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炜
- 作品数:9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XX男性综合征临床特点
- 目的:XX男性综合征(性相反)是染色体核型为46,XX,而性腺为睾丸,具有男性表型和心理定向的性分化异常疾病。本研究旨在探讨XX男性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生化特点。方法:分析我院确诊的1例XX男性综合征患者临床和生化资料。结...
- 邢俊平唐开发薛炜吴大鹏
- 文献传递
- 精索静脉曲张和非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精浆α-葡萄糖苷酶水平的分析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曲张和非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精浆α-糖苷酶水平及其与精子密度、活力的关系。方法按是否患有精索静脉曲张将80例男性不育患者分为两组(静脉精索曲张组、非静脉精索曲张组,每组40例),正常生育男性作为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国产WLJY-9000伟力彩色精子质量检测系统测定精子密度和活力,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总α-糖苷酶水平。结果不育组的精浆α-糖苷酶活性水平[精索静脉曲张组(29.45±9.08)U/ml,非精索静脉曲张组(38.41±16.28)U/ml]明显低于正常生育组[(46.04±16.63)U/ml,P<0.05]。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的α-糖苷酶活性水平与精子密度、活力呈正相关(r分别为0.401、0.317,P分别为0.028、0.036)。结论非静脉精索曲张组精浆α-糖苷酶水平比静脉精索曲张组高,精索静脉曲张可能影响附睾功能导致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力下降从而引起不育。
- 邹铁军薛炜唐开发丁上书邢俊平
- 关键词:男性不育精索静脉曲张Α-糖苷酶
- 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M1、GSTT1和GSTP1基因多态性与精子DNA损伤的关系
- 邢俊平薛炜吴齐飞唐开发
- 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M1、GsTT1和GSTP1基因多态性与精子DNA损伤的关系
-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谷胱甘肽-S-转移酶 GSTT1、GSTM1和 GSTP1基因的多态性和其精子 DNA 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65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病例组,30例正常生育力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组,提取血 D...
- 薛炜邢俊平唐开发吴齐飞王新阳
- 文献传递
- 人精子体外氧化损伤对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的影响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活性氧(ROS)对人类精子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的氧化损伤。方法:采用Percoll梯度离心法筛选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精子,作为正常精子模型,并分为损伤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加入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或不予处理,37℃有氧环境中孵育60min。分别提取精子DNA,以Fpg酶切损伤碱基并采用接头介导PCR(LM-PCR)检测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的氧化损伤。采用Rhodamine(Rh123)荧光探针标记精子,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观察精子的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损伤组精子孵育后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116.27±11.72)%vs(64.00±4.88)%,P<0.05]。Fpg酶切和LM-PCR显示精子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损伤。结论:ROS可能通过对精子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氧化损伤而影响精子功能(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从而引起不育。
- 孙建华邢俊平吴齐飞薛炜王新阳
- 关键词:活性氧线粒体膜电位
- 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男性不育患者精子运动参数与精子活力的相关性被引量:16
- 2007年
-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精子运动参数在评价男性不育患者精子活力中的价值。方法按《WHO人类精液及精子-宫颈黏液相互作用实验检验手册》标准,采用国产WLJY-9000伟力彩色精子质量检测系统对276例男性不育患者的精液进行平均直线运动速度、平均曲线运动速度、运动的前向性、运动的直线性、运动的摆动性、平均路径速度、精子活力及分级等进行检测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276名男性不育患者的平均精子活力为(48.93±19.10)%,分级为A级(32.11±17.25)%、B级(17.03±8.91)%、C级(10.14±5.99)%。平均直线运动速度、平均曲线运动速度、运动的前向性、运动的直线性、运动的摆动性、平均路径速度与精子活力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0(P<0.01)、0.59(P<0.01)、0.51(P<0.01)、0.55(P<0.01)、0.52(P<0.01)、0.67(P<0.01)。结论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精子运动参数平均直线运动速度、平均曲线运动速度、平均路径速度是反映精子活力的有效指标,精子运动参数对男性不育的诊断和生育能力的评估具有实用意义。
- 吴齐飞邢俊平薛炜孙建华王新阳
- 关键词:精子活力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
- 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谷胱甘肽S-转移酶T1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 S-转移酶 T1基因多态性(GSTT1)在精索静脉曲张不育中的作用。方法:按欧洲男性不育诊疗指南标准根据临床检查和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将研究对象分成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组(n=63)和正常对照组(n=54)...
- 邢俊平吴齐飞孙建华薛炜王新阳金晓娟
- 文献传递
- 特发性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患者谷胱甘肽S-转移酶T1基因的遗传多态性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T1基因多态性(GSTT1)与特发性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的关系。方法:按WHO手册标准,采用WLJY-9000伟力彩色精子质量检测系统对研究对象进行精液分析,根据精液检测结果将研究对象分成特发性无精子症组(n=34)、少精子症组(n=40)和正常对照组(n=53),各组研究对象年龄、吸烟史、饮酒史无统计学差异。基因组DNA来自研究对象提供的外周血有核细胞,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研究对象GSTT1基因进行分型。结果:特发性无精子症组、少精子症组GSTT1缺失型基因频率分别为76.5%和72.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精子症组vs正常对照组,OR=3.13,95%CI为1.20~8.16,P=0.020;少精子症组vs正常对照组,OR=2.53,95%CI为1.06~6.11,P=0.038)。结论:GSTT1基因多态性与特发性无精子症、少精子症有相关性;GSTT1缺失基因型是特发性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发病的危险因素。
- 吴齐飞邢俊平孙建华薛炜王新阳金晓娟
- 关键词:少精子症无精子症基因多态性
- 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和非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精浆α-葡萄糖苷酶水平研究
-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和非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精浆α-糖苷酶水平及其与精子密度、活力的相关性。方法:将60 例不育患者按是否患精索静脉曲张分为两组(各30例),正常生育力男性作为对照组(20例),分别采用国产 WLJ...
- 薛炜邢俊平唐开发吴齐飞王新阳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