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艳芳

作品数:13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篇换热
  • 6篇沸腾换热
  • 5篇微重力
  • 5篇芯片
  • 5篇池沸腾
  • 4篇热流密度
  • 4篇临界热流
  • 4篇临界热流密度
  • 3篇强化换热
  • 3篇微柱
  • 3篇传热
  • 2篇电子器件
  • 2篇动力学
  • 2篇多孔
  • 2篇多孔结构
  • 2篇热度
  • 2篇微电子
  • 2篇微电子器件
  • 2篇孔结构
  • 2篇方柱

机构

  • 13篇西安交通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力...

作者

  • 13篇薛艳芳
  • 12篇魏进家
  • 5篇赵建福
  • 3篇高秀峰
  • 3篇李晶
  • 3篇郭栋
  • 3篇袁敏哲
  • 3篇方嘉宾
  • 2篇齐宝金
  • 2篇万士昕
  • 1篇龙延
  • 1篇杜王芳
  • 1篇王剑峰
  • 1篇张成伟
  • 1篇李飞翔
  • 1篇王云刚
  • 1篇庞明军
  • 1篇张永海
  • 1篇刘涛
  • 1篇刘海燕

传媒

  • 4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空间科学学报
  • 1篇化工进展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重力下光滑表面上FC-72的池沸腾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本文利用小尺度光滑芯片(10 mm×10 mm×0.5 mm),通过控制加热电流方法,在北京落塔进行了持续3.6 s有效微重力时间的过冷池沸腾实验研究。在低热流和中等热流区,微重力条件下可以观察到稳态或准稳态池沸腾现象,传热特性基本维持不变;在中等热流区域,气泡的横向合并会引起合并后的大气泡表面剧烈震荡,进而引发合并大气泡从加热表面脱落。在高热流密度区,微重力条件下加热表面很快形成半球形状并几乎完全覆盖其表面的聚合大气泡;随后,由于高过冷液体冷凝作用,聚合大气泡收缩为半椭球形状,界面也变得更为光滑,且完全覆盖了加热表面,壁温曲线明显升高,可能提前发生临界热流或转变为膜态沸腾,导致微重力条件下沸腾换热显著恶化。
薛艳芳魏进家赵建福李晶郭栋万士昕
关键词:池沸腾微重力气泡行为传热
一种芯片的沸腾强化换热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高热流密度沸腾强化换热技术,特别涉及高热流密度微电子芯片高效冷却技术,具体为一种芯片的沸腾强化换热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具体为:在芯片的表面腐蚀出多个柱状结构的凸台,带有凸台的芯片表面溅射有SiO<Sub>2</S...
魏进家薛艳芳方嘉宾高秀峰袁敏哲
文献传递
一种多孔微柱变曲率型面的芯片强化沸腾换热结构
本发明涉及超高热流密度沸腾强化换热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超高热流密度微电子芯片高效冷却技术,具体为一种多孔微柱变曲率型面的芯片强化沸腾换热结构,包括芯片表面的散热板以及在散热板上面利用泡沫金属形成若干个多孔变曲率型面三...
魏进家薛艳芳
一种多孔微柱变曲率型面的芯片强化沸腾换热结构
本发明涉及超高热流密度沸腾强化换热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超高热流密度微电子芯片高效冷却技术,具体为一种多孔微柱变曲率型面的芯片强化沸腾换热结构,包括芯片表面的散热板以及在散热板上面利用泡沫金属形成若干个多孔变曲率型面三...
魏进家薛艳芳
文献传递
机组深度调峰蒸汽的新型利用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组深度调峰蒸汽的新型利用系统,属于蒸汽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密闭式熔融盐气化生物质反应釜、熔融盐余热利用装置、熔融盐储存装置、气化气体提纯分离装置和余热利用装置。本发明通过熔融盐余热利用装置、气化气体...
王云刚白彦渊薛艳芳刘涛焦淼鑫张益嘉李飞翔
提高表面活性剂减阻溶液传热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9年
分析总结了表面活性剂减阻溶液的传热特性和提高传热特性的方法,介绍了各种方法提高传热的机理。对各种方法取得最佳效果作了比较,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影响因素及优缺点。分析表明,表面活性剂溶液与水的温度分布不同,存在双热边界层,热阻不在近壁层,是在10
庞明军魏进家王剑峰张成伟薛艳芳刘海燕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强化传热
一种芯片的沸腾强化换热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高热流密度沸腾强化换热技术,特别涉及高热流密度微电子芯片高效冷却技术,具体为一种芯片的沸腾强化换热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具体为:在芯片的表面腐蚀出多个柱状结构的凸台,带有凸台的芯片表面溅射有SiO<Sub>2</S...
魏进家薛艳芳方嘉宾高秀峰袁敏哲
文献传递
微重力下微结构表面池沸腾气泡动力学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针对航天器中电子器件的高效冷却问题,本文通过千式腐蚀技术在单晶硅表面形成一种新的柱状微结构(PF50-120),通过控制加热电压方法,在北京落塔进行了持续3.6 s有效微重力时间的过冷FC-72池沸腾强化换热实验研究.同时.通过高速摄像对壁面气泡动力学行为进行观测分析,结果发现柱状微结构不仅可以有效增加核态沸腾汽化核心数目,而且其独立于重力作用的毛细作用力可以驱动新鲜液体不断向附着在壁面上的大气泡底部供应,在较高热流密度下,柱状微结构表面仍然可以维持稳定的核态池沸腾换热,相比于光滑表面,强化换热效果显著.
张永海薛艳芳魏进家赵建福龙延齐宝金
关键词:池沸腾微重力强化换热
一种电子元器件用沸腾换热装置
本发明涉及沸腾相变传热研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元器件用沸腾换热装置。它包括:固定在电子元器件表面的散热板,散热板上面烧结或焊接有金属泡沫层,金属泡沫层上开设有宽度为50μm~200μm方柱型微结构,方柱型微结构的相互间...
魏进家薛艳芳方嘉宾高秀峰
文献传递
模拟芯片上流动沸腾换热系数规律研究
实验研究了4种采用干腐蚀技术生成的方柱微结构芯片在FC-72中的流动沸腾换热。方柱微结构的边长和柱厚为30μm或50μm,高度分别为60μm和120μm。测试了3种流速0.5、1.0、2.0m/s 以及3种过冷度15、2...
袁敏哲魏进家薛艳芳
关键词:流动沸腾换热强化换热换热系数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