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切除
  • 4篇肝癌
  • 3篇术后
  • 3篇切除术
  • 3篇肝癌切除
  • 3篇并发
  • 2篇血清
  • 2篇血清素
  • 2篇血小板
  • 2篇脾切除
  • 2篇细胞
  • 2篇肝功
  • 2篇肝功能
  • 2篇肝功能不全
  • 1篇胆管
  • 1篇胆管造影
  • 1篇胆管造影术
  • 1篇队列研究
  • 1篇多糖
  • 1篇血功能

机构

  • 8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9篇费国雄
  • 6篇俞卫锋
  • 4篇曹梅利
  • 3篇张金旻
  • 3篇邱必军
  • 3篇李泉
  • 2篇李丽
  • 1篇杨立群
  • 1篇胡冰
  • 1篇吴飞翔
  • 1篇杨远
  • 1篇赵洁琼
  • 1篇俞卫锋
  • 1篇葛春林

传媒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海军医学杂志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 2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丙泊酚靶控输注应用于老年患者ERCP的安全性探讨
2008年
目的 评价丙泊酚靶控输注在老年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的应用价值;探讨该类患者ERCP操作过程中麻醉的处理。方法麻醉下行ERCP患者的2081例,根据年龄分成非老年组(1025例)和老年组(1056例),比较两组问操作过程中丙泊酚靶控输注血药浓度,血压变化,氧饱和度变化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血压、氧饱和度、心率均有所下降,两组间差异不明显,操作时老年组丙泊酚的血药浓度更低。两组问不良事件发生率没有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完善的术前评价和准备,高龄患者麻醉下行ERCP是安全、可行的。
张金旻胡冰吴飞翔李泉俞卫锋费国雄邱必军
关键词:ERCP靶控输注老年患者丙泊酚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非老年组
脾切除术后患者并发脑卒中1例被引量:1
2008年
患者,男性,52岁,因“原发性肝癌、乙型肝炎肝硬化”入院,腹部B超示巨脾,凝血功能检查未见异常,16d后拟在全麻下行“左肝肿瘤切除、脾切除、门静脉、奇静脉断流术”。手术顺利,术中出血1000ml。
张金旻李泉邱必军李丽费国雄俞卫锋
关键词:脾切除术后患者脑卒中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凝血功能检查
血小板及血小板源性5-羟色胺对早期肝癌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影响:前瞻性队列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索血小板(PLT)以及PLT源性5-羟色胺(5-HT)对早期肝癌切除患者术后肝功能、术后复发、远期生存率等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选取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从2009年1月至12月连续收治的符合Milan标准的297例原发性肝癌切除的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用ELISA试剂盒检测患者血清5-HT浓度。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肝癌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LD)、总生存(OS)时间、无瘤生存(RFS)时间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术后发生LD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PLT计数均较术后未发生LD患者低(P〈0.001)。血清5-HT浓度与PLT计数呈正相关(r=0.712,P〈0.001)。术前低PLT计数(OR=2.952,95%CI:1.206~7.229,P=0.018)和低血清5-HT浓度(OR=4.989,95%CI:2.004~12.422,P=0.001)是早期肝癌切除术后LD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低PLT计数(OR=1.782,95%CI:1.086~2.924,P=0.022)和低血清5-HT浓度(OR=1.754,95%CI:1.014~3.034,P=0.015)是OS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术前PLT计数和血清5-HT浓度高低与RFS时间无明显关系。结论术前低PLT和低5-HT的早期肝癌切除患者术后围术期预后和远期预后均较差。
费国雄崔龙久曹梅利杨远俞卫锋
关键词:血小板血清素肝功能不全队列研究
肝母细胞瘤-血小板环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是一种婴幼儿最常见肝脏恶性肿瘤,多在出生后6个月~3岁发病。HB患者最重要的临床表现之一是血小板(platelet,PLT)异常增高,通常>500×109/L。这主要是因HB细胞可能分泌促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导致的。PLT被证明能促进多种恶性肿瘤细胞增殖生长和转移,因此HB细胞可能存在HB-TPO-PLT-HB环,促进HB增殖。如果阻断该环路的一个或多个环节可能起到治疗或辅助治疗HB的作用。
费国雄葛春林曹梅利俞卫锋
关键词:血清素
器官保护与肿瘤治疗
2015年
恶性肿瘤是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之一,手术切除、化疗及放疗是目前各种恶性肿瘤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手术创伤,放疗、化疗药的毒副作用,肿瘤坏死等,这些损伤性因素不但会导致肿瘤部位器官损伤,还能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而导致其他器官的损伤。SIRS可诱发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因此部分患者在肿瘤治疗期间会使用器官功能保护措施,减少器官损伤和MODS的发生。
俞卫锋费国雄
关键词:器官保护器官损伤器官功能障碍组织细胞损伤器官功能不全肝癌切除术
IκBα基因转染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小鼠炎症反应
2009年
目的:构建携带SAA3启动子的IκBα表达载体,观察其对NF-κB活性及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探讨脓毒症的治疗方法。方法:离体细胞实验:离体混合培养小鼠肝细胞和库普弗细胞,分为正常组、LPS处理组和LPS+基因转染组,LPS注射24 h后,测定各组细胞上清AST、ALT、LDH和TNF-α、IL-6水平。小鼠在体实验:(1)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LPS处理组和LPS+基因转染组3组(n=10),小鼠腹腔注射250μg LPS或等量生理盐水,24 h后处死,取血清和肝组织测定TNF-α、IL-6水平。(2)小鼠随机分为LPS处理组和LPS+基因转染组(n=21),0、48 h二次注射150μg LPS,首次注射后不同时点(0、2、24、48、50、72、96 h)取肝组织测NF-κB和IκBα活性,以0 h测得值作为正常对照。(3)小鼠随机分为LPS处理组和LPS+基因转染组(n=20),腹腔注射350μg LPS后,继续饲养96 h,观察各时点(0、12、24、36、48、72、96 h)小鼠生存率。结果:与LPS组相比,LPS+基因转染组共培养细胞上清中AST、LDH和TNF-α、IL-6水平均降低,但仍高于正常组(P<0.05)。与LPS组相比,LPS+基因转染组肝组织、血清中TNF-α、IL-6水平降低(P<0.05);与LPS组相比,LPS+基因转染组2、24、50、72 h时NF-κB活性明显降低,但高于正常对照(P<0.05);LPS刺激72、96 h时LPS+基因转染组小鼠的存活率高于LPS组(P<0.05)。结论:以SAA3为启动子,IκBα靶基因能够在肝脏表达,并可有效动态抑制内毒素诱导的小鼠肝脏或全身炎症过激反应。
李泉俞卫锋邱必军张金旻费国雄
关键词:基因疗法脂多糖类
肝血管瘤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了解肝血管瘤切除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0年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行肝血管瘤切除术治疗的946例患者的资料,统计患者年龄、性别、既往病史、术前及术后实验室检查资料(表面抗原、血小板、白细胞)、手术信息(肝切除史、肝切除量、失血量、输血情况)、ICU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等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找寻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有6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6.7%。其中术后肝功能恢复延迟57例,发生率为6.0%。肝功能恢复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术后血小板计数<100×109/L(OR=3.014,P=0.018)、术中输血(OR=3.067,P<0.001)。结论肝血管瘤切除术后患者主要并发症为肝功能恢复延迟,危险因素为术中输血和术后血小板偏低。
曹梅利李丽费国雄
关键词:肝血管瘤手术并发症
肝癌切除与肝癌联合脾切除术后并发肝功能不全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世界范围最常见致死性恶性肿瘤之一[1]。目前公认肝癌与肝炎密切相关[2-3],原发性肝癌患者常合并有肝炎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这使得患者病情复杂,手术难度高、风险大[4]。尽管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肝癌切除术后死亡率已经大幅降低,但是肝癌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liver dysfunction,LD)和肝衰竭(liver failure,LF)仍然是肝癌切除术后住院期间的最主要死亡原因[5-6]。
曹梅利赵洁琼费国雄
关键词:肝癌切除脾切除术肝功能不全
围术期使用静脉止血剂降低早期肝癌切除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时间及总生存率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术中使用静脉止血剂对肝癌切除术后的远期生存与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至2007年本院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中肿瘤直径〈5cm的T1-2N0M0期,肝功能Child-Pugh评分A、B级,病理切缘阴性者,共504例。用逐步回归法Cox模型分析各因素对患者远期生存复发的影响,Kaplan-Meier法分析使用静脉止血剂对患者总生存时间和无瘤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64(7~72)个月,504例患者中围术期使用过静脉止血剂者326例,未使用任何静脉止血剂者178例,使用止血剂组5年总生存率较未使用止血剂组低(61.04%vs 75.28%,P=0.002);使用止血剂组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较未使用止血剂组患者低(49.08%vs 61.80%,P=0.001)。逐步回归法Cox分析表明,围术期使用静脉止血剂是影响患者术后总生存(RR=1.872,95%CI 1.298~2.702;P=0.001)和无瘤生存(RR=1.523,95%CI 1.136~2.043;P=0.005)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围术期使用静脉止血剂可能会降低肝癌切除患者术后总生存时间和无瘤生存时间。
费国雄崔龙久杨立群俞卫锋
关键词:存活率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