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莹
- 作品数:18 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马尔尼菲青霉酸性磷酸酶在宿主氧化杀伤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马尔尼菲青霉(Penicillium marneffei,PM)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在宿主氧化杀伤中的作用。方法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H2O2模拟氧化应激环境,于25℃和37℃震荡培养后检测上清液中ACP的活性。通过用特定培养基诱导酶分泌、灭活、抑制剂处理的方法获得不同酶活性的PM分生孢子,建立分生孢子与巨噬细胞共培养模型;利用H2DCFDA标记联合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ROS的释放量,CFU及透射电镜观察巨噬细胞对PM的杀伤情况。结果 PM菌丝相及酵母相均能分泌ACP,加入H2O2后两相ACP活性均提高;诱导PM分泌酸性磷酸酶,巨噬细胞ROS释放量及对菌体杀伤能力被抑制;将酶抑制后,巨噬细胞ROS释放量增加,对菌体杀伤能力增强。结论 PM在氧化应激条件下能通过分泌ACP抑制巨噬细胞ROS产生,从而抵御宿主的氧化杀伤作用。
- 黄晓张军民蒋丽王丽鲁莎蔡文莹
- 关键词:酸性磷酸酶马尔尼菲青霉巨噬细胞ROS
- 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对深部真菌感染辅助诊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血清(1-3)-β-D-葡聚糖(BDG)检测对深部真菌感染辅助诊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4年336例疑似深部真菌感染病例分别进行血清BDG检测和真菌培养鉴定;对比分析血清BDG检测和真菌培养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BDG检测阳性171例,阳性率为50.89%(171/336);真菌培养阳性141例,阳性率为41.96%(141/336)。真菌培养阳性组血清BDG含量为(131.18±102.91)pg/m L,真菌培养阴性组血清BDG含量为(45.06±33.64)pg/m 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7,P<0.01)。以真菌培养结果为标准,BDG检测的敏感性为54.61%(77/141),特异性51.79%(101/195);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5.03%(77/171)和61.21%(101/165)。真菌培养显示白念珠菌仍然是临床深部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结论:BDG检测可实现疑似深部真菌感染的快速诊断,但对(1-3)-β-D-葡聚糖阳性结果需辅以真菌培养鉴定,两者联合使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蔡文莹鲁长明席丽艳
- 关键词:深部真菌感染真菌培养
- 滑囊腔/关节腔穿刺液直接镜检有助于无绿藻致感染性滑囊炎/关节炎的早期诊断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滑囊腔/关节腔穿刺液直接镜检对于无绿藻致感染性滑囊炎/关节炎的早期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报道我科2022年3月发现的1例小型无绿藻致感染性指间关节炎病例的检查经过,并回顾1964年1月1日至2022年5月31日之间在PubMed、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上发表的无绿藻致感染性滑囊炎/关节炎病例的主要病原学检查方法。通过比较不同患者主要病原学检查方法的异同点,探讨滑囊腔/关节腔穿刺液直接镜检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经删选,最终纳入符合研究目的的文章18篇(21例病例)。病原学检查的主要方法为真菌培养、组织病理,而真菌直接镜检常常被忽略。在22例患者中,只有2例患者同时行真菌直接镜检和真菌培养检查,18例患者行真菌培养检查但未行真菌直接镜检,其余2例患者未行真菌直接镜检及真菌培养检查而依靠病理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结论滑囊腔/关节腔穿刺液直接镜检有助于无绿藻致感染性滑囊炎/关节炎的早期诊断,但临床缺乏正确应用,值得引起重视并推广。
- 谢新哲鲁莎蔡文莹张军民李家豪林莉席丽艳
- 关键词:直接镜检
- 地塞米松对F.monophora感染巨噬细胞模式识别受体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F.monophora体外感染模型中地塞米松(DEX)对模式识别受体及免疫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四组:F.monophora与加入DEX的巨噬细胞共培养组、F.monophora与巨噬细胞共培养组、单纯加入DEX的巨噬细胞组及巨噬细胞空白对照组。定量PCR检测各组中模式识别受体Dectin-1、TLR-2、TLR-4的表达;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中TNF-α的表达量。结果:F.monophora与巨噬细胞共培养组相对于空白对照组及单纯加入DEX组的Dectin-1表达显著升高,在加入DEX后Dectin-1表达明显受到抑制(t=121 900,P<0.05);加入DEX的共培养组中TLR-2表达增加,但与F.monophora和巨噬细胞共培养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 022,P>0.05);F.monophora感染引起TLR-4显著下调,加入DEX对TLR-4表达无影响(t=2 021,P>0.05)。相对于F.monophora与巨噬细胞共培养组,DEX共培养组中巨噬细胞分泌TNF-α的量显著下调(t=1 514 000,P<0.05)。结论:DEX可抑制巨噬细胞Dectin-1的表达,并下调TNF-α的表达量,进而使机体处于免疫耐受状态,但对TLR-2、TLR-4表达无明显影响。
- 蔡文莹鲁长明李希清蒋丽孙九峰
- 关键词:地塞米松F模式识别受体DECTIN-1TLR-2
- MALDI-TOF MS自建库在红色毛癣菌感染中的临床快速诊断价值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建立并评价实验室自建的红色毛癣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数据库的可行性。方法将红色毛癣菌标准菌株ATCC 28188用沙保罗葡萄糖琼脂(SDA)平板28℃培养5d,分别用双甲酸夹心法和甲酸提取法作为蛋白提取方法,利用MALDI-TOF MS对标准菌株进行质谱数据采集,建立2种不同蛋白提取方法的菌株数据库"双甲酸夹心法自建库"和"甲酸提取法自建库";并用2种蛋白提取方法对21株红色毛癣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蛋白提取后,分别选取"双甲酸夹心法自建库+Bruker商品库"、"甲酸提取法自建库+Bruker商品库"和"Bruker商品库"做质谱鉴定,从而对各数据库的鉴定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甲酸提取法自建库+Bruker商品库"对21株红色毛癣菌临床分离株的鉴定得分显著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率为21/21;"Bruker商品数据库"与"Bruker商品数据库+双甲酸夹心法自建库"的鉴定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室建立的"甲酸提取法自建库+Bruker库"对红色毛癣菌的鉴定能力好,适用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与待测菌统一培养条件所建立的数据库丰富了原有的数据库信息,使待测菌的鉴定更为准确。双甲酸夹心法操作简便,但对红色毛癣菌蛋白提取的效果欠佳。
- 邓穗燕易江华蔡文莹夏勇
- 关键词: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红色毛癣菌
- 掌黑癣1例并中国大陆文献总结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报道1例手掌发病的儿童掌黑癣,并文献复习此病临床特点。方法患儿女,5岁9个月,因左手掌黑色斑疹6个月就诊。取局部皮屑完善真菌学检查,分离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文献检索统计在中国大陆报道掌黑癣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分离菌株鉴定结果为威尼克何德霉。总结文献病例9例特点:多见于儿童;左手掌受累比例略多;长江以南为主要发病区域;致病菌均为威尼克何德霉;全部病例外用抗真菌药,3周内治愈。结论掌黑癣主要发生于儿童手掌,镜检可快速诊断,菌种鉴定建议完善分子鉴定,外用抗真菌药膏疗效显著。
- 鲁莎蔡文莹毛越苹
- 关键词:掌黑癣
- 广州地区241例头癣及病原菌分布情况分析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头癣及其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对1997年2月至2010年8月在本院皮肤科诊治的241例头癣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1例头癣患者中白癣179例占74.27%,脓癣34例占14.11%,黑点癣28例占11.62%,未发现黄癣。病原菌中犬小孢子菌182株占80.89%,紫色毛癣菌25株占11.11%,须毛癣菌10株占4.44%,断发毛癣菌3株占1.33%,红色毛癣菌2株占0.89%,石膏样小孢子菌2株占0.89%,疣状毛癣菌1株占0.44%。患者年龄段分层分析结果显示,主要感染人群为学龄前儿童占39.00%。结论广州地区头癣中自癣所占比例最高;犬小孢子菌为头癣患者的主要致病菌;主要感染人群为学龄前儿童。
- 蔡文莹鲁长明胡永轩鲁莎席丽艳
- 关键词:病原菌分布头癣紫色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学龄前儿童
- Phialemonium curvatum致侵袭性皮肤软组织感染1例
- 2015年
- 患者女,40岁,因左小腿红肿、结节伴发热4月就诊。皮肤科检查:左小腿见大片红斑、肿胀,触之感皮下结节,质软,结节中央见破溃及结痂。右股外侧、腰部、骶尾部可见散在红斑,右股外侧及骶尾部可见数个溃疡及窦道,溃疡口见大量脓性分泌物。取皮下结节内穿刺液进行真菌镜检和培养并对培养物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致病真菌为Phialemonium curvatum。使用伏立康唑及伊曲康唑治疗后,患者皮损消退。
- 张静何娅马坚池李希清蔡文莹席丽艳
- 关键词:皮肤感染
- 130例深部真菌感染患者血液中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了解深部真菌感染患者血液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本院诊治的130例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血液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离白念珠菌41株(31.54%)、热带念珠菌29株(22.31%)、近平滑念珠菌26株(20.00%)、马尔尼菲青霉14株(10.77%)、光滑念珠菌13株(10.00%),新生隐球菌4株(3.08%),烟曲霉、镰刀菌和季也蒙念珠菌各1株(0.77%)。入组分析患者多存在血液病、恶性肿瘤、肺部感染等基础性疾病。耐药性分析显示,除有1株菌株对氟康唑耐药外,未发现对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耐药的菌株。结论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为主要的感染病原菌,分离菌株未发现严重的耐药现象。重症监护病房、儿科、外科及血液科应重视患者深部真菌感染并及时给予检查治疗。
- 蔡文莹鲁长明孙九峰席丽艳
- 关键词:深部真菌感染血液病原菌真菌耐药性
- 定期转种法和低温冷冻法保藏致病真菌活性的能力比较
- 2019年
- 定期转种法和低温冷冻保存法是临床实验室最常用的两种真菌保存方法,为比较两种方法保藏致病真菌活性的能力,本研究使用两种保藏方法对实验室689株致病真菌保藏5年后进行检测。定期转种法是将菌落接种于马铃薯斜面培养基并将其储存在4℃冰箱,每6个月转种1次。低温冷冻法是挑取马铃薯斜面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的菌落于无菌10%甘油中,放置在-80℃储存。保藏5年后,将两种方法保藏的菌株转种复苏,比较菌株的复活率。对于念珠菌属Candida、新生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毛癣菌属Trichophyton、曲霉属Aspergillus和孢子丝菌属Sporothirix真菌,两种方法的菌株复活率无统计学差异;对于小孢子菌属Microsporum真菌和马尔尼菲蓝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使用低温冷冻法保藏的菌株复活率高于定期转种法保藏的菌株复活率;对于着色霉属Fonsecaea真菌,低温冷冻法保藏的菌株复活率低于定期转种法保藏的菌株复活率。因此,我们认为对于常见致病真菌的长期保藏,使用10%甘油作为保护剂的低温冷冻法优于定期转种法,但其不适用于着色霉属Fonsecaea真菌的长期保藏。
- 张静鲁莎李家豪蔡文莹张军民李希清席丽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