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兰花
- 作品数:24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颅多普勒脉动指数阻力指数与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数的关系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脉动指数、阻力指数与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2例颈动脉系统TIA患者进行CVA检测,对经颅多普勒脉动指数、阻力指数与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经颅多普勒脉动指数、阻力指数与CVDI中反映血管外周阻力及反映动脉弹性的指数R、Co、C、Zc、Wv等指数不相关。[结论]PI与RI侧重反映受检血管段脉管弹性及阻力状况,CVDI的相关参数R、Co、C、Zc、Wv才是全面反映脑血管床整体的阻力状况、脉管弹性及顺应性、脑内微循环状况等脑血管病变病理生理变化的指数。
- 吴新贵许永成苏承华苏兰花黄春霞
-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
- 经颅多普勒检查对单侧颈动脉狭窄或闭塞侧支循环的评价
- 2008年
- 苏兰花沈岳飞秦超陈娅陈渊
- 关键词:脑动脉超声检查多普勒侧支循环
- TCD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椎-基底动脉流速减慢的对比研究
- 2007年
- 苏兰花刘若川
- 关键词:TCD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动脉流速多普勒超声检查椎动脉颅外段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与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测得的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与脑血管动力学参数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997-06/2000-06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32例,以同期35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和脑血管动力学检测仪检测,并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不同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时脑血管动力学参数差异。结果:67例被试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经颅多普勒超声结果: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增高16例(轻度增高2例,中度增高9例,高度增高5 例),低流速者7例,正常流速者9例。②脑血管动力学检测结果:32例患者病侧异常28例(82%),对侧异常18例(56%)。③两组相关性:与平均血流速度正常组相比,平均血流速度增高和减低组最小血流速度和最小大脑半球供血量低(P<0.05或0.01);平均血流速度高度增高组和减低组颈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平均大脑半球供血量和动态阻力等参数也低(P<0.01)。与平均血流速度中度增高组相比:平均血流速度高度增高组和减低组颈动脉平均和最小血流速度,平均和最小大脑半球供血量均低,动态阻力高(P<0.05或0.01)。特性阻抗、脉搏波波速两指标平均血流速度减低组高于其他各组(P<0.05或0.01)。其他各项参数 (脑血管阻力、顺应性、零压顺应性、临界压力)各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脑血管动力学参数中反映两半球供血状况的参数(平均和最小血流速度,平均和最小大脑半球供血量)及脑血管自动调节能力的参数(特性阻抗、脉搏波波速)与经颅多普勒超声测得的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有较好的一致性,其余参数无相关性。提示两种检测方法各有侧重点,两者联合应用可较全面反映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状况。
- 吴新贵许永成苏兰花黄春霞苏承华
- 关键词:血流速度脑动脉
- 盐酸倍他司汀合复方丹参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0例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06年
- 卢中莲苏兰花
-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盐酸倍他司汀复方丹参针疗效分析VBI
- 颈动脉系统TIA的血流动力学与发病机制初探被引量:8
- 2001年
-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TIA)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与发病的关系。方法 84例颈内动脉系统 TIA患者均在末次发作后 2 4 h内进行经颅多谱勒 ( TCD)和血流动力学指数 ( CVDI)测定。结果 ( 1) TCD显示绝大多数患者脑动脉有严重狭窄或痉挛存在 ,从而引起脑血流速度的改变。 ( 2 )患者组与对照组 CV-DI比较 ,零压顺应性 ( Co)明显下降 ,脑血管阻力 ( R)、特性阻抗 ( ZC)、脉搏波波速 ( WV)、动态阻力 ( DR)、临界压力( CP)增高 ,具有统计学意义 ;病灶侧与健侧比较 ,Co的下降及 R、DR的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流动力学的障碍是引起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机制之一。
- 沈岳飞许永成苏兰花黄春霞苏承华
- 关键词: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流动力学发病机制
- 12例烟雾病的临床特点与经颅多普勒分析
- 2007年
- 苏兰花
- 关键词:烟雾病多普勒诊断仪脑梗死脑出血
- 脑动脉狭窄伴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建立情况的探讨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颅内脑动脉狭窄或闭塞后侧枝循环形成情况。方法 235例经影像学发现存在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依据有无侧支循环分为两组,对可能与侧支循环建立有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1)侧支循环形成的检出率DSA最高,MRA次之;(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侧支循环开放作为因变量时大脑中动脉狭窄、颈内动脉闭塞、基底动脉狭窄进入回归方程,OR分别为0.598、2.395、3.494;P值分别为0.104、0.081、0.015。结论大脑中动脉狭窄、颈内动脉闭塞、基底动脉狭窄可能促进侧支循环开放。
- 梁朝莹沈岳飞罗小丹苏兰花秦超陈娅
- 关键词:侧支循环缺血性梗死颅内脑动脉狭窄
- 缺血性中风的预测研究
- 许永成沈岳飞韦英海吴新贵苏兰花黄春霞苏承华毕桂南赵伟佳
- 该研究通过对颈动脉系统TIA病人一般资料、血液流变学资料、血流动力学资料、经颅多普勒资料及随访资料等进行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颈动脉系统TIA病人的预后进行分析以建立完全性缺血性脑梗死的预测模型,并通过计算颈动脉...
- 关键词:
- 关键词:脑缺血中风诊断学
- 颈动脉系统TIA病人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速度的改变
- 2000年
-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病人的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速度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6 0例颈内动脉系统 TIA病人均在末次发作后 2 4h内进行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速度测定。结果 1病人组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聚集性各指标均明显增高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2绝大多数患者脑动脉有严重狭窄或痉挛存在 ,从而引起脑血流速度的改变。结论 血液粘度增高。
- 沈岳飞许永成黄春霞苏兰花苏承华
- 关键词:颈内动脉系统TIA血液流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