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满鑫
- 作品数:10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LEEP术后不同切缘阳性患者的分层管理及临床预后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分析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行子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术后切缘阳性患者病变残留的高危因素,探讨不同切缘阳性患者的分层管理。方法:收集宫颈LEEP术后病理证实切缘见宫颈上皮内病变,即切缘阳性患者305例。外切缘阳性患者随访观察术后转阴情况;非外侧缘(内切缘、基底)阳性患者行二次LEEP或全子宫切除术,分析术后病灶残留的高危因素。结果:112例外切缘阳性患者6个月随访转阴率为75.9%,已绝经及切缘累及多象限与转阴负相关;孕产次、术前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结果、病变累及腺体及切缘病变级别与转阴无相关性。193例非外切缘阳性患者中,已绝经、术前TCT结果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 cannot exclude 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ASC-H)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切缘病变累及多象限均与病变残留正相关;年龄、孕产次、术前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分型及切缘病变级别均与病变残留无相关性。结论:外切缘阳性患者术后转阴率高,可行常规随访。非外切缘阳性患者已绝经、术前TCT结果为ASC-H或HSIL及切缘累及多象限术后病变残留率高,建议行全子宫切除术。
- 钱程袁书凝谢满鑫邢燕
- 关键词:切缘阳性
- 一种手指引导可控深度腔内穿刺支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指引导可控深度腔内穿刺支架,包括:手指固定夹、穿刺针引导管和尾部护翼;其中所述穿刺针引导管为中空导管,手指固定夹和尾部护翼分别设置在穿刺针引导管头部和尾部。尾部护翼包括与穿刺针引导管尾部连接并贯通的...
- 周树林祁艳邱江南张洁姜旖刘锦辉冯明明万一聪吴姗王慧马小玲谢满鑫黄骁昊陈亮罗成燕袁琳程文俊
- 文献传递
- 外阴Paget病的诊治进展被引量:5
- 2020年
- 外阴Paget病是一种罕见的皮肤恶性肿瘤,好发于绝经后妇女,常表现为外阴瘙痒、局部疼痛或烧灼感,病灶主要表现为外阴皮肤的红斑或湿疹样改变。确诊依赖于病理活检,分为原发型外阴Paget病和继发型外阴Paget病这2种病理类型,借助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常可对外阴Paget病进行较为明确的鉴别诊断。因其临床表现具有非特异性及病理特征不典型,该病的误诊率及延后诊断率较高。手术治疗是外阴Paget病的首选治疗方案,但手术范围的制定是目前治疗的难点,手术范围过大常导致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功能障碍。近年来外用咪喹莫特乳膏、光动力治疗等为其保守性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无论采取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外阴Paget病的复发率较高,其预后主要与病理类型、淋巴结的转移与否、浸润深度密切相关,因此需要对外阴Paget病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现对外阴Paget病的诊断、治疗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 房园园谢满鑫方钦邢燕
- 关键词:外阴PAGET病绝经后期外阴肿瘤
- 小鼠卵巢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蛋白谱系的初步建立及其功能分析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初步建立性成熟小鼠卵巢蛋白质图谱,并对其中的蛋白质功能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分析性成熟小鼠卵巢蛋白质组,并对其中的一种蛋白质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1)获得高重复性和高分辨率小鼠卵巢蛋白图谱。软件分析显示,3个不同卵巢样品24cm 银染蛋白凝胶上的蛋白点均有±2000点,胶重复性好,大部分蛋白点位于相对相同的位置。(2)质谱共鉴定出52种蛋白质,按功能对其进行分类:参与细胞代谢、细胞信号传导/交流、细胞结构/运动、细胞/器官防御与抗氧化作用、调节 RNA 合成、调节蛋白表达及未分类。(3)通过对其中的一种蛋白(GRP78)行免疫组化分析,发现随着卵巢由卵泡早期逐渐生长到排卵前卵泡期成熟并转向黄体期,其在颗粒细胞中的表达信号增强。结论:(1)3个不同卵巢样品蛋白质双向电泳图重复性好。我们通过质谱分析共鉴定出约52种蛋白质,初步构建了小鼠卵巢双向电泳蛋白图谱,对研究卵巢病理与生理、发育过程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2)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在卵巢周期变化过程中,GRP78蛋白对颗粒细胞的增生、分化、形成黄体颗粒细胞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 马翔钱云谢满鑫侯振孟艳刘金勇翟永宁朱叶飞周作民沙家豪刘嘉茵
- 关键词:卵巢小鼠巢蛋白免疫组化分析双向凝胶电泳银染细胞信号传导
- 卵巢成熟性畸胎瘤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比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成熟性畸胎瘤的疗效及应用前景。方法 :分析本院2011年12月—2014年11月接受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卵巢成熟性畸胎瘤病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手术前后白介素6(IL-6)水平和CD4+/CD8+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相对于开腹组出血量少、肛门排气时间短、术后体温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上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手术患者的外周血IL-6水平和CD4+/CD8+水平在术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术后1 d和术后4 d差异显著(P<0.05);腹腔镜组术后4 d外周血IL-6和CD4+/CD8+水平与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开腹组术后1 d和术后4 d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用于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具有出血少、恢复快、对机体免疫功能损伤小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谢满鑫
-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卵巢成熟性畸胎瘤
- 宫颈癌术前介入化疗加栓塞18例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Ⅰb2~Ⅱb期宫颈癌术前介入化疗加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18例宫颈癌患者术前采用1个疗程的介入化疗加栓塞之后全部行宫颈癌根治术。通过观察患者病灶大小的改变、化疗毒副反应、术中情况等,评价介入栓塞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结果化疗总有效率为94.4%,其中5例完全缓解。化疗副反应较轻,所有患者栓塞化疗后均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论宫颈癌的术前介入栓塞化疗能有效地缩小癌块体积,为根治手术创造条件,提高手术的切除率,减小手术风险。
- 谢满鑫
- 关键词:宫颈癌介入栓塞化疗手术治疗
- 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后成功妊娠并分娩一例被引量:2
- 2007年
- 患者39岁,孕1产0。因停经35周,左上腹胀痛2d,于2007年3月17日以妊娠35周,待产,妊娠合并布-加综合征收入院。停经7周时因阴道中等量出血于2006年9月2日以“先兆流产”收入院保胎治疗12d。患者结婚13年,有不孕症病史。2000年发现肝脾大,但未确诊。2005年10月21日行血管造影后确诊为布-加综合征,在血管外科行下腔静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手术,手术顺利。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尚好,心肺未见异常。晚孕期腹型,腹壁可见轻度静脉曲张,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脏肋下可触到约8cm,宫高33cm,腹围103am,胎方位左枕前,胎心率140次,胎膜未破。
- 张宏秀孙丽洲王美莲陆品红黄骁昊谢满鑫
- 关键词:布-加综合征成功妊娠介入治疗后分娩入院检查支架手术
- 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研究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A2/B1,hnRNP A2/B1)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在位内膜、患者异位内膜间的表达差异。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分析,研究3例增生中晚期正常子宫内膜、3例增生中晚期EMs患者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hnRNP A2/B1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hnRNP A2/B1主要表达于间质和腺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内,且EMs患者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强度,均低于正常内膜中的表达(P<0.05);而患者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nRNP A2/B1可能参与EMs的发生和发展。
- 康苏娅顾丽萍谢满鑫林敏马翔朱叶飞沙家豪刘嘉茵周作民韩素萍冒韵东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
- 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进展的预测因素被引量:9
- 2020年
- 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是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密切相关的一组宫颈病变。LSIL通常无须特殊处理,但部分患者存在进展为高级别病变甚至浸润癌的可能,从而需要采取手术治疗或其他干预措施。LSIL的发生发展是病毒因素、宿主免疫因素及不同细胞活动相互作用的一系列复杂过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持续感染与LSIL的进展密切相关。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成熟,许多新兴检测手段的出现(如DNA甲基化检测、p16/Ki-67双染检查)为预测LSIL进展提供了新思路。
- 房园园谢满鑫邢燕
- 关键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氧糖酵解中HIF-1α降调节Prohibitin的表达
- 朱媛媛吴夏迪祁晓晨张艳馨谢满鑫王馥新崔毓桂冒韵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