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思虎

作品数:7 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盆地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2篇侵蚀速率
  • 2篇青藏高原
  • 2篇青藏高原北缘
  • 2篇中新世
  • 2篇北缘
  • 2篇柴达木盆地
  • 1篇地层年代
  • 1篇地壳
  • 1篇地壳运动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学
  • 1篇新生代
  • 1篇新生界
  • 1篇岩石
  • 1篇岩石磁学
  • 1篇岩石磁学特征
  • 1篇判别函数

机构

  • 7篇兰州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7篇胡思虎
  • 5篇宋春晖
  • 3篇孟庆泉
  • 3篇杨用彪
  • 2篇张涛
  • 2篇方小敏
  • 2篇夏维民
  • 2篇张平
  • 2篇高军平
  • 2篇刘平
  • 1篇张涛
  • 1篇刘维明
  • 1篇张红艳
  • 1篇刘栋梁
  • 1篇陈传飞
  • 1篇高红山
  • 1篇苗运法
  • 1篇徐丽
  • 1篇潘美慧
  • 1篇潘佳秋

传媒

  • 3篇沉积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质科学
  • 1篇2013年全...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北缘古近纪石英砂表面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15
2009年
中国西北干旱化和风成记录的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但对亚洲内陆干旱化和亚洲冬季风开始时间的认识目前仍存在分歧。利用扫描电镜,通过对青藏高原北缘广大典型地区古近系中类似风成堆积的红色砂层石英砂微形态详细研究,发现这些红色砂层中绝大部分石英砂颗粒表面具有流水搬运和改造的磨光面与V型坑微形态特征组合,与现代塔克拉玛干沙漠、阿尔金山北缘洪积扇上的现代风沙沉积物石英砂颗粒表面的麻面与蝶形坑组合不同。粒度分析也显示这些沉积物的粒度曲线特征与风成黄土和现代沙丘粒度曲线有明显差别。结合沉积特征认为青藏高原北缘古近纪期间不存在大范围的风沙沉积物,推断亚洲冬季风此时可能尚未激发,而该期的干旱环境可能是由行星风系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干旱炎热气候以及全球变冷事件造成。
宋春晖孟庆泉夏维民徐丽苗运法杨用彪胡思虎
关键词:古近纪古环境青藏高原北缘
柴达木盆地东北部新近纪构造旋转及其意义被引量:11
2009年
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的研究是认识高原隆起过程、机制和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远程效应的重要途径。柴达木盆地是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后南北向挤压应力为动力背景的高原东北部内陆盆地,沉积物主要来自于周边山地,完整的保存了新生代以来高原隆升的详细记录。通过柴达木盆地东北部瑙格剖面精细古地磁及构造旋转研究发现,20.1~15.1Ma以及15.1~8.2Ma柴达木盆地分别发生了9.7°±7.4°和6.4°±4.4°的顺时针旋转,约8.2Ma后,柴达木盆地东北部瑙格地区发生了16°±7.5°的逆时针快速旋转。通过分析认为,前两次的顺时针构造旋转事件可能与阿尔金断裂的左旋走滑有关。而约8.2Ma以来的逆时针旋转事件属于柴达木盆地东北部瑙格地区的局部旋转,可能与温泉断裂的右旋走滑有关,说明青藏高原东北部在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三条巨型断裂系左旋相对运动的宏观控制下形成的NNW向温泉右旋走滑断裂开始走滑的年代为约8Ma。
杨用彪孟庆泉宋春晖胡思虎张平刘平陈传飞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
柴西红沟子地区晚新生界沉积速率特征与阿尔金山隆升
柴达木盆地是以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后南北向挤压应力为动力学背景的内陆盆地, 构造上主要受控于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三大断裂, 其内发育了巨厚的中-新生代沉积地层, 这些地层详细记录了盆地及周缘山地的构造、环境演变历史. ...
潘佳秋胡思虎张涛
关键词:构造地质学地壳运动沉积速率
柴西红沟子地区中新世气候变化与侵蚀速率控制因素被引量:5
2012年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发育良好的新生代地层详细地记录了周围山体的变形隆升、源区风化剥蚀历史和气候环境变化过程。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红沟子剖面中新世沉积物氯离子、硫酸根离子和碳酸盐含量测量分析,将该区17~4.8 Ma气候演化分为四个阶段:17~16.7 Ma干旱阶段;16.7~7.4 Ma相对前期气候湿润,但气候具持续干旱特征(分别在14.7 Ma和10.7 Ma干旱加剧,8.7~7.4 Ma干湿波动加大);7.4~5.1 Ma相对湿润,干湿波动大;5.1~4.8 Ma干旱阶段。沉积速率表明:17~16.5 Ma侵蚀速率最高、16.5~9.8 Ma侵蚀速率较低、8.7~6 Ma侵蚀速率高。该区沉积速率变化与气候变化无明显关系,而与构造活动具良好的一致性,即构造活动时期对应侵蚀速率较高或突然增高阶段,因此区域构造活动是控制红沟子地区侵蚀速率的主要因素。
胡思虎张涛高军平宋春晖方小敏
关键词:侵蚀速率气候变化中新世
稳定湖相沉积物和风成黄土粒度判别函数的建立及其意义被引量:39
2008年
沉积物粒度变化主要受搬运介质、搬运方式、沉积环境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控制,通过粒度分析可判别沉积物的成因类型,推断其形成的沉积环境,解释环境演变。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典型稳定湖相沉积物(罗布泊湖相样品282块,岱海湖相样品123块)和典型风成黄土(甘肃兰州榆中样品263块)粒度参数进行定量化分析,并经稳定湖相和风成沉积物验证,获得稳定湖相与风成沉积物的判别公式:F(湖相、风成沉积物)=20.363Mz-56.371Sd-67.922Sk+23.516Kg-55.626,若F>0,为稳定湖相沉积物,反之,F<0,则为风成沉积物。这为研究地史中稳定湖泊与风成环境沉积物的鉴别提供粒度分析定量化判别方法,它对陆相古环境、干旱化事件和尘暴事件等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
张平宋春晖杨用彪高红山张红艳刘维明潘美慧刘平胡思虎夏维民
关键词:风成黄土粒度分析判别函数
柴西红沟子地区晚新生代岩石磁学特征及对青藏高原北缘隆升的响应被引量:6
2010年
柴达木盆地为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一个内陆沉积盆地,发育了巨厚的中-新生代沉积地层,这些地层记录了盆地及周缘山地的构造、环境演变历史。本文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红沟子地区晚新生代天然剖面沉积物岩石磁学的研究,表明在约9.8 Ma磁化率值突然增大,同时沉积物中磁铁矿的含量也明显增加。结合剖面沉积物岩相、岩性及沉积速率等分析,依据沉积物磁学性质与环境变化和构造运动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该地区晚新生代物源变化,可能是造成岩石磁学特征在大约9.8 Ma变化的主要原因,同时可能还暗示了青藏高原东北缘一次强烈的构造隆升事件,阿尔金山作为柴达木盆地的物源之一,也响应了此次构造运动,隆升到了一定高度使剥蚀速度增加,这一过程被柴西地区的红沟子构造所记录。
张涛胡思虎刘栋梁高军平孟庆泉方小敏宋春晖
关键词:磁化率构造隆升
柴达木盆地西部红沟子地区中新世构造—气候变化及其相互作用
新生代气候变化、青藏高原隆升与风化剥蚀及其产生的气候环境效应是目前国际前沿重大科学问题,同时青藏高原也是研究地球深部过程与浅部过程相互作用的典型代表。概念模型认为青藏高原隆升使陆地硅酸盐风化加速与大量有机碳埋藏,导致大气...
胡思虎
关键词:磁性地层年代侵蚀速率中新世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