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肉毒
  • 3篇头痛
  • 3篇急性
  • 2篇溶酶
  • 2篇溶酶原激活剂
  • 2篇肉毒毒素
  • 2篇偏头痛
  • 2篇综合征
  • 2篇卒中
  • 2篇组织型
  • 2篇组织型纤溶酶...
  • 2篇组织型纤溶酶...
  • 2篇纤溶
  • 2篇纤溶酶
  • 2篇纤溶酶原
  • 2篇纤溶酶原激活
  • 2篇纤溶酶原激活...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激活剂

机构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12篇蒋仙国
  • 8篇李焰生
  • 3篇季伟华
  • 3篇沈沸
  • 3篇林岩
  • 3篇孙亚蒙
  • 3篇邹静
  • 2篇周洁茹
  • 2篇华驾略
  • 2篇俞羚
  • 2篇陈莺
  • 2篇李颖
  • 1篇徐群
  • 1篇徐群
  • 1篇冯智英
  • 1篇杨晓岚
  • 1篇高建群
  • 1篇张静芳
  • 1篇耿介立
  • 1篇施国文

传媒

  • 9篇神经病学与神...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科学生活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司匹林抵抗
2004年
概述 阿司匹林问世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早期一直用于解热、镇痛和消炎作用.但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发现其对血小板的作用之后,就阿司匹林的血小板功能的抑制机制及其临床应用进行了广泛研究,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以及某些选择性患者的一级预防.
蒋仙国李焰生
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5例发病时间<3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剂量(0.6~0.9)mg/kg。溶栓前及溶栓后2h、24h及7d接受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3个月接受改良Rankin评分,并观察安全性。结果溶栓后7d的NIHSS评分较基线值显著改善(P=0.04),20例完成3个月MRS评估者中,0~1分6例(30%),死亡2例(10%)。症状性脑出血患者2例。基线NIHSS评分高(P=0.002)及完全前循环梗死型(P=0.01)者易发生症状性脑出血。结论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孙亚蒙潘元美俞羚蒋仙国沈沸周洁茹高建群林岩李焰生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
偏头痛发病机制及治疗新进展被引量:45
2019年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致残性的原发性头痛,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均带来显著的经济负担。偏头痛的管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急性期治疗和预防性治疗。非甾体抗炎药是轻至中度偏头痛发作的一线治疗选择;而对于中至重度发作的偏头痛和慢性偏头痛,曲普坦类和预防性治疗是必要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在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促成了CGRP拮抗剂以及针对偏头痛发作时释放的CGRP及其目标受体的单克隆抗体的研发。最近,有数种抗CGRP或其受体的单克隆抗体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发作性和慢性偏头痛。迄今为止,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文旨在对偏头痛发病机制和治疗新进展进行综述,尤其关注于偏头痛预防性治疗策略中抗CGRP单克隆抗体的潜在作用。
蒋仙国
关键词:偏头痛发病机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成人缺血性卒中早期处理指南被引量:18
2007年
本指南旨在对成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评价和治疗各要素的现有证据做一回顾。目标读者是那些为发病后48h内的卒中患者提供治疗的内科医生和其他急诊医疗保健人员。另外,也包括向医疗保健政策制定者提供的信息。方法:专家小组成员由美国心脏协会(AHA)卒中委员会科学声明监督委员会任命,他们代表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专家小组以2003年后发表的报道为重点,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采用AHA卒中委员会的证据水平分级标准对证据进行分级并做出推荐。本声明经专家小组认可后,再由AHA科学顾问和协调委员会进行同行评议和正式批准。本指南打算在3年内做全面更新。结果: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处理仍然是多方面的,包括尚未在临床试验中进行过验证的一些医疗诊治方面。本声明包括从急诊医疗服务人员开始接触患者到入院初期处理的推荐意见。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仍然是已得到证实的最有效的卒中急诊治疗干预方法。包括动脉应用溶栓药和机械介入在内的一些方法显示出希望。因为许多推荐是在有限的证据基础上做出的,因此需要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进行更多的研究。
Harold P. AdamsGregory del ZoppoMark J. AlbertsDeepak L. BhattLawrence BrassAnthony FurlanRobert L. GrubbRandall T. HigashidaEdward C. JauchChelsea KidwellPatrick D. LydenLewis B. MorgensternAdnan I. QureshiRobert H. RosenwasserPhillip A. ScottEelco F.M. Wijdicks李焰生熊昕丽林岩沈沸俞羚邹静张静芳孙亚蒙周洁茹蒋仙国陈莺
关键词:急诊医疗服务卒中急性脑梗死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治疗慢性偏头痛的新武器——A型肉毒毒素
2022年
慢性偏头痛是什么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偏头痛定为一种致残性的慢性疾病,国内外对偏头痛相关影响因素的随访研究证据仍显不足。在美国偏头痛研究(AMS)Ⅰ和Ⅱ及美国偏头痛预防与流行病学研究(AMPP)这三项大型成人偏头痛流行病学的研究中,女性偏头痛患病率为18%、男性为6%。2010年完成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偏头痛患病率在9.3%。
蒋仙国
关键词:慢性偏头痛随访研究流行病学研究致残性A型肉毒毒素
以脊髓病变为突出表现的干燥综合征: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提高对干燥综合征并脊髓病变(Sj?gren's syndrome myelopathy,SSM)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的认识。方法 :报道1例SSM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结合文献复习,重点讨论SSM的临床表现、病因、影像学特征和治疗原则。结果 :1例老年男性患者以肢体无力、二便困难为主诉;磁共振成像检查提示脊髓炎表现,血清抗核抗体谱筛查、眼科干燥性角结膜炎检查以及唇腺活检病理证实为SSM;转入风湿科接受糖皮质激素及利妥昔单抗治疗后,症状好转。结论 :许多干燥综合征患者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可累及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临床表现多样,但不存在典型的口干、眼干症状。对于临床诊断为干燥综合征的患者,也应注意可能伴发的神经系统病变。SSM发病率不高,易被误诊或漏诊,因此应对SSM与脊髓病变、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和多发性硬化等进行鉴别诊断,以便尽早作出正确的诊断,并给予相应的个体化治疗。
白书维蒋仙国管阳太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脊髓病变神经影像
偏侧面肌痉挛:单中心245例患者临床特征及肉毒毒素治疗结果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接受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TX-A)注射治疗的偏侧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单中心245例接受BTX-A注射治疗的偏侧面肌痉挛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人口统计学特征和临床特征,以及与Cohen痉挛强度分级和BTX-A注射疗效的关联。结果:245例偏侧面肌痉挛患者中,女性为159例(64.9%),就诊时平均年龄为54.2±10.3岁;男性为86例(35.1%),就诊时平均年龄为48.3±8.6岁。137例(55.9%)为左侧面肌痉挛,其中女性患者97例[占女性患者的61.8%(97/159)],男性患者40例[占男性患者的46.5%(40/86)]。根据Cohen痉挛强度分级,轻度痉挛患者51例(20.8%),中至重度痉挛患者194例(79.2%);与轻度痉挛患者相比,中至重度痉挛患者的年龄较大(P=0.021),病程较长(P=0.012)。偏侧面肌痉挛伴同侧耳鸣患者48例(19.6%),其中46例(95.8%)为中至重度偏侧面肌痉挛。轻度偏侧面肌痉挛患者的BTX-A平均注射剂量为35.5±5.2 U,平均疗效持续时间为145.5±36.1 d;中至重度偏侧面肌痉挛患者的BTX-A平均注射剂量为40.2±5.8 U,平均疗效持续时间为137.8±34.5 d。治疗后4周时随访,总有效率为96.3%,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治疗满意度平均为75%。结论:偏侧面肌痉挛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并且左侧患病比例也高于男性;中至重度偏侧面肌痉挛患者占比较高,并且与同侧耳鸣症状相关;所有患者均对BTX-A注射治疗反应良好,且不良反应轻微,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蒋仙国
关键词:偏侧面肌痉挛面神经A型肉毒毒素
脑卒中后抑郁与部位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1
2009年
目的:探讨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影像学改变在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中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期望早期发现PSD患者并为及时干预提供帮助。方法:对329例急性脑卒中后1个月内患者采用系统的神经心理评估和MRI检查。所有患者均常规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根据头颅MRI结果分析病变部位。结果:PSD的发病率以左侧半球脑卒中患者明显高于双侧和右侧半球脑卒中患者,且左侧额叶和基底节尤为突出。不同病灶数目组间比较,PSD的发生率以多灶患者明显高于单灶患者(P<0.01)。结论:急性脑卒中后PSD与病变部位在左侧半球尤其是左侧额叶、颞叶和基底节区具有显著相关性。完全前循环梗死也是易患PSD的危险因素。
蒋仙国李焰生林岩徐群施国文耿介立孙亚蒙陈莺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磁共振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酷似肉毒中毒的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
2005年
病例 患者,女性,58岁,因"视物成双,进行性四肢无力8天"于2004年12月16日由外院转入.患者2004年12月9日晚上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全身乏力,当时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10日晨,出现视物成双、模糊,双眼睑下垂,眼球活动不灵活.感头晕,闭目后头晕稍好转.站立不稳,行走有踩棉花样感觉.11日出现言语不清,上肢无力,可在搀扶下行走.至13日,症状明显加重,眼睑下垂明显,双眼球完全不能活动,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头下垂,上肢不能抬起.头颅MRI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示"周围神经损害".予丹参、阿司匹林等治疗,无明显改善,且症状进行性加重.15日出现排尿困难,淋漓不尽,但仍可在搀扶下行走.16日完全不能行走,转入我院.
汤剑萍郭政蒋仙国徐群王智樱李焰生
关键词:格林巴利综合征格林-巴利氏综合征神经根炎肉毒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脑神经损害
前庭症状的分类:迈向前庭疾患的国际分类被引量:7
2012年
1引言巴拉尼协会(Barany Society)前庭疾患分类委员会于2006年在乌普萨拉召开的巴拉尼协会会议上正式成立,其任务是促进建立一种可应用的前庭疾患的分类。对症状和疾病的定义是在临床和研究中实现专业交流的最基本前提。然而。
冯智英杨晓岚沈沸季伟华蒋仙国李颖邹静李焰生Bisdorff AVon Brevernb MLempertc TNewman-Tokerd DE
关键词:位置性眩晕前庭系统头晕直立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