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武强

作品数:15 被引量:148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海相油气勘探前瞻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栖霞组
  • 4篇灰岩
  • 4篇二叠世
  • 3篇中二叠世
  • 3篇茅口组
  • 2篇地质
  • 2篇地质意义
  • 2篇韵律层
  • 2篇四川盆地
  • 2篇泥灰岩
  • 2篇盆地
  • 2篇球状
  • 2篇环境意义
  • 2篇白云岩
  • 2篇成岩作用
  • 1篇地球
  • 1篇信息管理
  • 1篇信息管理人才
  • 1篇选课
  • 1篇选修

机构

  • 10篇中国地质大学
  • 6篇成都地质矿产...
  • 2篇国土资源部
  • 2篇广州海洋地质...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不来梅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5篇薛武强
  • 12篇颜佳新
  • 8篇李波
  • 7篇马志鑫
  • 4篇刘喜停
  • 3篇张志峰
  • 2篇朱宗敏
  • 2篇王夏
  • 1篇李傲竹
  • 1篇刘喜停
  • 1篇李飞
  • 1篇申欢欢

传媒

  • 3篇沉积学报
  • 3篇地球科学(中...
  • 1篇中国会计电算...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质科学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学习月刊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陕西教育(高...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完全学分制下信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2010年
本文试图从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来探讨信息管理人才的质量保障问题,并在完全学分制实施的背景下提出了一个“基于指导的个性化发展模式”的培养方案。
薛武强张志峰
关键词:完全学分制信息管理人才
华南中-晚二叠世之交碳酸盐岩磁学特征及环境意义被引量:3
2015年
磁学参数作为可靠的古气候和古环境指标,能为全球环境变化、气候过程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对广西来宾铁桥剖面瓜德鲁普-乐平统界线地层进行详细岩石磁学研究,结果表明,铁桥剖面样品中主要磁性矿物是顺磁性矿物以及少量磁铁矿、赤铁矿.在瓜德鲁普-乐平统界线附近,岩石磁学特征发生显著变化,磁化率先增大再减小,携磁矿物成分呈硬磁性矿物(赤铁矿)→软磁性矿物(磁铁矿)→硬磁性矿物(赤铁矿)的变化趋势,这些转变仅在界线上下大约4m的岩层内完成,与中二叠世晚期的海平面变化、古海水温度变化同步.中-晚二叠世之交碳酸盐岩磁学参数的变化显著,反映磁性矿物在各圈层之间的运移和转换发生了转变,这一转变起因于当时的气候环境变化.瓜德鲁普世晚期和乐平世早期,海平面较高,来宾地区物源少,铁桥剖面的携磁矿物主要来自粉尘赤铁矿;中-晚二叠世之交短暂的大规模海退作用使华南古陆面积大幅度增加,同时陆生植物大规模灭绝,地表侵蚀加剧,来宾地区物源增多,此时,铁桥剖面的携磁矿物主要来源于河流输入的磁铁矿.
李波薛武强颜佳新朱宗敏王艳马志鑫
关键词:岩石磁学海退
四川盆地西北缘中二叠世栖霞组和茅口组的分界
广元上寺长江沟剖面,中二叠世栖霞组和茅口组地层连续、出露良好、化石较为丰富,是该区研究较早、代表性的剖面。在广元幅二十万区调报告中(1967),依据化石Hayasakaia、Polythecalis和Nankinella...
颜佳新薛武强马志鑫李波王夏
关键词:中二叠世四川盆地
文献传递
一种新的错时相沉积物——巨鲕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26
2010年
华南下三叠统缓坡背景的地层中广泛发育高能滩相鲕粒灰岩,其中含相当数量的巨鲕,粒径大部分在2~6mm之间,最大可达12 mm。巨鲕的核心类型以多晶粒状方解石和球粒为主,具明暗相间的同心纹层,沿切线方向定向排列的晶体结构表明其原生矿物可能为文石。含巨鲕灰岩与生物碎屑灰岩交互沉积,指示了当时海平面的相对变化。巨鲕在新元古代地层中广泛发育,但在显生宙和现代海洋环镜中超过5 mm的鲕粒相当少见。巨鲕在二叠纪末灭绝事件后大量出现,随着中三叠世生态的复苏、海洋环境趋于正常而又消失。这些特征说明巨鲕可以作为一种错时相沉积物,它的形成无疑与当时的生态和海水环境有关,代表着一类特殊的沉积学现象。分析了巨鲕产出背景、微观结构和沉积特征,对于了解其成因、探索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地质突变期异常的生态状况和特殊的海洋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李飞王夏薛武强颜佳新
关键词:早三叠世
黔南罗甸沫阳中二叠世茅口组风暴岩沉积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4
2012年
黔南罗甸沫阳剖面中二叠世茅口组以海相碳酸盐为主,下部地层中发育风暴岩,露头特征明显,主要以介壳灰岩为识别标志。风暴沉积构造包括底面侵蚀构造、截切构造、波痕层理、递变层理、块状层理等。风暴沉积主要包括一个底面构造A和B、C、D、E等四个沉积单元:A.侵蚀底面,代表风暴流对海底沉积物的作用;B.介壳灰岩层,代表风暴浪、风暴涡流沉积;C.粒序层,代表风暴衰减期重力分异沉积或风暴浊流沉积;D.块状层,代表风暴快速悬浮沉积;E.波痕层理段,代表风暴衰减后期沉积。它们共组成4种风暴沉积序列,分别代表不同深度的风暴沉积,反映了不同的风暴沉积作用和风暴流的类型。沫阳地区风暴沉积的沉积特征表明,该区风暴沉积主要发育于风暴浪基面之上的内陆棚沉积环境,风暴强度大,为近源风暴岩。仅个别风暴沉积发育于风暴浪基面之下的外陆棚沉积环境,为风暴引起的浊流沉积,为远源风暴岩。风暴岩类型的正确识别,对确定该区沉积相与深入认识扬子碳酸盐台地南部边缘沉积演化提供参考依据。
薛武强李波颜佳新申欢欢
关键词:中二叠世风暴岩
我国企业的理性选择:BPR与ERP的有效集成被引量:7
2004年
企业流程重组(BPR)与企业资源计划(ERP)是当前国内管理学界和实业界密切关注的热门课题之一,而且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关于管理技术和管理思想的革命.本文通过简单介绍二者的基本理论研究概况,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二者的关系,以期望能对BPR和ERP在企业中的应用有所裨益.
薛武强张志峰
关键词:BPRERP企业流程重组企业资源计划企业管理管理思想
灰岩—泥灰岩韵律层的差异成岩作用被引量:15
2012年
灰岩—泥灰岩韵律层包括结核状灰岩到灰岩和泥灰岩互层,广泛分布在陆棚及深海环境中,出现于各地质时期,是研究高分辨率地层学和环境恢复的理想工具。但是成岩作用在灰岩—泥灰岩韵律层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一直存在分歧,有的学者认为差异化学压实成岩作用加强了原始沉积的差异,有的学者认为成岩作用不仅能够强烈歪曲原始环境特征,还可以通过自身成岩作用形成与原始沉积特征类似的现象。灰岩—泥灰岩韵律层中的差异成岩作用是指泥灰岩中的不稳定碳酸盐矿物在海底成岩环境中经过溶解、迁移和在灰岩中再沉淀,导致灰岩层没有明显被压实,而泥灰岩层受到明显压实。本文重点评述了差异成岩作用发生的环境和过程,并对与之相关的胶结物来源问题和有机质在早期成岩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并以华南中二叠统栖霞组韵律层为例,探讨了差异成岩作用在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最后对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刘喜停颜佳新薛武强
关键词:灰岩泥灰岩栖霞组
四川广元地区中二叠世斑状白云岩成因及地质意义被引量:14
2012年
斑状白云岩在碳酸盐岩地层中较为常见,其成因存在不同的解释.四川广元中二叠世栖霞组中部发育一套厚层斑状白云岩,形成于浅滩相沉积环境.白云岩主要由等粒自形晶白云石和不等粒镶嵌状白云石构成,含少量的鞍形白云石.阴极发光显示白云石具有4期环带结构:(Ⅰ)中心不发光的雾心;(Ⅱ)中间发橙色光的窄亮边;(Ⅲ)次外围不发光的环带;(Ⅳ)最外围发暗红色光的环带.白云岩和宿主灰岩的δ13C分别分布在+2.17‰~+3.19‰PDB和+1.39‰~+2.58‰PDB;δ18O分别分布在-1.7‰~-5.45‰PDB和-3.66‰~-6.38‰PDB.白云岩和灰岩的δ13C呈正相关,表明白云岩继承了灰岩的碳同位素值,而δ18O变化趋势不一致表明白云岩的氧同位素受到流体改造作用较强.综合研究表明,该套白云岩的形成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1)准同生期富镁流体回流渗透交代灰泥基质成核期,形成了环带(Ⅰ);(2)浅埋藏阶段,形成了环带(Ⅱ)和(Ⅲ);(3)热液流体的注入,形成环带(Ⅳ),同时在裂隙中形成了鞍形白云石胶结物;(4)白云石粒间孔隙的充填和改造.
李波颜佳新薛武强马志鑫李傲竹
关键词:二叠纪白云岩阴极发光
我国高校公共选修课的管理与建设探讨被引量:4
2007年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高等教育改革也在不断进一步深化,正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要真正实现这种转变,涉及的因素很多,如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等等的改革,
张志峰薛武强
关键词:公选课课程体系本科生必修课课程结构
华南中二叠统栖霞组海相烃源岩形成的地球生物学过程被引量:7
2014年
华南中二叠统栖霞组海相烃源岩是中国南方四套区域性烃源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形成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经济意义.前人的研究成果表明中二叠世栖霞期具有较高的初级生产力和相对缺氧的环境,但是对于高生产力和缺氧环境的形成机制一直存有争议.本文利用地球生物学正演评价的思路,整合研究程度相对较高的四川广元上寺剖面的研究成果,对华南栖霞组海相烃源岩的形成过程进行了阐述.利用现实主义原理,恢复了栖霞期的古洋流格局,认为较高的生产力是海平面上升诱发的赤道上升流的结果,其营养元素来自沿赤道自西向东的赤道潜流.高生产力输出大量有机质而消耗水体中的可溶氧,形成栖霞组独特的古氧相特征.在水体较深的生境型中,有机质经过厌氧氧化作用而被保存,成为栖霞组海相烃源岩的物质基础.地球生物学为研究栖霞组海相烃源岩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刘喜停颜佳新薛武强马志鑫李波
关键词:栖霞组烃源岩生产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