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昆明理工大学

作者

  • 12篇胡宝晶
  • 11篇黄铭
  • 5篇张剑龙
  • 4篇杨晶晶
  • 3篇黎鹏
  • 2篇肖哲
  • 2篇彭金辉
  • 2篇孙俊
  • 1篇林琳
  • 1篇赵家松
  • 1篇丁洪伟
  • 1篇杨成福

传媒

  • 3篇物理学报
  • 2篇红外与毫米波...
  • 2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电子测量技术
  • 1篇光子学报
  • 1篇强激光与粒子...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 1篇2006全国...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亚波长孔阵透射增强特性的FDTD数值仿真被引量:9
2008年
推导出了一种基于有损耗的Drude色散媒质模型的三维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用该方法对金属亚波长圆形周期孔阵的透射增强特性进行了研究.数值仿真计算了金属板厚度、孔的大小、基底介质、孔中填充不同折射率的介质和孔阵的周期等对孔阵透射率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亚波长孔阵的透射系数随孔的变大而增大,随孔阵周期的变大而减小,在金属前后介质匹配时最大,孔中填充高折射率的介质可以增强透射能力.
张剑龙黄铭胡宝晶
关键词:时域有限差分法
光波辐射下正多边形异向介质柱聚焦特性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建立了光波辐射下正三角形、正四边形和正六边形无耗异向介质柱的二维电磁模型.分析了其近场特性,并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即便对于εr和μr都很小且无耗的正多边形异向介质柱,当平面光波沿正多边形顶角角平分线方向传播时,在异向介质柱内不会发生电磁聚焦.
胡宝晶黄铭张剑龙彭金辉
关键词: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异向介质
线电流源激励下正多边形双负介质柱的聚焦特性被引量:5
2008年
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分别分析了线电流源激励下,正三角形、正四边形和正六边形双负介质柱的近场分布。发现对于介电常数和磁导率都很小且无耗的双负介质柱,当激励位于正多边形顶角角平分线的外延长线上时,在双负介质柱内部不会出现焦点。将该电磁模型同Arslanagic等人介绍的方法进行了比较,证明了电磁模型的有效性。
胡宝晶黄铭杨晶晶张剑龙彭金辉
基于纳米金属-石墨烯耦合的多频段等离激元诱导透明被引量:1
2020年
提出了基于银纳米棒、银纳米盘和石墨烯耦合的多频段等离激元诱导透明(PIT)电磁模型,通过时域有限差分和辐射双振荡器(RTO)模型从数值计算和理论研究两方面分析了模型的电磁特性.结果表明:由于银纳米棒与银纳米盘、银纳米棒与银纳米棒之间的明模-明模耦合,可以实现在单频段PIT效应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产生双频段和三频段的PIT效应.其次,通过改变石墨烯的化学电位势,可以在单频段、双频段和三频段PIT模型中同时实现谐振频率和透射振幅的可调性.当化学势增大时,各频段PIT窗口的谐振频率将会逐渐增大,发生蓝移.此外,随着化学势增加,银盘和银棒表面电荷数会不断增加、表面电场将不断增强.同时,银盘和银棒、银棒和银棒之间的耦合强度也将逐渐增强.因此,各频段PIT的透射振幅将会逐渐减小,振幅调制深度逐渐增大.进一步研究了单频段PIT模型的传感特性,该模型随背景材料折射率变化的灵敏度达到了3906.6 nm/RIU.这为多频带滤波、超灵敏传感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胡宝晶黄铭黄铭黎鹏
关键词:石墨烯时域有限差分法
基于狄拉克半金属和二氧化钒的三频带双调谐吸波体
2023年
提出了基于狄拉克半金属(BDS)和二氧化钒(VO2)的三频带(triple-band)双调谐吸波体,通过时域有限差分法和等效电路模型(ECM)分析了吸波体的电磁特性。研究表明:当VO2呈现出纯金属态时,吸波体会出现三个明显的吸收峰,平均吸收率为98.64%。同时,通过改变BDS费米能量和VO2电导率可以动态调谐吸波体吸收峰处的谐振频率和吸收率。最后,分别讨论了吸波体吸波特性随BDS层、VO2层和中间介质层厚度的变化规律。这为多带双调谐滤波器、吸波体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胡宝晶胡宝晶黄铭丁洪伟
关键词:吸波体二氧化钒
基于black phosphorus纳米棒耦合的等离激元诱导透明被引量:1
2021年
提出了基于black phosphorus(BP)纳米棒耦合的多频段等离激元诱导透明(PIT)电磁模型,通过FDTD和辐射双振荡器(RTO)模型从数值计算和理论研究两方面分析了模型的电磁特性.结果表明:由于不同长度的BP纳米棒之间的明-明耦合,可以在实现单频段PIT效应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产生双频段和三频段的PIT效应.其次,通过改变BP的弛豫速率ns,可以在单频段、双频段、三频段PIT模型中同时实现透明窗谐振频率的可调性.当ns增大时,各频段PIT窗口的谐振频率将会逐渐增大,发生蓝移.进一步研究了单频段PIT模型的传感特性,该模型随背景材料折射率变化的灵敏度(sensitivity)达到了6110.6 (nm/RIU),优值系数(FOM)达到了7.39 (1/RIU)这为多频带滤波、超灵敏传感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胡宝晶黄铭黄铭黎鹏
关键词:时域有限差分法
基于RC网络的非均匀介质模型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随机位置电容和电阻构成的大型RC网络可以仿真两相材料(金属-绝缘体)的显微结构。本文用商业电路仿真软件Pspice9.2建立了200个元件的RC网络模型,计算了该模型中电容值分别设置为10nF、0.1nF、10pF、0.1pF时的网络幅频特性,并分别研究了10×9RC、10×8RC、10×7RC、10×6RC、10×5RC、10×4RC、10×3RC网络的幅频响应。结果表明(1)RC网络中电容的数值越小,非均匀介质驰豫频率越高,仿真结果与文献结果相符;(2)10×4RC的网络与10×10RC均可模拟两相材料的特性;(3)大型RC网络可以简化为简单RC网络。
孙俊肖哲胡宝晶刘芳黄铭
关键词:RC网络显微结构
基于RC网络的非均匀介质模型研究
随机位置电容和电阻构成的大型RC网络可以仿真两相材料(金属-绝缘体)的显微结构。本文用商业电路仿真软件Pspice9.2进行了仿真,主要结论为:①RC网络中电容的数值小,介质的驰豫频率高,仿真结果与理论相符;②40个元件...
孙俊肖哲胡宝晶刘芳黄铭
关键词:RC网络显微结构
文献传递
基于纳米盘棒耦合的多频段等离激元诱导透明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提出了基于银纳米棒和银纳米盘的多频段等离激元诱导透明(PIT)混合模型,通过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了模型的电磁特性.研究表明:由于银纳米盘(明模)和银纳米棒(暗模)的明模-暗模-暗模耦合,模型可以产生双频段的PIT效应.在双频段的基础之上,通过两个非对称的双频段PIT模型的叠加,形成暗模-暗模-明模-暗模-暗模耦合,可进一步实现四频段的PIT效应.同时,只要改变两种PIT模型中银纳米棒的长度以及银纳米棒和银纳米盘之间的距离,双频段PIT和四频段PIT窗口的谐振频率和透射振幅都会随之变化.最后研究了四频段PIT模型的传感效应,发现该模型随背景材料折射率变化的灵敏度(sensitivity)达到了326.2625 THz/RIU,优值系数(FOM)达到了26.4/RIU,性能优于其他同类型传感器,这为该模型在光存储、吸收、滤波和红外频段的传感器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胡宝晶黄铭黄铭黎鹏
关键词:超材料时域有限差分法
吸收率和吸收频率大小电热可调的超材料吸波体
2024年
提出了由“田”字型狄拉克半金属(BDS)谐振器和钛酸锶(STO)组成的双调谐“完美”超材料吸波体并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当BDS费米能量为40 meV、STO温度为400 K时,吸波体在2.6131 THz处吸收率达到了99%。同时,当BDS费米能量和STO温度改变时,可实现吸波体吸收频率和吸收率大小的动态双调谐。此外,分别利用了耦合模理论(CMT)和等效电路模型(ECM)从理论上分析了吸波体的性能。最后,进一步讨论了模型各参数改变时,吸波体吸收光谱的变化规律。这为双调谐滤波器、吸波体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胡宝晶胡宝晶黄铭杨利杨玉林
关键词:吸波体钛酸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