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丽娟
- 作品数:4 被引量:48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建筑科学更多>>
- 转型时期广州居民职住流动及其空间结构变化——基于3个年份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9
- 2012年
- 中国城市处于由国家/集体分配体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向以市场调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城市居民职住空间大规模重构。本文基于2001年、2005年和2010年家庭调查问卷,分析城市居民职住流动及其空间变化,总结城市居民职住流动对广州市社会空间重构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城市居民职住流动率大规模增加,且圈层差异明显,越往外围,职住流动率越高。城市居民的职住就近流动的特征明显,偏好于工作地附近就近选择居住地或在居住地附近就近选择工作地。地方政府应通过城市规划、就业制度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等手段来加强宏观调控,合理引导不同社会群体的职住区位选择,以减少居住空间分异和职住空间的过度分离。
- 刘望保闫小培谢丽娟
- 基于主成份分析的河南省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被引量:13
- 2011年
- 根据城市竞争力的涵义,选取河南省18个城市的17项指标构建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利用SPSS15.0进行主成份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到河南省各城市的竞争力得分及分类.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各城市之间的竞争力差异较大,中原城市群和豫北地区发展水平较高,豫西南和黄淮地区较为落后.并针对各类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与特点,提出了全面提高竞争力的相应措施.
- 沈璐璐张争胜罗丰王晓亚谢丽娟
- 关键词:城市竞争力主成份分析聚类分析
- 城中村休闲空间建设与本、外地人口之间的社区融合——以广州市石牌村为例被引量:16
- 2013年
- 促进城中村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之间的社区融合是广州市城市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任务之一,休闲空间为社区居民提供了社会交往场所,理应成为促进社区融合的重要工具。广州市外来人口集中分布在"城中村"里,本文以广州市典型的"城中村"石牌村为例,通过广泛而深入的社会调查,试图分析"城中村"休闲空间建设在促进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之间的社区融合方面所起的作用。调研结果显示",城中村"休闲设施建设有效地促进了本地人口内部和外来人口内部的社会融合,但由于各种制度约束和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心理和行为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这些设施建设在促进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的社会融合等方面并未起到多大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应加大"城中村"社区休闲设施建设,营造和谐的社区环境,同时大力提倡多元文化的并存发展,消除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之间的隔阂,让休闲场所真正成为促进本地人口与外地人口社会交往与社区融合的重要手段。
- 刘望保谢丽娟张争胜
- 关键词:城中村休闲空间社会融合
- 关于大型商业建筑外立面设计的思考
- 2008年
- 针对大型商业建筑外立面重装饰、轻设计,广告牌唱主角和千店一面、特色泛化的流行趋势.提出大型商业建筑外立面设计的一般原则,并从造型、色彩、材质、光影、广告、照明等方面提出大型商业建筑外立面设计的一些思考。
- 李开猛谢丽娟
- 关键词:大型商业建筑外立面设计建筑设计装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