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象恺

作品数:59 被引量:144H指数:8
供职机构: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专利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化学工程
  • 11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4篇复合材料
  • 24篇复合材
  • 8篇热塑性
  • 8篇玻纤
  • 8篇玻纤增强
  • 7篇碳纤维
  • 7篇纤维
  • 7篇ABS复合材...
  • 7篇长玻纤
  • 7篇长玻纤增强
  • 6篇原位聚合
  • 6篇树脂
  • 6篇力学性能
  • 6篇力学性
  • 5篇塑料
  • 4篇悬浮法
  • 4篇乙烯
  • 4篇增韧
  • 4篇微观结构
  • 4篇合金

机构

  • 56篇东华大学
  • 3篇中国纺织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59篇袁象恺
  • 51篇余木火
  • 25篇韩克清
  • 20篇滕翠青
  • 8篇朱姝
  • 7篇焦明立
  • 6篇李书同
  • 4篇段菊兰
  • 4篇谢伟炜
  • 3篇郭嘉琳
  • 3篇曾禹星
  • 3篇梁燕
  • 3篇高朋
  • 3篇刘明晖
  • 3篇杨序纲
  • 3篇占珊
  • 3篇谢丹
  • 3篇孔海娟
  • 3篇张雄
  • 3篇李光波

传媒

  • 3篇合成纤维工业
  • 3篇塑料工业
  • 2篇纤维素科学与...
  • 2篇宇航材料工艺
  • 2篇材料科学与工...
  • 2篇中国材料科技...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纤维复合材料
  • 1篇特种铸造及有...
  • 1篇东华大学学报...
  • 1篇产业用纺织品
  • 1篇机械
  • 1篇材料导报
  • 1篇材料研究学报
  • 1篇玻璃钢/复合...
  • 1篇腐蚀科学与防...
  • 1篇材料工程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热固性树脂
  • 1篇中国纺织大学...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11篇2008
  • 6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 3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使无定形高分子材料形成片层微观结构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提供了一种使无定形高分子材料形成片层微观结构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使无定形高分子材料形成新型微观“片状结构”;通过改变成型加工的温度,压力和时间之间的组合,可以得到不同的形态结构。通过形成这种片状微观结构,材料的...
余木火梁燕朱姝焦明立李书同韩克清滕翠青袁象恺金亮
文献传递
一种提高PET熔体流动性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PET熔体流动性的方法。以超支化聚合物为添加剂,在双螺杆挤出机中与PET切片进行共混造粒,获得高含量超支化聚合物的PET母粒。将上述制备的PET母粒与PET切片混合后进行熔融加工成型,可提高PET的熔体...
余木火占珊韩克清张雄袁象恺滕翠青
文献传递
微波原位聚合长玻璃纤维增强AB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波原位聚合长玻璃纤维增强AB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特征是以玻璃纤维布浸渍低黏度的聚合物单体和低聚物后铺层于玻璃钢模具中,利用微波进行原位聚合制成复合材料板材。与在平板硫化机上热聚合制备的玻璃纤维增强A...
余木火袁象恺韩克清舒慧华
文献传递
一种使聚丙烯均聚物形成片层微观结构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低温下压力诱导流动使聚丙烯均聚物形成片层特殊微观结构的方法,该方法先将聚丙烯均聚物制备成坯料,然后在低温下压力诱导流动形成“片层结构”,该方法处理后的聚丙烯聚合物的力学性能大幅度提高,尤其是冲击强度。...
余木火樊振兴敖婷婷焦明立滕翠青韩克清袁象恺
文献传递
原位聚合长玻璃纤维增强AB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原位聚合长玻璃纤维增强AB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系以玻璃纤维布浸渍低黏度的聚合物单体和低聚物后叠层放置于两块钢板的硅橡胶模具中,在平板硫化机上加热、加压,进行原位聚合制成复合材料板材。本发明工序少、成本低,...
余木火袁象恺刘明晖
文献传递
超临界二氧化碳协助改性芳纶纤维的表面性能被引量:12
2015年
本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做反应介质,利用其超强的扩散性及溶解渗透性,将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带到芳纶纤维表面进行渗透并发生接枝、扩链反应,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方法、AFM等测试了纤维的表面形貌变化及元素、基团变化,并用VARI成型技术制成复合材料,测试了改性芳纶布与环氧基体的力学性能和界面性能。结果表明:经改性的纤维表面变得粗糙,极性基团增加,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力明显增加,改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界面得到改善,纤维更适合用作复合增强材料。
刘新东孔海娟杨鹏滕翠青余木火袁象恺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芳纶纤维表面改性
一种长玻纤增强AB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玻纤增强AB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ABS的中间体丁二烯接枝乳液、SAN树脂粉体为原料,加入ABS抗氧化剂1010,搅拌制备悬浮液;将偶联剂表面处理后的连续玻纤在牵引作用下穿过悬浮液浸润槽;通过开放式烘...
余木火李光波袁象恺曾禹星
文献传递
原位聚合法制备长纤增强热塑性BMC及其性能研究
2006年
采用原位聚合工艺制备长纤维增强ABS树脂BMC,并模压成ABS复合材料板材。研究了玻纤质量分数、长度,填料质量分数,引发剂质量分数,橡胶种类以及质量分数对长纤增强ABS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位聚合法制备的长纤增强ABS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浸润性及优良的力学性能。
陈亚华袁象恺余木火
关键词:ABS原位聚合
复合材料界面的微观力学行为研究──单纤维拉出试验被引量:8
1999年
使用一专门设计的模型制作了碳化硅(Nicalon)/玻璃复合材料单纤维拉出试样。利用纤维拉曼峰波数偏移与纤维所受应变的近似线性关系,首先测定纤维热残余应变的分布,随后对伸出玻璃基体外的纤维段施加给定的拉伸应变,沿纤维轴向用拉曼光谱术逐点测定基体内外纤维的应变,最后依据力平衡原理将应变分布转换为界面剪切应力沿纤维轴向的分布。结果表明:在给出的实验参数下,界面传递应力长度为0.18mm,最大界面剪切应力的位置在x为0.11mm处。
杨序纲袁象恺潘鼎
关键词:复合材料单纤维
一种瓣状光纤的复合纺丝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瓣状光纤的复合纺丝制备方法,包括:将高折射率组分喂入螺杆(A),低折射率组分喂入螺杆(B),高折射率组分和低折射率组分分别通过螺杆熔融,经过弯管到达同一喷丝组件;在喷丝导孔中复合进入喷丝孔,挤出一根纤维;再...
余木火段菊兰滕翠青韩克清袁象恺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