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广玉
-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对老年冠心病的特异性及敏感性的临床诊断分析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研究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TET)诊断老年冠心病的特异性、敏感性并予以分析。方法:选取接受TET及动态心电图检查的老年疑似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比较TET与动态心电图诊断老年冠心病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率,病变支数检出率。同时,将老年冠心病患者按照TET检测结果分为TET真阳性组(即TET检查结果为阳性,且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亦为阳性)与假阳性组(即TET检查结果为阳性,但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阴性),比较2组患者基本资料并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TET诊断老年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及阳性似然比高于动态心电图(P均<0.05),而阴性似然比低于动态心电图(P均<0.05)。TET诊断老年冠心病患者多支病变的检出率高于动态心电图,而阴性检出率低于动态心电图(P均<0.05)。TET真阳性组女性、高血压人数占比低于假阳性组(P均<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高血压是TET假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TET诊断老年冠心病的特异性、敏感性较高,且对单支病变、多支病变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此外,女性、高血压可能增加TET假阳性的概率。
- 苏广玉刘绮红刘悦
- 关键词:冠心病老年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敏感性特异性
-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所致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变化及治疗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分析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所致心肌病( PVCs-ICM)患者心功能变化及治疗,提高临床医生对PVCs-ICM的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2—2013年在梅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行射频消融术( RFCA)治疗的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128例,根据PVCs-ICM发生情况分为观察组57例(并发PVCs-ICM)和对照组71例(未并发PVCs-ICM)。两组患者均于RFCA治疗后随访6~9个月,比较两组患者RFCA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室性期前收缩负荷量、QRS 波宽度及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 LVEF、LVEDD、室性期前收缩负荷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RFCA治疗有效率为84.2%,对照组为8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LVEF低于对照组,LVEDD、室性期前收缩负荷量、QRS波宽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LVEF高于治疗前,LVEDD、室性期前收缩负荷量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PVCs-ICM患者心功能明显降低,室性期前收缩负荷量明显增高,QRS波明显增宽,RFCA治疗可有效改善PVCs。
- 苏广玉
- 关键词:心肌疾病室性早搏复合征心电描记术导管消融术
- 食管心房调搏与阿托品检测房室交接区传导分析
- 2013年
- 目的探讨食管心房调搏联合应用阿托品在房室交接区传导功能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9月在梅州市人民医院检测房室交接区传导功能的7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中的阳性率情况。结果测定房室传导阻滞点静注阿托品前调搏2∶1房室传导阻滞点<150次/min阳性率为71.4%,静注后25.4%;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点<100次/min静注前阳性率95.2%,静注后31.7%;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组静注前阳性率77.8%,静注后41.7%,比较静注前后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心房调搏联合阿托品检测房室交接区传导功能可降低假阳性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效果。
- 陈万国苏广玉刘奇英钟文明
- 关键词:食管心房调搏阿托品
- 房室结加速传导的电生理特性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房室结加速传导的电生理特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12月29例单纯房室结加速传导患者为观察组,选择29例同期房室结正常传导、短P—R间期患者为对照组,行经食管心房调搏(TEAP),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房室交界区相对不应期(AVJRRP)、房室交界区功能不应期(AVJFRP)、房室交界区有效不应期(AVJERP)、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房室传导1:1点、文氏点特征,并研究其临床意义;统计两组患者心动过速史及诱发情况。结果观察组AVJRRP、AVJERP、AVJERP、AERP、1:1传导点均显著性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文氏点均低于280ms,而对照组文氏点均超过300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诱发心动过速21例,对照组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室结加速传导患者房室递减传导功能显著降低,心动过速可能性大幅提升,行电生理检查可有效预测其导致的多种心脏功能性疾病,有利于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苏广玉
- 关键词:经食管心房调搏电生理检查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
- 2015年
- 目的探讨应用心脏再同步化(CRT)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6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18)。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CRT。比较2组患者心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再住院率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的改善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以及再住院率分别为5.56%、0.00%以及5.56%,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77.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苏广玉
-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功能起搏导线
- 不同部位起搏对左房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起搏对左心房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01月至2014年01月间因心动过缓需要起搏治疗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起搏电极放置部位的不同,患者被均分为右室心尖部(RVA)起搏组和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组,比较两组患者起搏治疗前后左房收缩前容积(LAVp),最小左房容积(LAVmin),最大左房容积(LAVmax),左心房主动排空分数(LAAEF),左心房被动排空分数(LAPEF)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均>0.05);起搏治疗6个月后,与RVA起搏组比较,RVOT起搏组LAVp[(29.5±3.2)ml比(27.1±3.5)ml]、LAVmin[(18.6±2.0)ml比(17.2±2.7)ml]、LAVmax[(48.9±4.8)ml比(46.1±5.1)ml]、LAAEF[(47.2±4.5)%比(43.5±4.2)%]显著减少,LAPEF[(40.9±5.3)%比(43.6±3.9)%]显著提高(P<0.05或<0.01)。结论:右室流出道起搏疗效好于右室心尖部起搏治疗,可作为右室心尖部的起搏部的替代。
- 苏广玉
- 关键词:心动过缓
- 心电散点图诊断晚发房性早搏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研究心电散点图在晚发房性早搏(APB)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7年12月~2019年5月于我院进行诊治的疑似晚发APB-200例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电散点图以及常规心电图检查,对比不同检查方式诊断晚发APB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此外,回顾性分析同期我院收治的晚发APB以及窦性心律不齐不明确患者80例,比较心电散点图以及常规心电图的误诊率情况。结果心电散点图诊断晚发APB的灵敏度为93%、特异度为95%,准确度为94%,相比常规心电图的82%、79%、82%有显著差异,P>0.01(P <0.05),心电散点图的漏诊率(7%)和误诊率(5%)显著低于常规心电图(分别18%和21%,均P <0.05)。结论心电散点图应用于晚发APB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较低的漏诊率和误诊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苏广玉刘绮红刘悦
- 关键词:心电散点图常规心电图
- 经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43例冠心病患者,以行经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为A1组(36例),联合应用升压药者为A2组(36例),行平板运动试验为B组(36例),行动态心电图监测为C组(35例)。结果 A组患者的检出率90.2%明显高于B、C组患者检出率72.2%、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2组、B组以及C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2.8%、2.8%以及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是对冠心病患者实施诊断的一种重要手段,若患者合并高血压也不会出现不良反应,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陈万国李存仁苏广玉刘奇英钟文明
- 关键词: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